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1-18 09:50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题干中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存在共同的要素,因此能发生迁移,而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圆形等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要素,因此,就不能发生迁移,符合共同要素说的观点。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化理论。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概括化理论,也叫经验类化说,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定势说。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实验。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故本题选D。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或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故本题选A。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