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2-09-14 11:31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感知规律(差异率与对比律)
差异率: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
解析:差异率主要强调的是背景与对象的差异一般认为是个体与背景(群体)的差异,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都属于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对比律: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
解析:对比律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对比,比较两者事物的异同,比如长方形与正方形分异同,红色与黄色的不同等,一般称为是对比律。
例题展示:
1.朱老师上课时,经常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圈画出来,加强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觉的(B)。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对比律
2.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D)。
A.强度律 B.组合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记忆品质
1.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
解释:敏捷性强调识记速度快慢的问题,比如过目不忘。
2.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解释:持久性强调是识记的保持时间长短的问题,比如终身不忘。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
解释:准确性强调的是识记正确性的问题,比如倒背如流。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解释:准备性指的是知识提取的问题,当运用的时候能准去如无误的提取出来。比如对答如流,一会儿就,七步成诗等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教育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