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0-15 13:4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概念。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结合题干,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交往的主要特点。教学效益的互惠性。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知识、能力、智慧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这为实现交往双方的互补互惠提供了前提条件,即差异是交流的基础。交往中教师以自己的知识才学、人格魅力为手段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以自己的积极行为反馈于教师,使教师从学生的成中受到鼓舞,体会到自己的劳动价值,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所以教学交往的结果并非只是学生受益,而是师生双向受益,互补互惠,即“教学相长”。结合题干教师引导以及反过来促进教师学习,可判断互惠为最优选项,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著作名言理解。藏息相辅出自《学记》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焉,修焉,息焉,游焉。”这是说,学生的学习安排要能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既要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要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充满乐趣。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序列位置效应。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无舒缓抑制以及侧摄抑制的说法,故排除A项与C项。分化抑制,是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结合题干分析,识记材料的开始是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末尾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理解。暗示教学法是罗扎诺夫在从事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后发现精神分析疗法中的暗示和催眠也能够在教学中使用,特别是语言类或是艺术类教学当中。让学生在一种无压力、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情境当中学习新知识会带来非常好的效果。结合题干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材料,调动了大家的无意识潜能,表述符合暗示教学法。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