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3-02-01 15:48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目中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孔子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故本题选C。
2.C
【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故本题选C。
3.D
【解析】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是对学生品德做出评价,是品德评价法。故本题选D。
4.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所有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即“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故本题选B。
5.C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即个体社会化过程。故本题选C。
6.D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该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德育不应单纯寄希望于课堂道德理论教育,而是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故本题选D。
7.B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B。
8.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故本题选C。
9.C
【解析】高原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题目中的“暂时停顿”,体现了高原现象。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坚持摆事实,坚持以理服人,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33
下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中小学教综笔试试题及解析3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