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庄中学创办于1973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变迁,两易其址,办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完全中学。1976年秋迁址至此,1980年撤消高中,成为一所镇初级中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占地 3000多平米,标准教室16个,专业教室6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美术、音乐、计算机教室,大小会议室各1个。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20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已完成教育结构布局调整。 校园基本可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教工住宿区。校园内环境优美宜人,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教室、操场、花坛、墙壁宣传栏等营造出文化氛围,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勤奋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朱庄中学的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内部管理越来越规范,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是区重点初中校,1983年建校,位于县城文化南街西侧。校园占地33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22.4平方米。校园东部是占地1000余平方米,由"中华版图雕塑"、"中华名胜微缩景观"和承泽家长望子成龙的"龙苑"组成的文化景观区。中部是以4幢教学楼,1幢实验楼,楼廊相连的教学区。其中"博伦"楼建筑面积1600平米;"卡文迪许"实验楼建筑面积2800平米的,实现了教学设备现代化;科技综合楼建筑面积1210平米的,为科技兴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南部是由1幢图书馆楼和一幢现代化综合办公室楼组成的办公区,西部是占地18308平方米的标准化操场,设施齐全的住宿面积为1154.3平方米的一类学生宿舍区和面积为97平方米的教职工健身房。现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2900余名。教职工258人。有图书馆阅览室两个,面积450平方米,图书藏量36927册;报刊110种,有电子备课室,电教室,计算机房,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实验准备室等专用教室21个。多年来,为改善学校素质教育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融时代性、整体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高起点,高品位的"花园式学校 ,书院式乐园"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学校本着"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要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先后建成了20多个景点。把新的教育理念化解到整个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素质教育思想融合在校园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城市雕塑艺术融合起来,在校园内建起一座"祖国在我心中"主题花园。主题花园由 "中国版图石雕"和"锦绣中华"微缩景观两部分组成。"中国版图石雕"将祖国山川按比例收缩雕刻,版面重点突出黄河长江和首都北京;在左下部刻有"祖国在我心中"六个红色大字。版图正下方的平台用红色水磨石镶为"心"形图案,平台东边建有九级台阶,南西北三面用9根大理石墩和大理石条围成护栏,象征祖国至高无尚,神圣不可侵犯。护栏下面的平台立面上是线雕而成的反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图画。石雕正东广场上的巨石旗座上刻有"红旗永驻,江山永固"八个大字。"锦绣中华"微缩景观全景由一条巨龙托起祖国著名景点和一汪荷塘组成,池中荷叶恬恬,荷塘香远;池上玉桥卧波,更显圣洁婀娜。这一微缩景观的构建,深化了"祖国在我心中"的博大主题,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溶知识性,观赏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一体,让人浮想联翩。平谷区三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地涵概了艺术、文化和历史诸多因素,为学生营造出书院式的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三中的教学楼前矗立着 "面壁十年"的碑刻。 "面壁十年"是一种求知求解的持久定力,只有具备了如此定力的学生,才有机会摘取科学的桂冠,这块碑铭尤如警钟常鸣,激励着全校学生卧薪尝胆、奋力前行。我们在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名人效应,为学生的成才树立起形象的标杆。我们把三中的实验楼命名为卡文迪许楼。用卡文迪许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的名字和他的影响力铸就三中的精神,随时给三中的学生以启迪和教益。在借鉴孔夫子"治学以仁"的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提炼出"博伦"二字做为一种信念,为一栋教学楼来命名,让其随岁月的增长而日见深刻。今年,我校在"祖国在我心中"主题花园的东侧,又建了一座以"龙"为主题的花园--龙苑。此龙苑采易北奇石,搭成腾飞龙山;撷金海卵石,摆成草书"龙"字。龙苑有腾龙漱玉之奇观、水绘龙图之逸趣,更兼怪石林立,碧草茵茵,恰于当衢闹市之中写上一叶诗情,描出几重画意。龙山上一条巨龙神采飞扬,龙口之内,有泉水喷漱,龙泉犹如一条白练喷淋而下,一瀑三叠注入龙潭之中。龙潭之水鼓涌而溢,蜿蜒迤逦,流布于奇石翠草之间,顺势而成龙溪,俯瞰之下,龙溪所经,绘出一个巨型草书龙字。龙图之首、尾、躯干处,皆有怪石点缀,更有一面硕大而又怪诞的中空巨石,是为龙庭宝鉴,将世人望子成龙之愿心,学人卧薪尝胆之苦志,通同纳入注目一窥之内,给人以梦幻般的痴想。此"龙苑" 将成为平谷卫星城文化南街引人品评、引人注目、引人驻足、引人观赏、引人流连忘返的街头一景。三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内,既借鉴古典园林风格,又溶入了现代园林意识。让中华版图石雕在绿草如茵的花园中熠熠生辉;让书法、文章以至造型艺术伴着假山、奇石、飞瀑、流泉绘出一片秀丽风光。从而把校园打扮得高雅、大度、寓意深刻又井然秩序,使之成为花园式学校 ,书院式乐园。多年来学校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变革思路,强化创新意识,使学校各项工作处于全区先进行列,中考连续三年在全区夺冠,市、区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每年都受到市、区政府及教委的嘉奖,获得"首都文明单位"、"绿色学校"、"科技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管理示范校"、"师德先进集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朗读先进校"等多种荣誉称号。学校创办的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被市科协命名为"北京市少年科技园"、校报"45分钟"被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优美的校园环境、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使平谷三中成为京郊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束耀眼的奇葩。
◆ 北京新桥外国语高中学校建于1996年,是一所融汇中西方文化、能够同时为中国学生和外籍学生提供国际高中课程和国内高中学历课程的多元化高中学校。学校设有高中部、国际部。十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把中国高中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有效的结合,为学生架起一条通往理想目标的桥梁。◆ 多元化综合高中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能够同时为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开设国际课程和中国普通高中学历课程的多元化高中校。 ① 国际高中:新桥国际高中是与美国、加拿大高中学校合作开设的。精心设计的国际高中课程综合了中国高中课程的核心知识,国际文凭组织IB课程的理念以及美国高中AP课程的教材,为学生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打好英语水平、思维情感及学业水准的多重基础。学校还同时开设面向韩国留学的韩语特色高中班,为毕业生赴韩国大学深造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② 普通高中:新桥普通高中是以高考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为宗旨的英语特色普通高中班。在开足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的同时,为学生开设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美文学等校本特色课程。◆ 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教师团队新桥外国语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精英教师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文化背景,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同的事业奋斗目标。他们的才华和责任心通过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不仅注意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更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青年。◆ 多彩的国际交流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新桥外国语学校一贯秉承建设国际化校园的理念,最大程度让学生身处多种文化元素的熏陶中,拓展了很多国际交流项目,带领老师和学生们走出去,足迹踏遍了美国的纽约、华盛顿、夏洛特、亚特兰大、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韩国首尔、釜山等地,开阔眼界学习文化。新桥也经常在校内迎接来自国外的师生访问团,互相学习交流。通过紧密的国际交往,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加从容地面对全球化挑战,也更加习惯和熟练地把英语作为日常交流工具来使用。在新桥,我们不是学习英语,而是用英语来学习。◆ 追求学业精进 关注个体成长学生课堂内的学业成绩始终是衡量学生成长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引导他们扬长避短,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自己最大的进步。作为追求国际标准的学校,我们也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外全面发展,用个人品德休养、独立思考精神、独立研究精神、对社区以及社会的责任意识等来衡量学生的心智成长和情操建设。◆ 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校园生活新桥外国语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充满激情活力。学校每年都举办多种多样的学生竞赛,还有一些老师也加入进来,每逢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外籍教师们都会带领学生们进行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寓教于乐。校园里的运动气息同样热火朝天,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和舞台上感受着体育与艺术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自信,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校园是属于学生的一片天地,我们鼓励学生建立并自我管理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这留给了学生们充分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为校园的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也使他们在社团的组织和管理中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及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承担责任。我们认为校园内的社会活动对于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培养以及价值观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中学,位于通州区永顺镇永顺西街62号,处于城乡连络部。 1958年建校,临时借用通县职产专业黉舍(通州镇大关庙)上课,招收月朔重生8个班,门生300名。教职工21人。1959年迁入现址(永顺西街62号)。1974年7月增设高中班。1979年撤高中班,规复初级中学体例。 1997年9月撤县设区,北京市通县北关中学改名为北京市通州区北关中学。 跟着社会经济的生长,黉舍范围不竭扩展,办学前提和讲授程度慢慢进步。为适应教诲奇迹的培养人才需求,进一步窜改北关中学的面孔,慢慢达到标准化办学标准,1999年6月与牛堡屯开辟公司合作,对北关中学停止改革。新建讲授楼,黉舍占空中积7568平方米,修建面积4620平方米。 北关中学是一所初中校,现有11个讲授班,门生人298人,教职工58人。兼任西席38人,行政职员20人。市级骨干西席1名,区级骨干西席1名,初级西席9名,一级西席24人。 黉舍设有办公室、工会、团总支、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 黉舍天性机能是为高一级黉舍培养合格的重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休息后备力量。 办学理念:办理不论多么超前,看法不论如何更新,关头还是要踏结结实的去做,去寻求师生两边面的生长。 办学特性:为门生家长办事,对门生家长卖力,让门生家长放心。实施人文办理,培养适应社会生长的有效人才。 校训:务虚、创新、连合、勤奋。
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是1993年6月经北京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寄宿与走读兼有的全日制学校。 学校坐落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著名的“画家村”所在地—小堡村。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毗邻东六环、京哈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学校。 “着眼未来,全面树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形成德育领先,外语教学超前,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人潜能发挥的树人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发展格局。
北京市王平中学前身为色树坟中学,始建于1956年,2001年经区布局调整,将色树坟中学、唐家地中学和大台中学合并为现在的王平中学山区寄宿制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员88人(在册)在岗82人,其中一线教师62人;现有学生516人,来自大台矿区和王平地区,其中住宿学生380余人,现有18个教学班;学校占地约21亩,建筑面积约7500平米,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共三栋,另有食堂和新落成的多功能厅等主要建筑,塑胶运动场约4000平米。 宗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特色:局部领先、整体协调发展; 成效:1、德育工作扎实校风良好;2、课间操市级先进校;3、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4、近年中考成绩稳定在区线中等水平,均达到教委规定目标;体育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本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现有教师72人,学生403人,14个教学班。一、办学思想: 师生共享教育幸福,让学生带着幸福感成长。 让学校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让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校园文化特征:师生的心灵居所,精神家园,人才摇篮,青春校园。校园精神内涵: 同心向上 追求卓越 团结务实 拼搏争先 勤奋求学 成材报国办学特色: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学生自育目标:孝敬父母、争气要强二、办学目标:团结拼搏 与时俱进 建设一流校园校训: 勤奋求学 成材报国育人宗旨:坚持养天地正气,育智慧良心学生培育目标: 服务于社会进步、顺应时代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人格健全,个性鲜明,有社会责任感、有生存能力的劳动者,造就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纪接班人。三、获奖:曾获国家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一等奖。还被评为市百所好家长学校、市科研先进校、市德育先进校、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市人民政府授予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等。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现代教育报》、《北京教育》、《澳门日报》等报刊报道。
1.学校历史沿革 顺义区沿河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为顺义县沿河中学,原址在沿河村北,占地36亩,4个教学班,办学条件一般,设备简陋。1976年王家场农中并入沿河中学,1993年,在沿河村西筹建沿河中学新校,占地50亩,1994年,富各庄中学并入沿河中学,有18个教学班,810名学生,76名教职工,2003年,学校达到30个教学班,学生1650人,教职工110人,2004年后学生数量急剧下降,2008年8月,为适应新的布局调整要求,沿河中学迁入北河村南,原沿河中小校址。 2.学校师资队伍状况 学校现有教师61名,平均年龄39岁,男教师28名,女教师33名,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27人,中学二级教师20人,职员3人。全体教师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地区教育事业,他们当中90%达到本科学历,有6名教师已成为区级骨干,整个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讲钻研,讲实干,讲实效。 3.学校学生管理情况 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285人。面对社会大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思想,从教育、教学两方面入手,以教学为中心,教会学生知识,以教育为辅助,让学生知情明礼,在此基础上,配合丰富多彩文体活动,让学生明确管理目的,接受管理内容,支持管理条例,学会管理自我。 4.学校德育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思想,从沟通情感入手,以搞好五大关系建设为抓手,即:干群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深入研究,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多年来,德育工作始终是以知情、明礼、爱学习为目标。通过组织学习、参观、实践、情感交流、活动体验等为手段,充分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重视教研工作,始终把它作为提高自己,成就别人的重要手段来使用,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利用教研组,备课组,针对教学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推出了课堂教学学案法,学生评价分析法,综合素质展示法,情感交流促进法等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成绩一直比较稳步上升,特别是2004年以来,科研探讨成功确定了和谐理念指导下,促进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区级研究课题,并把它发展为市级研究课题,目前,研究效果显著。 6.校园文化特色活动 学校虽几经更换校址,但校园文化建设一直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真诚守纪、求实进取”是学校的校训,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自编的校歌始终传唱,而且在班级建设中,班班有班训,人人唱班歌,2004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情感交流课”成为学校一项特色活动,这座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很好地改善了师生间逐步紧张的关系,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实效性。 7.学校重大历史事件 (1)1958年沿河中学成立。 (2)1960年3月,沿河中学高玉荣教师作为北京市劳模代表受到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接见。 (3)1979年至2000年,沿河中学中考成绩在河西片名列前茅。 (4)1983年,沿河中学高中班撤销。 (5)1994年,沿河中学迁入新址教学楼,富各庄中学并入沿河中学。 (6)2000年,沿河中学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标准,顺利通过北京市中小学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 (7)2007年,沿河中学被评为顺义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8)2007年至2009年沿河中学连续三年被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学地处亚洲第一大社区,天下首级范围文明居住区——北京市回龙观文明居住区,是一所始建于1958年的公立初中黉舍。黉舍总占空中积333281平方米,修建面积17503平方米; 36个当代化多媒体课堂以及16个设施完整的尝试、艺术等公用课堂,380台师生公用计算机,2个藏书楼存放19963册图书,师生电子阅览室有139片电子图书;休闲健身设备齐备,有师生心机抓紧室、休闲畅艺苑,两个分含6块和8块标准羽毛球园地的体育馆,包容2000人看台的标准4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活动场,能同时满足近千人就餐的门生餐厅等。先进的教诲讲授设施,充分满足了24个讲授班,千余名师生安康糊口学习的需求。 2005年以来,黉舍安身“为每一名西席搭建平台、为每一名门生创作发明将来、为每个家庭培育汲引但愿”,以畅通领悟校表里优良资本、打造优良西席团队为冲破口,重视三级课程的利用与开辟,课内与课外、德育活动与学科讲授相互畅通领悟,经由过程校本课程开辟拓宽门生知识视野;依托回龙观文明区深厚的文明秘闻与丰富的教诲资本,创设开放式办学的形式,组建西席门生社团,开放园地设施,承办昌平区教职工以及地区大型体裁活动,现每一年约有40多个社区的近8万多住民来校插手活动,黉舍已经成为阳光合唱团、风雅诗社等45个社团的活动基地,现黉舍不但成为昌平区最具生长潜力的着名优良黉舍,并且成为地区着名的文明教诲活动中间。 短短几年间,黉舍不但完整摆脱了生长的窘境,并且各项成绩逐年爬升,中考成绩稳居昌平区前线,2010年中考总成绩全区第一名。梯状生长的优良西席团队已经构成,教职工110人中,初级西席23人,郊区学科带头人骨干西席15人,53人次获得讲授“十佳”称呼。因办学效果明显,黉舍被国度体育总局定名为“国度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北京市教委定名为“北京市中小门生社会大讲堂资本黉舍”、被昌平区教委定名为“昌平区羽毛球特性黉舍” ;并获得昌平区“讲授十佳”黉舍、“ 都城绿化丑化花圃式单位”、“任务教诲课程课本鼎新先进黉舍”、“ 校本培训先进单位”等近130项个人名誉。 现在,黉舍订以科门生长观为指导,主动完美开放式教诲讲授生长形式,以特性办学引领黉舍超越式生长,为成为具有北京市抢先程度的优良品牌黉舍尽力奋进! 黉舍生长团体目标:建立环境美好、设备先进、办理标准、质量良好的昌平窗口校和地区教诲文明活动中间。 黉舍办学战略:走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强师兴教为根本,以高效办理为包管,以融入社区、共同生长为冲破口,以德育为首、全面育报酬目标的黉舍生长之路。 黉舍办学理念:外树抽象,内谋生长,依法治校,人道办理,融入社区,调和生长。 黉舍办学特性: 科研先导,强师兴教,人道办理,促进西席专业生长; 尊敬差别,因材施教,开辟校本课程,促进门生全面生长; 融入社区,资本共享,上风互补,促进黉舍调和生长。学校教学楼内共有32个普通教室(其中24个为多媒体教室),18个专用教室。学校设施还包括:有8块标准羽毛球场地的室内体育馆,带千人看台的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人造草皮足球场,能满足600人同时就餐的师生餐厅,这些设施充分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和师生的生活需求。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名,专任教师74名,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区级骨干教师4名,校级骨干教师15名。2007年,参加市、区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人获区一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了北京市比赛,全区只有16所学校的29人获此殊荣;中考学科教师全部进入全区优秀行列,其中8位教师被评为昌平区“十佳”教师。教学班24个,学生近千名,为昌平区第三大初中校。 学校教学楼内共有32个普通教室(其中24个为多媒体教室),18个专用教室。学校设施还包括:有8块标准羽毛球场地的室内体育馆,带千人看台的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操场,人造草皮足球场,能满足600人同时就餐的师生餐厅,这些设施充分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和师生的生活需求。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名,专任教师74名,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区级骨干教师4名,校级骨干教师15名。2007年,参加市、区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人获区一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了北京市比赛,全区只有16所学校的29人获此殊荣;中考学科教师全部进入全区优秀行列,其中8位教师被评为昌平区“十佳”教师。教学班24个,学生近千名,为昌平区第三大初中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