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xi.hteacher.net 2021-11-26 21:01 山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张老师主张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王老师对此持不同意见。王老师反驳张老师观点的例子是( )。
A.对于食不果腹的孩子来说无法激发其求知欲
B.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护后容易产生学习热情
C.正在经受战乱的孩子仍然渴望学习知识
D.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
2.《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做重大决策判断时,常常利用他内心制定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他的这种认知方式叫作(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3.“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这告诉我们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要素是( )。
A.具体 B.客观
C.标准 D.条件
4.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放了几枚头朝上的图钉。以下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立即查找肇事者 B.让学生把图钉拿掉,开始上课,课后处理
C.用话语轻松带过,然后上课 D.批评肇事行为,同时也让班干部进行反思
5.小李在跳高比赛中得了冠军,他说,这个冠军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体育场内观众的鼓劲。小李的说法属于( )。
A.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 B.可控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
C.不可控性归因、不稳定性归因 D.不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
【参考答案】
1.C
【解析】马斯洛认为,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但这种需要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题干中,张老师主张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张老师支持“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的观点。选项C中,正在经受战乱的孩子其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但仍然渴望学习知识。表明其已经产生了求知的需要,这与张老师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故本题选C。
2.D
【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题干中,李达康书记做重大决策判断时,常常利用他内心制定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他的认知方式属于场独立型。故本题选D。
3.C
【解析】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1962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杰提出,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1)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为;(2)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表述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即表述标准。而题干表述属于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即表述标准。故本题选C。
4.B
【解析】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需要予以控制、矫正和防范的课堂学生行为。题干中,肇事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属于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主要有:(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4)进行心理辅导。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冷处理原则,适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课后再处理。B项正确。故本题选B。
5.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个体成败和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题干中,小李表明获得冠军完全得益于体育场内的观众的鼓劲,这是将其成就归因于外部环境,属于不可控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因此,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2021年山西省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二)
下一篇: 山西省长治市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