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1-25 13:3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歌词
例一:
教师挑一名同学读歌词。同时,要求同学们心里默读。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文艺委员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发现问题。之后教师示范稍微加快一点速度,再次朗读歌词。
学生模仿,教师点评并进入学唱旋律环节。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所以,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例二:
通过“接龙”的小游戏,三个小组依次根据先后顺序分组进入歌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提出的“看指挥手势,进拍准确”的要求。
教师设问:大家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才能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内涵?
学生回答并再次朗读歌词,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接龙游戏是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音乐节奏有了初步的记忆,而且在记忆中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充分引导,带领学生理解领悟歌词及内涵,有助于全方位了解歌曲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也能使学生更投入地进行歌曲学习。
4.旋律
例一:
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师设问:当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时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流动线条,并带领学生投入感情并画着线条去演唱旋律。
【设计意图】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不管是静态图画还是动态图画都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学习,不断发展并培养其对音乐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例二:
教师带领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唱一下低声部,注意唱好1-4;5-1四度音程和7的音准。接下来唱一下高声部,注意1-6;5-3六度音程和4的音准。
之后学生唱高音声部,老师弹低音声部,并慢慢过渡到二声部的合唱。
(学生演唱)
师:下面咱们两个声部合唱一遍,在唱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注意各声部音准及声部间协和和均衡)
(在合唱过程中如发现某一声部音不准,可采用教师(或用琴)带唱的方法来纠正。)
教师提醒学生:完整地视唱一遍全曲,注意段落之间要有对比,合唱和谐、均衡,富于艺术感染力。注意各声部的音准。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所以两个声部的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有先后、主次的不同安排。这种安排并不是按主旋律、副旋律的位置,而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利于学生唱好合唱为前提的。而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5.创编
(1)创编活动
例一:
通过之前的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创编环节,并设问:同学们,歌曲中歌唱了一个小英雄,他不畏危险、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大家想不想以音乐剧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配不同学生的表演角色——解放军、王二小、鬼子。并提醒表演的同学要把每个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剩下的同学一起来演唱歌曲。
生:(表演、演唱。)
教师点评:大家表现得不错,特别是演王二小的同学,把他的机敏表现得非常到位很好。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音乐科二教学设计概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