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1-11-22 19:23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
1.教师语言的学科性和科学性要求教师教学时既可使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进行教学,也可以用师生都熟悉的土话或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和性质等。 ( )
2.外部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形式之一,包括如教师、评价人员、课程开发专家及其他工作人员对课程实施评价。 ( )
3.在课程设计的取向中,教师中心设计的目的在于强调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 )
4.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居于领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功能,直接对教学发展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 )
5.品德作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建构的。 ( )
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以及大学开设的政治课都属于间接的道德教学。 ( )
7.同辈群体对于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影响甚至会超过家庭与学校。 ( )
8.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会随年龄和年级水平的增长而上升,且这种上升是持续性的。 ( )
9.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有关学生情感状况的评价信息时,问卷中的问题不能“诱使”学生做出你所希望的回答。 ( )
10.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是直观中的两种基本形式,物质活动是运用实物的教学,物质化活动是利用实物模像进行的活动。 ( )
【参考答案】
1.错误
【解析】教师语言的学科性是指教学语言所传递的使每个学科的教学信息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来进行。否则,不但语言不严谨,甚至可能出现错误。教师语言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调丰富,语速、音量适中,符合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应避免出现画蛇添足的口头禅;(2)规范科学的教学语言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思想无谬误,知识没差错。对知识的描述和界定要肯定、准确、科学,切勿含糊其辞,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言辞,更不能用想象和猜测替代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尤其在介绍定义、公式、原理、规则等方面,更要准确科学,并注意使用恰当的学科专业术语。题干描述不符合教师语言学科性和科学性的表述,故本题错误。
2.错误
【解析】根据评价主体分,课程评价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外部评价也称为“外部人员评价”,它的评价主体不是课程开发者,而是课程开发过程之外的人员(如评价专家),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成果和学生学业情况的测验而进行,着眼于课程实施结果对教育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内部评价也称为“内部人员评价”,课程开发者作为评价的主体,课程实施者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和测验等手段对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鉴定。课程开发的专家是内部评价,不属于外部评价。故本题错误。
3.错误
【解析】课程设计的取向包括学习者中心取向(儿童中心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其中学习者中心取向强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进而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故本题错误。
4.错误
【解析】教与学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师居于领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直接对教学发展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虽处于次要地位,但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由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与题干描述不符合,故本题错误。
5.正确
【解析】品德作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来建构的,通过德育实现个体品德的形成,以此来积极适应社会地发展与需求。符合题干描述,故本题正确。
6.错误
【解析】德育实施途径包括直接的德育教学和间接的德育教学。所谓直接的道德教学,就是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在学校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或“公民道德课”“修身课”“思想品德课”“道德与社会关系课”“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课”“道德价值教育课”“人格教育课”等,属于“直接的道德教学”。题干中将思想品德课归为间接的道德教学是错误的,故本题错误。
7.正确
【解析】同辈群体主要是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以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因此同辈群体对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影响甚至超过家庭和学校。故本题正确。
8.错误
【解析】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有影响,学生的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和年级水平、性别、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其中年龄和年级水平是一种制约因素: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会随着年龄和年级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而且这个下降是持续性的。与题干描述不相符,故本题错误。
9.正确
【解析】常用的问卷调查法是使用利克特自陈量表。使用利克特自陈量表时,一定要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在完成情感自陈量表时,许多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期望做出反应,尤其是当学生认为教师会追踪他们的反应时,他们就会更倾向于做出“社会称许反应”。此外,问卷不能太长,这样会造成学生的疲劳与厌烦;并且,问卷中的问题不能“诱使”学生做出你所希望的回答。符合题干描述。故本题正确。
10.正确
【解析】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是直观中的两种基本形式,物质活动是运用实物的教学,而物质化活动则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是指利用实物的模象,如示意图、模型、标本等进行的活动。这个阶段实质是借助实物或模象为支柱进行的心智活动的阶段。故本题正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2021陕西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1
下一篇: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练习试题3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