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3-02-01 15:01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题目中“狼孩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类水平”说明狼孩错过了各种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D。
2.C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新课改之前课程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故新增的管理课程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故本题选C。
3.C
【解析】品德修养指导法(亦称自我教育法、修养法、自我修养法和指导自我教育法)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及其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调动他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增强他们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免疫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实现。故本题选C。
4.D
【解析】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和坚韧性。其中,坚韧性,指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题目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说明做事情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违背了意志的坚韧性。故本题选D。
5.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但是却总是不能克服赖床毛病,无法实现道德目标。因此,需要对该生着重培养道德意志。故本题选C。
6.D
【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故本题选D。
7.D
【解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D选项,春秋属于五经,而不是四书。故本题选D。
8.A
【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故本题选A。
9.A
【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责任。故本题选A。
10.A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包括:(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题目中,教学内容一直在变,是因为14、16、17世纪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1
下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