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高塘小学地处北仑区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学校。高塘小学立足农村小学实际和当地风俗传统,根据本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师队伍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的原则,从“独树一帜,特色办学”这一鲜明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出发,审时度势,因校制宜,确定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和发展方向。开展了长达20多年的开掘儿童潜质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剪纸”特色教学活动,提出了“播剪纸艺术之精华,获七彩人生之优雅”的剪纸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剪纸艺术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生活理想、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学生成为高雅的人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剪纸教育教学校本课程体系以及剪纸艺术氛围体系和有特色的活动体系,来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从而使校园生活精彩纷呈,让儿童的世界充满魅力,为此学校积淀了浓厚的剪纸文化底蕴。目前高塘小学被命名为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省剪纸特色学校。
南苑小学建立于1998年8月,是海曙区的一所普通完小,现有17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36位教师。学校占地面积9268.84平方米,教室分布合理,教学设施先进,学校拥有现代化的电脑房2间,建有校园局域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并设有多媒体教学厅,建有富有儿童情趣和学科特色的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导播室、体育馆等。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生机勃勃、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36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1人,拥有区级以上先进教师16人,市级"教坛新秀"3人,多名教师在区级学科名优教师评比中获奖。 我校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坚持"让每位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办学理念;崇尚"立志、求实、勤奋、健美"的校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型人材培养模式,进行了《外来人口子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获得宁波市教育创新论文评比一等奖,《"以学校为基点"社区参与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探索》的课题被列为海曙区重点课题。 建校几年来,南苑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办学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赢得了更高的社会声誉,学校荣获了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方案一等奖、中日儿童书画比赛集体优秀奖、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第五届全国推普先进集体、市无烟学校、区德育先进学校、区环保教育先进学校、区行为规范先进学校、区家长学校先进学校、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参与先进学校等荣誉。
樟树小学地处象山港畔,西店镇东南,樟树村中心,石屏山脚下,依山而建,面临大海。其建校历史悠久,前身是保宁寺旁的学馆,宋朝时就有,历经人世的沧桑,及至解放后才有发展,在保宁寺址上扩展成完全小学。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发展迅速,先后建起了两幢三层教学楼。现学校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压2385平方米,共7个教学班,有学生264人,教师10人,全体教师都达到合格学历,其中大专学历的有5位,占50%,具有中级职称的有4位,占40%。现学校环境整洁优美,学校内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音响系统、电脑室等现代化设施。 学校在上级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斐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参加各项比赛多次获县级奖,镇级奖。近三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有18篇获县三等奖以上,参加各项比赛都能载誉而归,参加镇运动会连续两届获团体总分第一,有多名学生代表镇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并取得好成绩。
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千岛湖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金印桥村。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学校规划合理,拥有教学楼、阶梯教室,室内运动场和拥有2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设有多个教室及教学办公室、网管中心、语音教室、电脑教室、实验室、心理辅导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卫生保健室、图书阅览室等,并配有Internet网。图书阅览室藏书量25000多册,教育环境理想,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杭州市三墩镇长桥小学奉行“文明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发展理念,坚持“办教师满意、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欢迎的小学”的服务宗旨,坚持“学玩协同”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小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坚持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学生“乐学会玩”氛围的打造。励精图治,艰苦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逐渐形成了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杭州市萧山区城南小学位于萧山区城厢街道崇化小区南端,是一所城郊结合型的小学,学生主要来自附近的10个村,现有班级13个,教职工32人,学生500余人。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办学目标,坚持德育为首,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区教师和学生行业规范达标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安全文明校园、区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区卫生先进单位、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十分重视办学特色的创建,针对本校实际,从1998年起,确定学生编手抄小报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把它作为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经过几年努力,已从试点发展到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从数量、质量上均有一个较大的突破。由于编报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学生在参加上级举行的读书征文竞赛中多次获奖,其中获省级奖10余个、杭州市级奖五个、萧山区级奖10余个。在参加区级体育比赛中,女子篮球已连续两年获冠军,乒乓球比赛99年获冠军、2002年为亚军,2003年为冠军。学校被区教育局命名为体育、科技传统项目定点学校。目前,城南小学的迁建方案已经萧山区人民政府批准,预计:一所投资4300万元,占地52亩,规模为36班,容纳1600余人的新校舍,将在2005年春投入使用。 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把城南小学办成高质量、声誉好、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瑞安市莘塍实验小学是一所温州市示范小学。原创于1998年,占地面积2331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食堂、25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和6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因安全原因,食堂、风雨操场于2012年开始重建)。电脑、音乐、语音、劳技、美术、常识等专用教室配备齐全,校园智能广播、教室课件制作室、多媒体大教室、校园网、校园音乐网等教育设施一应俱备。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880名学生,现有专任教师83人,其中大专学历76人,占87.3%,小学高级教师79人,占91.9%,温州教坛新秀1人,温州市骨干教师2人、瑞安市教坛新秀6人、瑞安市学科中心组成员6人、莘塍学区教坛新秀10人。
大塘小学创办于解放前,原是一所乡中心小学。自2001年开始撤并了三所完小;2002年迁址于原大塘初中。近两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投入400余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至今学校占地面积10280.7平方米,建筑面积4765.6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有容纳550人同时就餐的师生食堂;有一个2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绿化面积1880平方米。整个校园整洁优美,是全县一流的农村完小。 学校有11个教学班,学生433人,教师21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占29%;大专以上学历8人,占38%。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发展为先。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优化个性。
杭州仁和外国语学校,是1993年6月经市教委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1996年12月,经市教委督导组评估验收,首获合格的民办中小学校。2000年2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并授予奖牌。 该校自创办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全校共有学生1200余人,全部住校,实行寄宿制管理。自筹资金新建校舍5幢,新校址坐落在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梵村,南望宋城,北靠云栖,环境幽雅,风景宜人,是治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注重外语教学,引进国外教材,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并组织学生出国参加英语短期培训或推荐出国留学。 学校拥有一批富有教学经验、教学认真负责的高级教师,以及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敢于改革创新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学校建有中、小学图书室、语音室、电脑室各1个,自然学科的实验设备齐全。还配有专职生活老师及后勤、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学生生活、餐饮、保健等工作,办学条件较好。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创建于1988年,是江干区实验学校。随着杭州城市的东扩,为了适应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在杭州市江干区政府、区教育局决定下,学校先后与城郊结合部的笕桥镇小学、清泰门小学实行三校合并,并于2002年9月开办国有民办采荷第三小学。今年9月采荷校区整体搬迁新校园。学校现拥有三个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29035M2,生均7.5M2;学校建筑面积5397M2,生均4.05M2,绿化面积8709M2,生均2.2M2。学校有100米直跑道和200米的环形操场,280M2的风雨操场(礼堂),一个70M2的小型游泳池,2个室内体育馆。学校有音乐、自然、图书阅览、美术、舞蹈、书法和劳动等专用教室。配备了队室、广播室、卫生室和拥有11个网络教室,91个多媒体教室,一个227座的阶梯教室。学校现有图书资料9万余册,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通讯系统,校园计算机系统俱全。 学校现有91个教学班(其中:采荷校区45个班,采三校区6个班,笕桥校区40个班),有3886名学生和21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203人,131人具有大专学历,占64.5%,本科以上学历为34人,占16.7%,其余均为合格学历,预计2005年本科学历将达90%以上。省市区教坛新秀52人,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2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