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0-16 16:24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生理快于心理,是指不同方面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故本题选A。
2.D
【解析】题干中描述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故本题选D。
3.D
【解析】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故本题选D。
4.D
【解析】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残疾儿童生理上存在缺陷,可以同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得到补偿。故本题选D。
5.C
【解析】盲人在失去视觉,同时获得灵敏的听觉、触摸觉,起到互补的作用。故本题选C。
6.A
【解析】班主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情况,可知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王老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A。
7.D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给予不同的教育,因此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故本题选D。
8.C
【解析】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属于课外活动课程,这类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起到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的作用。故本题选C。
9.A
【解析】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题干中的“超前补课”,违反了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顺序性。故本题选A。
10.B
【解析】“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