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09-07 14:29 宁夏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3)教学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①导入环节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法国梧桐树图片,鼓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国梧桐树的资料。引导学生看课题进行质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之后,引导学生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继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出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②新授环节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举手回答。
明确:
第一层(第1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层(第2-9段):“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层(第10-11段):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B.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提问:出示秋风秋雨图,看完说说感受。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当我们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们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地落下,直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们也会跟着它奔跑。
提问:一夜秋风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样的新发现?
要求: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提问:有了这个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
明确: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提问: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又是什么感受?
要求:自由默读,在文中标出来。
明确: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C.品读课文,再悟美好
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