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6 16:23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顺序性。其中,心理的发展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等级顺序逐渐前进。故本题选D。
2.B
【解析】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故本题选B。
3.A
【解析】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故本题选A。
4.B
【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B。
5.B
【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或高速发展期,即新生儿与青春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题干表述属于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不平衡。故本题选B。
6.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不同的任务,因而是阶段性。故本题选C。
7.D
【解析】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题干里面描述小学阶段用直观的方式,中学以后可抽象讲解,所以是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故本题选D。
8.D
【解析】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题干中“有的学习起来轻轻松松,而有的学习起来很吃力;有的人语文好而有的人数学好。”符合差异性的含义。故本题选D。
9.A
【解析】题干中这句话说明:环境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故本题选A。
10.A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人的身心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体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