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09-07 11:51 宁夏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国考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自测卷(一)第一部分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答题,试卷上答题无效。
2.本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古希腊的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对学生提问问题从而让他们陷入到自我矛盾当中,最后让其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产婆术”。该方法是由( )提出的。
A.赞可夫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我国义务教育应该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4.学生的道德(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A.理论 B.意识
C.观念 D.行为
5.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具有( )。
A.理想信条 B.道德情操
C.扎实学识 D.仁爱之心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教学法,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追问与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形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并上升为一般概念。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题干中提到“小学阶段……,中学阶段……”,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结构。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名家言论的理解。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是说,作为老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说明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有扎实学识。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