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3-02-20 10:42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答案】B
【解析】A项,合适:形容词,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此处与后面“开发”搭配不当。可改为“适度”。B项,凛冽:形容词,刺骨地寒冷。符合题干语境。C项,考查:动词,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此处与“科学”搭配不当。可改为“考察”。D项,感化:动词,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诗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此处与“有些”搭配不当。可改为“感动”。故本题选B。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有人总是在明知风险时,仍选择挺身而出的缘故。
B.国家卫健委专 家称,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
C.这个春节的武汉,冰雪和阳光都曾轮番洒下,希望和绝望也是如此。
D.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企业的力量、一座城市的力量,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力量。
7.【答案】D
【解析】A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是因为……”与“……的缘故”两者杂糅。可将“的缘故”删除。B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句尾“传播”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传播”后面加“途径”。C项,语序不当。前文顺序是“冰雪和阳光”和后文的“希望和绝望”不对应。可将“希望和绝望”改为“绝望和希望”。故本题选D。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中国越发展得好,越能够成为捍卫正义的中坚力量,守护好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各国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8.【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营造”与“形象”不匹配。可将“营造”改为“打造”。B项,①语序不当,名词的多项定语词序不当。“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应调整为“三个春秋躬耕修典的过程中”。此外,“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应放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引起语意的割裂,造成句子不连贯。②成分赘余,语义重复,“修典”与“编纂”语义重复。可修改为: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语文大辞典》编委会在三个春秋的躬耕修典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C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原句缺少主语。“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可改为“完成后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将“并”改为“该工程”。故本题选D。
9.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D.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含义理解。需要解释段落的含义。“山崖崩塌了”的寓意是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开在了姑娘的鬂上”象征着人的坚强的信念。A项,“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语句没到达目地的意思,错误。B项,“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着艰辛和痛苦”,语句强调的是“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强调鲜花面对挫折的态度,错误。C项,“生活丰富美好,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有所准备”不是语句的主旨所在,错误。D项,“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为挫折而丧失信念”,符合语句的意思。故本题选D。
10.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10.【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故为设问的修辞。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试题及解析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