我校前身为永嘉蚕学馆,由近代经学大师孙诒让始创于1897年。1954年,选址于海坛山麓,始称“温州第二中学”。同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办好的16所中学之一。1997年高中部迁至黄龙新校区,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而初中部则留在老校区,称为“浙江省温州第二中学海坛校区”。海坛校区占地38亩,现有35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是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办学规模较大的初中之一。建校111年以来,学校共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校友中英才辈出,专家学者、中高级领导干部、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和知名企业家达千人以上,其中两院院士、将军和大使二十余人。我校以率先建设成为硬件先进、科研领先、教育优质、特色鲜明并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温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名师荟萃,校风优良,成效显赫。近几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百年名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首批示范性初中、市“园丁奖”金奖单位、市德育特色学校、市首批平安校园、国家外语实验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优良的师资队伍名校造就名师,优良师资是体现学校实力的核心因素。目前,二中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勤勉认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师资实力在全市同类中学居优势地位。其中专任教师大学本科率达94%,中高级教师约占73%,温州市名校长、模范班主任各1人,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五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市县级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二十多人。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在全市居领先地位;教师参加省市各类教学比赛、开设示范课等成效显著;著书、外出讲学、任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专家型教师不乏其人。 ●优越的学习环境我校位于优美的望江路旁,东倚海坛山麓,北临瓯江,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校园内花圃缤纷,满园翠绿,草坪茵茵,数棵百年古树参天,是温州市“花园式”单位和省级绿色学校。学校硬件设施优良。作为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所有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校园网站被评为省一等奖,拥有5000m2塑胶运动场和3600 m2 体艺馆等现代化设施。投资达2000多万的综合教学大楼将在今年八月份投入使用,投资近400万的校园环境、运动场改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届时学校将成为一所地处城市中心、设施高度现代化、具有园林式优美环境的精品学校。 ● 独特的学习优势百年办学的历史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以“品德须修,学术是竞”为校训,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得社会和家长认可,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特色校建设在省级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作为集团化学校,具有高初中体制共存而两者又分离办学的独特优势,办学模式多样化,可充分利用高中部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品牌效应和各种教育资源,如利用高中国际教育部力量加强外语教学等。学校设有“周世义奖学基金”,对高考、中考成绩优异者及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实施物质奖励。学校教学始终坚持“因材施教”、“重质轻负”原则,由必修课、活动课等构成的课程体系成熟、完备。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一直名列市直属初中前茅,07年中考成绩达到省一级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超过100人,成绩超过普高录取分数线的占考生总数82%,总分在600分以上的占考生总数45%。作为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实验基地”之一,以数学组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依托,走数学特长教学之路,省、市数学竞赛硕果累累。作为国家外语实验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拥有国家外语“园丁奖”获得者吴莎莎等一批优秀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成果在省市享有盛誉。 作为国家级体育先进单位和省体育传统学校,已连续多年获市中学生体育节和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学生参加省市艺术、科技比赛成绩显赫,仅07学年就有合唱、小组唱、器乐、校园剧、校服设计及现场秀等项目获得市艺术节比赛一等奖。文学社、校刊更是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校园内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关系和谐友爱,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个性特长发展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最佳平台。
瑞安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56年,坐落于南岸,与市区一桥相联,交通便利,是求知育人的理想之地。学校现有24个班级、学生1269 人,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本科以上学历达94%、中高级职称者占50%。瑞安五中的前身是海滨中学,1956年8月创办,坐落在飞云镇马道村。1959年3月,学校易名为仙降中学。1963年,学校从普通全日制中学改制为半农半读学校,以务农为主。1965年秋,温州地区教育局委派工作组进驻我校搞试点,又将本校改成中专性质的地区农校。1966年“文革”发难,校名改为“燎原中学”。七十年代初,我校又改称吴桥公社中学。1971年9月,恢复正名“仙降区中学”,始设高中部。1992年7月,改名为“瑞安市第五中学”,1996年结束初中办学历史,成为原瑞安市教委直属的一所普通高级中学。1999年6月,顺利通过浙江省A级普高评估验收,12月又顺利通过温州市首批重点中学评估验收。学校现有高中24个班级,在校生1077人,在编教职工9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9人、中学一级教师43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校园占地面积26400m2,校舍建筑面积15492m2,绿化面积4132m2,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按省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和多个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齐全。
西旸中学座落于西旸镇门楼坳村,校园周围群山环抱,学校门口百年古松苍劲挺拔,生机盎然,教学环境清新宜人。 西旸中学自1994年创建以来,几经建设,屡屡向前递进,发展规模与校园内各项建设趋于完善。目前,学校是浙江省III类标准化学校,温州市农村寄宿制达标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34.8平方米。教职员工30多人,可容纳12个教学班,600多位学生。学校肩负着西旸镇、洲岭乡、洋溪乡的初中教育任务,是一所充满生机的年轻学校。 西旸中学以“砺志、勤学、团结、进取”为校训,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为办学思路,以“诚信做人,养好习惯,学会学习”做为学生的德育工作目标,切实贯彻教育教学工作的四个意识:“中心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改革意识”。学校是全县第一批行规达标学校,多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学校、县级文明单位、县级先进党组织,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日,努力拼搏;展未来,希望无限。目前,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不懈努力。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于2002年9月10日正式开办,是一所直属于温州市教育局的寄宿制公立高中。市政府投入上亿元巨资,以省级重点中学的标准致力于将我校打造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名校。 目前学校占地187.63亩,硬件设施完备,设备先进,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配备400米塑胶标准跑道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草坪足球场及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艺术中心。环境整洁优美,绿化率达43.97%,于200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2005年被评为市“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3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和全市各校的骨干教师和来自省部级各大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专任教师中,4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149人为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100%;中高级职称72人,占专任教师47%,其中高级职称43人,占专任教师的28%。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省名师培养对象1人,市名师培养对象4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市级教坛新秀3人,市级教坛中坚3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7人;国家级先进个人1人,市级优秀教师、班主任15人,学校已初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务实的教师队伍。
温二中前身为永嘉蚕学馆,由近代经学大师孙诒让始创于1897年。1954年,选址于海坛山麓,始称“温州第二中学”。同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办好的16所中学之一。1997年高中部迁至黄龙新校区,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而初中部则留在老校区,现称为“浙江省温州第二中学海坛校区”,本校区占地38亩,共有36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办学规模较大的初中之一。 建校110年以来,学校共输送了近四万名毕业生,其中解放后毕业的有三万多人。校友中英才辈出,专家学者、中高级领导干部、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和知名企业家达千人以上,其中两院院士、将军和大使二十余人。 我校以率先建设成为硬件先进、科研领先、教育优质、特色鲜明并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温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名师荟萃,校风优良。近几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百年名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市首批示范初中、市“园丁奖”金奖单位、市花园式单位、市德育特色学校、市绿色学校、市首批平安校园、国家外语实验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初中部 ●优良的师资 名校造就名师,优良师资是体现学校实力的核心因素。目前,二中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勤勉认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师资实力在全市同类中学居优势地位。其中专任教师大学本科率近90%,中高级教师约占70%,温州市首届名校长、名师、模范班主任各一人,省级教坛新秀五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市县级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二十多人。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在全市居领先地位;教师参加省市各类教学比赛、开设示范课等成效显著;著书、外出讲学、任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专家型教师不乏其人。 ●优越的学习环境 温二中初中部位于优美的望江路旁,东倚海坛山麓,北临瓯江,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校园内花圃缤纷,满园翠绿,草坪茵茵,数棵百年古树参天,是温州市“花园式”单位和省级绿色学校。 学校硬件设施优良。作为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所有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校园网站被评为省一等奖,拥有 4000m2的塑胶运动场和3600 m2 的体艺馆等现代化设施。投资近2000万的综合教学大楼正在兴建,地上、地下建筑面积分别达8600 m2和3400 m2,预期在2007年底建成使用,届时学校将成为一所地处城市中心、设施高度现代化、具有园林式优美环境的精品学校。 ● 独特的学习优势 百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是温二中的宝贵财富。学校德育工作重基础讲实效,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得社会和家长认可,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特色校建设在省级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作为集团化学校,具有高初中体制共存而两者又分离办学的独特优势,办学模式多样化,可充分利用高中部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品牌效应和各种教育资源,如利用高中国际教育部力量加强外语教学等。 学校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始终坚持“因材施教”、“重质轻负”原则,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实验,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构成的课程体系成熟、完备。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一直名列市直属初中前茅,重点高中和普高升学率均高出市直平均10个百分点左右,学生近四百人次在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作为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实验基地”之一,以数学组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依托,走数学特长教学之路,五年来有50 多人获省市数学竞赛一、二、三等,硕果累累。作为国家外语实验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拥有国家外语“园丁奖”获得者吴莎莎等一大批优秀英语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成果在省市享有盛誉。 作为国家级体育先进单位和省体育传统学校,已连续多年获市中学生体育节和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学生参加省市艺术、科技比赛成绩显赫,文学社、校刊更是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校园内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关系和谐友爱,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个性特长发展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最佳平台。 高中部 温州二中黄龙校区为高中部,现座落于鹿城区黄龙住宅区,由普高部和国际部组成。 温二中目前有139位专职教师,全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0多人通过研究生课程培训。学校现有特级教师、高级教师52名,省市优秀教师、名教师,教坛中坚和教坛新秀30多名。并已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教学手段前卫,深受学生欢迎,并在市级各类教学评比中名列前茅。温二中拥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教育部,中外交流频繁,曾派遣多名英语教师和教学骨干出国留学培训,其中英语组出国留学培训的教师人数占本组的77%以上,他们教学观念先进、接轨国际。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学校严格管理、教师勤奋工作、学生拼搏苦学之下,通 过高分补短、导师制、帮带制、“盯放紧松”相结合等有效措施,温二中的高考一本率达35%,其中国际部的一本率达60%,尤其是文科的一本率和上线人数都位居温州市省重点中学的前三位,本科率高居95%以上,上线率连续多年达到100%,这在温州地区所有的中学中是唯一的,真正做到了“一个也不落下”和“多数学生能上满意大学”,并因此多次受到了省市招办的表扬。 温二中高中部是一所现代化的百年名校,迁入新址后,教学设施更为齐全、先进。现有11个理科实验室,一个生物实验基地,一个校园气象观测站,一个大型报告厅,三个信息技术室和三个装潢考究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内设宽敞的报刊阅览室和全市最大的中学电子阅览室。艺术楼中设有一个音乐专业教室和两个美术专业教室,10个琴房、一个书法室、一个形体训练室和若干个学生社团办公室,还有展示温二中百年风采的精美校史馆。可容纳百人的大型天象厅,给学生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温二中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400米的塑胶跑道、草坪葱郁的标准足球场,高规格的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球类场地。 温二中斥1400万元巨资建成全市最先进的中学校园网络,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位教师配置手提电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温二中占地180亩的校园,依山建筑,气势宏伟,红墙绿树,错落有致,色调和谐。校中心的生态广场,青草如茵,碧水潺流,矴步曲廊,别有风情;校内楼前馆后的南方红豆杉林、竹林、水杉林、桂花园、茶花园、果树园、亚热带植物园等树林成荫,绿叶盎然。校内布局既有传统的江南园林特色,又具现代气息,是温州市“花园式”单位和省级绿色学校,乃莘莘学子求学之好地方。 温二中为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专职生活指导师,实行严格的宿舍管理和午休静校制度。早晚自修每个年级均有老师到班管理,学生自觉、安静。营造出了勤奋好学、诚信守纪、和谐博爱的优良育人氛围。 全体学生就餐、购物、借书、离返校、进出宿舍都实行校园一卡通智能化管理,如有需要学校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学生不得擅自离开校园。 温二中是全住宿制学校,除双休日和节假日可回家外,上课期间一律住校。目前,我校有5幢学生宿舍,男女生分幢住宿。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每室4至6人,每个寝室均已安装空调、电话机和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和热水淋浴器,并配有个人保险柜、书桌、书架等。学校两个食堂四个餐厅的早、中、晚、夜四餐的菜肴丰盛,学生凭校园卡可随意选择餐厅就餐。校内的师生服务部供应多种学习和生活用品、书籍及部分食品和饮料,教学楼的每个楼层日夜免费提供开水。 温二中严格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代管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学期学费1500元,代管费300元,住宿费400元。历年来,学校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的各类竞赛辅导、学科补缺、晚自修、双休日指导等加班加点辅导,不收取任何费用。学校一直关怀家庭困难的学生,并按照有关政策和特例给予这部分学生资助或减免学杂费。
乐清中学创办于1939年,是乐清市唯一的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96年起学校连续5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审定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校“丹霞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全国文学社示范单位,2002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同年获教育部颁发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效能学校”项目优秀成果奖,2004年被人民日报、北京大学、全国中语会联合授予“中华少年写作园”称号,2006年被确定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 乐清中学新校园占地面积约320亩,建筑面积96381平方米,绿地率达36%,总投资2亿多元,是乐清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教育投资。新校主体建筑包括现代教育中心、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行政楼、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200米风雨操场、50米国际标准游泳池等一流设施。新校一期建设规模为60个高中班、全日制寄宿在校生3000人,已于2004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学校拥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248名教职员工中特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63人,省、市各级名师及培养对象25人,教坛新秀、中坚、宿将42人。学校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2004年,校学生辩论队获浙江省第二届中学生电视辩论赛亚军;2006年,获新加坡第一届亚太区华语辩论赛亚军;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稳居温州市省一级重点中学前茅。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工作。2004年承办了全国中语会中学生文学社活动现场会,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代表300余名,展示了本校文学社活动的成果,发挥了重点中学的示范辐射作用。2005年,学校与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三校师生定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学校管理、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文化教育交流。2005年8月、2006年8月学校两派优秀学生赴新加坡两校进行交流,开拓了师生的视野。 乐清中学正朝着全省示范、全国一流的目标努力奋进。
苍南县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原名灵溪镇第一中学)是浙江省示范初中,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校,国家级外语实验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校园文学九十九佳单位,浙江省教科兴校200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校,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教师培训特色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体育传统学校、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浙江省教育创新优秀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中期评估成果突出单位,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温州市教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基地学校,温州市教研科研一体化教改实验基地,温州市教学评价改革试点学校,温州市农村教师领雁工程实践基地学校。学校网站荣获温州市首届十佳教育网站,浙江省中小学网站评比一等奖。 学校创办于1985年8月。随着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在全县率先走上集团化办学之路,2004年3月与2006年7月,经苍南县人民政府批复合并灵溪十中、灵溪七中成立灵溪一中渎浦校区、南水头校区,并于2007年10月成立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学校现辖三个校区,共有专任教师255人,其中高级职称84人,省、市、县优秀教师及名师培养人选50余人,其中包括省科研型校长、省春蚕奖获得者、市名师·模范班主任、市"551人才"培养人选、市县"三坛"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和学科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等专业技术优秀人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现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先进,图书阅览室、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广播系统、课件制作中心等一应俱全。所有教室和会议室都配有多媒体展示平台,每个教师办公室和处室都配置了电脑,教育教学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学校拥有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先进体育设施。校园环境优美精致,富有人文意蕴和书香气息。 学校创办28年以来,秉承"日新其德,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永恒的主题,以"精品求升位,特色谋发展"为不懈追求,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精神"(创新精神)、"二种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三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为成长目标,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和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平安校园、廉洁高效的节约校园、健康发展的绿色校园、翰墨飘香的书香校园。目前,在全体一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逐步形成了"立德践行以垂范、博学精业以树人"的教风,"乐学、善思、穷理、笃行"的学风,"勤勉致知、和谐竞进"的校风和"团结、民主、开拓、高效"的领导作风。十二年来,学校在优秀学生培养上均名列全县第一,学生中考连年创佳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占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全社会的瞩目和赞誉。同时在特长生培养和科技教育上,也是成绩斐然。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华东分区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在浙江省历届自然科学知识竞赛中,共获一二三等奖40余人,毕业生徐贤铤获得全国初中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办学品位,学校在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把学校特色文化的建构、重组、拓张看成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校务公开,是学校民主管理的核心,曾在温州市内作典型推介;校本教研,领跑温州教育,并在浙江省内作经验介绍;研究性学习,拓宽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新平台,取得了累累硕果;评价改革,创设德智合一的新载体,成为温州市评价改革三大核心校之一;体育教育,屡屡摘取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与篮球赛桂冠,跻身浙江省体育特色校;德育导师制度,开创了个性化亲情化的德育模式,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心灵德育,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发展有灵魂的教育,引起本县乃至全市教育同行的热切关注...... 科研兴校是学校的一贯追求,近年来,我校的全员教科研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发展。近三年来,省市县课题立项近60项,课题成果在省市县获奖发表10多次。其中《示范初中校本教师专业的实践研究》、《新世纪中学教师素质发展性研究》、《多元互助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基于课例研究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获省市以上奖。近三年来教师共有1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其中包括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语文教学通讯》、《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教学研究》、《德育报》、《教书育人》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 办学无止境,在新形势下,学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以教育集团化建设为契机,实施一校多区的办学规划,努力把灵溪一中办成现代化、品牌化、特色化的一流学校。我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和雄健的步伐,朝着省级文明单位和浙南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浙江省苍南中学(原名苍南一中)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全国优秀科研学校,全国百强特色校,省文明学校,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科研兴校200强,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A级食品卫生单位,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涉外参观单位,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校,温州市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温州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温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温州市毒品预防教育五星级学校。2008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学教育科研百强校,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校,省级体育特色(田径)学校,全市档案工作优秀集体,温州市十佳教育网站,温州市先进团组织,温州市十佳文明出行示范学校,温州市汶川地震慈善赈灾捐赠“爱心奖”,苍南县“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工作奖,苍南县文明学校。 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3万平米。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先进,电子阅览室、天文观测台、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广播系统等一应俱全。所有教室和会议室都配有多媒体展示平台,教育教学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现有40个班级,学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180人,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58人;省、市、县各级名师名班主任及名师培养对象24人;省、市、县各级教坛新秀和教坛中坚52人;县级及以上学术(或学科教学)带头人1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含在读的)18人。 学校创办24年以来,秉承“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明天”的办学理念,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永恒的主题,认真实施“美丽人生”德育工程和“科研兴师,名师强校”发展战略,一切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和“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和新课改实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廉洁高效的节约校园、健康发展的绿色校园、和谐文明的书香校园。目前,在全体苍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逐步形成了“敬业、协作、严谨、求精”的教风,“博采、深思、踏实、创新”的学风、“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和“团结、民主、开拓、高效”的领导作风。近5年来,我校高考成绩稳定在温州市重点中学前3名,温佳佳、郑宜色分别荣获2004年、2006年温州市高考理科状元,金萌萌获2005年温州市高考理科总分第二名,2008年高考上重点线307人,再次突破三百大关,重点率为45.8%,二本率为77.6%,本科率为95.8%,2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省级以上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竞赛成绩及体育、艺术比赛均名列温州市前茅,其中化学、物理竞赛多次获得浙江省优胜学校;2005、2006年两次进入省重点中学运动会前12名;2008年获温州市重点中学运动会第四名,2007年获得省中学生舞蹈录像比赛二等奖,苍中代表队喜获温州市“宝岛台湾在我心中”现场知识决赛第二名,2008年获得温州市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第一名。此外,我校园网站分别获得省优秀教育网站、温州市十佳教育网站,理科综合支部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高二(7)班被评为市文明班级,高一(3)班、高二(13)班分别被评为县级文明班级,2008届高三(2)班学生李璐颖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称号,为我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心中有理想,书香满校园。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春苍中”和“文化苍中”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和雄健的步伐,朝着省级文明单位、“现代化,高质量,高规格,有特色”的浙南知名窗口学校和全国示范性高中的目标阔步前进! 现任校长、党总支书记杨道想同志。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是温州市人民政府重点打造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温州十大名校"之一,是一所按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原称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建设的隶属于温州市教育局的寄宿制公办学校。按照"建一流学校、培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的要求,市教育局将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委托百年名校温州中学办学,由温州中学选派部分优秀骨干教师任教,与温州中学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是市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学校,坐落于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南湖路,遥对温州中学,毗邻温州大学城,坐拥三垟湿地,独享塘河公园,生态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学校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楼宇采用欧式建筑风格,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是目前我市中小学中规模最大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生态公园、文化圣园、温馨家园。 学校科技大楼设施先进齐全,已建成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室;语音专用教室、电化教育室、劳技专用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将相继投入使用;将利用温州大学城独特资源建设创新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提供良好平台。学校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教学辅助系统,每个教室、实验室都装配高端多媒体教学平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学校高中部2012年开班,高中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温州中学选派的优秀教师,面向全国选调的骨干教师,从知名高校招聘的优秀毕业生。其中,新分配优秀毕业生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已先后安排在实验中学和温州中学,与两校名师结对跟岗,提前走上讲台,关注课程衔接。 学校按照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标准设置班额,每个班级将不超过40人,实行小班化授课,实施"同步教学、异步指导"的分组自学导学教学方式,关注每个学生,追求精致教育,落实因材施教。 学校为全寄宿制公办学校,校内建有6幢气派的学生公寓,拥有全省一流的住宿条件,每室6人,内设空调、电话、独立卫生间、热水淋浴器,并配有个人书桌。现代化的餐厅每天提供早、中、晚、夜四餐,菜肴丰盛,营养均衡。"生活服务部"可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品需要。 学校实行严格的寄宿制管理。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特别设置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对学习寄宿生活提供精细服务,进行科学管理。学校聘请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专职生活指导师,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和午休静校制度。夜间,有行政干部、生活指导师和安保人员值班和管理。学校实行校园"一卡通"智能化管理。学生就餐、购物、借书、离返校、进出宿舍,均刷卡记录。 市教育局新组建的二外管理团队都有温州中学和温州二中两所省一级重点中学的管理背景,二外将借鉴这两所百年名校的管理经验,依托温州中学,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实行严格科学、人本亲和、精细管理。注重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成为积极向上、温馨活力的家园。 学校确立"外语特色、优质全面、人本亲和、精细管理"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培养中国心灵与国际视野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长的创新型人才奠基"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办学中要质量,在创新中求发展,为实现"国际性、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奋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