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2-03-02 17:43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永恒主义学者们强调名著的重要性,从课程理论流派来看,他们赞同的是( )。
A.知识中心课程论 B.儿童中心课程论
C.社会中心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2.课程应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为学生规定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这是( )的观点。
A.知识中心课程论 B.儿童中心课程论
C.社会中心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3.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下各位教师的观点或行为符合现代学生观的是( )。
A.林老师认为优生和差生之间有巨大差别,应该区别对待
B.李老师说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讲民主和关怀没用,只有“棍棒”起作用
C.王老师认为只要仔细观察和积极发掘,就很可能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D.张老师对家长抱怨说你家孩子太差了,以后没希望考上大学了
4.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方式,以下关于合作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能力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B.合作学习强调互动性,这种互动包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C.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不需要老师进行任何干预
D.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团结协作,反对竞争与单干
5.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后,最有可能出现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接受学习
C.被动学习 D.现场学习
6.新课程改革强调( )。
①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③师生共同成长 ④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C.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8.张立军小学时经常因考试不好而被找家长,中考却考上了省里最好的重点高中,说明学生是( )。
A.完整的人 B.独特的人
C.独立的人 D.发展中的人
9.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交互作用的课程评价属于( )。
A.目标取向 B.过程取向
C.主体取向 D.结果取向
10.泰勒评价模式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 )。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C.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D.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参考答案】
1.A
【解析】永恒主义认为课程应当由永恒的学科组成,认为永恒学科知识最有价值,尤其强调名著的重要性,他们赞同的是知识中心课程论。故本题选A。
2.D
【解析】存在主义课程论强调课程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反对固定不变的课程。故本题选D。
3.C
【解析】现代学生观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赞美;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尊重学生,讲民主。题干中只有选项C中的王老师观点符合现代学生观。故本题选C。
4.B
【解析】合作学习是在异质小组中进行的;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并不是不干预;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竞争与单干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故本题选B。
5.A
【解析】现代信息技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改变常规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善想、勤于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故本题选A。
6.B
【解析】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体现在: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第二,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故本题选B。
7.C
【解析】“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句话强调学习课程的乐趣,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故本题选C。
8.D
【解析】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题干中张立军小学时成绩不好,中考却考上了省里最好的重点高中说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故本题选D。
9.B
【解析】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主要包括: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其中,过程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应打破预定目标的限制,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泰勒提出课程评价目标模式,强调课程评价要围绕预定课程目标来展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目标的达成度。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91
下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