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12-05 14:4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气温的时间变化
学生初次接触气温曲线图。因此,在教学中尽量从基础做起,详细而具体地处理好读图的每个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多次读图,用图,达成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出示“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描述气温曲线图的特点。
(1)图的类型。(2)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3)坐标系中的点是怎么来得?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能明确直观表现气温变化的图型是气温曲线图,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对应于不同时间的气温值;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把对应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气温的变化曲线图。
然后,让学生细读“气温日变化”图,完成练习。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图,读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并计算差值。
学生难免会出现读错甚至不会读的现象,所以先让学生自己读图,然后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学习,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读图过程。
至此,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读气温曲线图的基本方法了。
3.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首先,小组讨论交流,如果绘制气温曲线图,步骤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讨论完毕后,请每组代表发言,大家交流补充后,在学案上绘图。给出A、B两组数据,请学生先根据A组数据,完成绘图。绘图完毕后,画的好的展示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请绘图标准的同学谈绘制方法。待总结完毕后,教师再用课件演示绘图的过程。最后学生再根据B组数据绘图。两幅图绘制完毕后,学生自然会找出两幅图的差别,请同学思考并说明原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波谷为南半球,波峰为北半球)。
(三)巩固
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看PPT上的随堂检测,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计算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四)小结
课堂的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找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结合板书理顺知识体系。
(五)作业
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座城市,收集其气温的数据,整理后手绘一幅这座城市的气温曲线图。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