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位于绍兴市经济开发区,南临郁郁苍苍的会稽山麓,东侧是山石峻峭,风景优美的东湖风景区。学校创建于1993年,是全市唯一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全日制小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4927平方米,建筑面积8594.9平方米,建有200米塑胶田径场,风雨操场、排球场、网球场,书画专业教室、音舞专业教室等教学配套设施齐全。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540名学生,共有教职工51人。 艺术本质是情感和美。近年来,学校以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为契机,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扬爱的教育、立美的艺术”,以“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为宗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文化。学校以德育实践濡染“爱与美”的教育文化,以校园文化营造“爱与美”的教育氛围,以课堂教育弘扬“爱与美”的教育旋律,以校本课程提升“爱与美”的教育成果,以教育科研引领“爱与美”的教育品位,以艺术活动拓展“爱与美”的教育阵地。以“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为宗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文化。在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关爱学生、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渗透“爱与美”的办学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欢迎与支持,也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经过十六年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教育办学模式,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定点招生单位,中国美院附中少儿艺术教育实验点,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先后获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书法教育先进实验基地,浙江省绍兴地方曲艺培训基地,浙江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绍兴市文明单位,绍兴市文明学校,绍兴市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小学实施艺术教育途径的研究》、《小学艺术教育与德育特色的研究》等21个课题获省、市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二等奖。《基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等5个课题被浙江省教科院、绍兴市教科所等教科部门立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自编校本教材《大艺术教育启蒙读本》,由宁波出版社出版。 如今,全体少艺人将满怀激情,务实创新,为把少儿艺校打造成古越绍兴的现代艺校,文化强市的教育名片,全省一流的特色学校不懈努力。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创办于1998年6月,坐落在慈溪市西二环南路。采用“五四分段、九年一贯”学制,实行寄宿管理。现有45个教学班,2078名在校学生,238名教职员工。学校以建设“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沃土”为办学宗旨,倡导“自主体验,和谐发展”的成长方式。在“做实、做细、做精”的阳光精神指引下,扎实开展“开放教育、体验学习”实验研究。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全面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参加市内外各类竞赛均获优异成绩,历届毕业班中考成绩都居市内前茅。敬业善教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慈溪市级教坛新秀以上业务荣誉拥有者占教师总数的60%。所有教研组都被命名为慈溪市名牌学科,其中5个为一级名牌学科,3个又被命名为宁波市星级教研组。10余年来,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持续提高,被评为全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首批浙江省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首批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等等。
学校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通街60号,隶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邮政编码310018。学校总占地面积为3203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22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644名学生,39名教师(引进全国知名科学特级教师1名)。学校设计36个教学班规模,拥有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陶艺教室、科学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公开课教室、羽毛球馆、报告厅、塑胶跑道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我们的校训:“我认真,我能行”。(学校选择用小学生能看懂且朴素的语言,使孩子懂得学习、工作及成功人生所需要的品质――认真、自信。)★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成效 行 真:孕真气(内涵修养) 行真事(做事准则) 育真人(职业目标) ★我能行→自我赏识→自信 你能行→赏识他人→欣赏接纳宽容教师培养目标:做最好的老师做具学科教学思想的老师做会科研的老师做学生最亲的老师 学生培养目标:健康 自信 明理 好学学校的三幢教学楼分别取名:“学义楼”、“静学楼”、“勤思楼”。让师生懂得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道理。
古岸头小学创建于1926年春,原国民初级小学,学生来自古岸头、下斜、吕家降三个行政村,1953年学校迁移吕家降,1969年实行“贫管”学校又迁回古岸头,1976年附设2个初中班。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由古岸头、下斜、吕家降三村村民集资10多万远,拆建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的教学楼,1998年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因为教室紧缺,当地华侨季荣浦先生与瓯宝实业有限公司懂事长陈恩弟先生共同捐资24万元扩建新的教学楼(荣恩教学楼)。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65平方米,6个班级,学生312名,12位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人,大学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6人。社会有识之士森马集团总裁邱光和、拜丽德董事长郑秀东、瓯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建等都是本校毕业生。
瓯北中心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八大细则1、仪表规范:(1)规范佩戴校徽、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要佩戴干部职别标志,扶助员要佩戴挂牌、授带。(2)穿戴整洁、大方;周一穿校服,不穿敞开衣服、背心、拖鞋、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化妆和佩戴首饰。(3)坐、立、行走姿势正确、大方;举止端庄。2、学习规范:(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写书面请假单,放学后按时回家。(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3)课前预习,不懂之处做好记号,课后认真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考试不作弊。(4)乐于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边读边想边划。注重知识的积累。(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握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离笔尖一寸)3、课间活动、集会、出操规范:(1)课间活动正常,轻声漫步,不追奔打闹,不大声叫喊,不做剧烈的活动,不出校门,不玩危险游戏。(2)集会、出操整队进场,做到快、齐、静,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要事先请假。(3)认真做“两操”,做广播操要精神饱满,动作到位,刚劲有力,做眼保健操姿势端正,穴位准确。(4)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4、安全规范:(1)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不违章骑车。(2)上下楼梯或拐弯处,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不推挤,不抢道。(3)上下学不在路上玩耍,尽量结伴同行,不走偏僻小巷。不让家长在校门口停车接送,独立步行进校门。(4)不玩火,不玩水,不爬高,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带尖锐锋利的物品进入校园,不做有危险的游戏。(5)校内外发现有坏人尾随、敲诈、恐吓,要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5、卫生规范:(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油炸食品,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7)学会认真打扫卫生,卫生器具摆放整齐有序,值日生要把垃圾倒在垃圾房里。6、礼仪规范:(1)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升、降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3)孝敬父母,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4)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礼貌用语,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架不骂人不讲粗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5)对客人有礼貌,热情大方,以礼相待,不围观;(6)递送物品或接受礼品、奖品、要起立、敬礼并用双手。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微笑致谢,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要诚恳。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现建设小学白鹿外国语校区)创办于1998年,系民办全日制寄宿小学。隶属鹿城区教育局领导,为广场路小学联盟校。学校占地54亩,位于温州市蒲州。学校在董事长翁京华博士(原温州市民办协会会长)、原 校长贺素霞女士(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员工本着“把爱心献给学生,把放心带给家长,把操心留给自己”的服务宗旨,以“严格科学的学校管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先进齐全的教育设施、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社会认可的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温州市示范小学、温州市魅力民校、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鹿城区 “平安校园”、鹿城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际英语文化交流大使浙江省特色校等等。
仙岩镇华侨小学坐落于温州瓯海区南大门,原名竹溪小学,自从瓯海区行政区域调整后,命名为仙岩镇华侨小学。现有班级17个,学生720人,教师30人。 学校占地总面积14674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有三幢教学楼,并配备合班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等。目前,200米的环形跑道也正在积极筹划中,届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将一应俱全。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教学质量为优,全校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已获得大专学历,正向本科学历深造,各科教学成绩名列全镇前茅。学校初步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发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真诚奉献”的育才精神;形成“规范、勤奋、团结、文明”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学校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充满可持续和稳步发展的活力。
我校从绳正小学堂追溯起,历经永嘉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永嘉县立小学校、永嘉县立第四小学、永嘉县瞿溪小学、永嘉县三溪区中心小学、温州市三溪区小学、温州市瞿溪小学、瓯海县三溪区中心小学以及瓯海县瞿溪第一中心小学的变更,校址从三溪任桥任宅大屋到瞿溪八仙岩魁星角再到瞿溪胡公祠进行了三次迁移,经历一百年的历史洗礼,文学大师琦君、中国著名与戏曲史研究专家董每戡、金融专家邱志宏等知名校友荟萃,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等名流在我校任教过。这里走出了潘春波、季迅群、周琼莉、吴迎迎等诸多省市的名师、名校长。2011年8月,根据《瓯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教育局关于瓯海区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原瞿溪一小、二小、三小组建为瓯海区瞿溪小学教育集团,分别更名为瞿溪小学教育集团信达校区、兴学校区、崇文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55名,73个班级,3400多名学生。学校先后荣获省示范小学、市德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市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市文明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区德育示范学校、区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区先进学校、区平安校园、区家长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我们期待瞿溪小学教育集团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进一步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学校需要在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上做出努力,迅速整合学校内部资源,挖掘学校办学优势,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区领先,温州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龙湾区海城第一小学地处温州近郊,处温州海、陆、空三线贯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文风鼎盛。学校创办于1952年,前身为瑞安市梅头中心小学,历史悠久。海城一小是龙湾区义务教育的公立小学,学校曾获“全国雏鹰红旗大队、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教育评价实验学校、温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温州市城市绿化先进集体、龙湾区现代化应用先进集体、龙湾区文明单位、龙湾区绿色学校”等称号。 海城第一小学是“九五”时期区政府、海城街道与各联办村大手笔办大教育的一大成果。现学校由海城一小本部和分校两部分组成,共占地面积62(47)亩,建筑10810(799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5个,现有学生1688人;在编教师78(64)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学历占75 以上。学校拥有400米标准操场、电脑房、图书室、阶梯教室、校园网、舞蹈室、劳技室等;并每个班级进入多媒体小平台,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环境舒适宜人。学校创办以来,我校紧紧围绕 “为学生成长而奠基”的办学理念,以“严、正、勤、实”为校训,“以人为本,注重创新;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鲜明特色。全体教职工发扬“奉献、求实、创新”的创业精神,努力建设现代化示范小学,各项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为建设一流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今日之桩,铸就明日栋梁”。学校在完成了奠基期的“铺底子、探路子、树牌子”的目标之后, 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海城一小正与日俱进,昂首迈向美好的明天。
麻步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05年,前身为鳌峰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占地10939平方米,设施设备先进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学校坚持“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办学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