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su.hteacher.net 2023-03-20 15:57 江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通过图片的欣赏,音乐的感染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语言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背景资料展示。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2.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
3.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同时帮助解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如: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等。
4.示范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4)点明作“记”的时间。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滕子京遭贬,不忘重修岳阳楼,表现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岳阳楼,原因何在?
明确:前人之述备矣。
3、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明确:“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时的两幅景物画面。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首段记叙了岳阳楼的盛况和写记的缘由,接下来转而写景,并写了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最后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而逐步深入地阐发自己的思想。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
点拨:如“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等。
2、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
3、竞赛朗读,尤其注意节奏和语调,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互评,看谁能读出文章的感染力。
4、配乐齐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问题讨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明确:开放话题,学生自由发言即可
六、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七、布置作业
1.学完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2.拓展阅读范仲淹的其他作品,了解范仲淹。
3.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