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0:43:04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必考点8 学习动机理论
理论名称 | 主要代表 | 主要内容 |
强化理论 | 行为主义 | 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
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 | 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 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 |
成就动机理论 | 阿特金森 麦克利兰 | 成就动机: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
成就动机分类(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和避免失败(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
成败归因理论 | 海德 (最早提出) 罗特 (控制点) 韦纳 (三维度六因素) | 维度 因素 |
成败归因维度 | |||||
稳定性 | 因素来源 | 可控制性 | ||||||
稳定 | 不稳定 | 内在 | 外在 | 可控制 | 不可控制 | |||
能力 | √ | √ | √ | |||||
努力程度 | √ | √ | √ | |||||
工作难度 | √ | √ | √ | |||||
运气 | √ | √ | √ | |||||
身心状况 | √ | √ | √ | |||||
其他 | √ | √ | √ | |||||
自我 效能感理论 | 班杜拉 |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包括结果期待(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和效能期待(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 ||||||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影响活动时的选择;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的情绪;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zhangxin29
下一篇:没有了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