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12-14 17:37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③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古义:指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
(2)词类活用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②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名词作动词,做君主,统治。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任、重权;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⑤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
⑥知止以安人。
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
⑦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
(3)通假字
①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②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4)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均是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均是代词,指代天下。
以: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②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 连词,表递进。
(5)文言句式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
③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谦冲而自牧——宾语前置句。
5.将全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其中3个为翻译组,3个为纠错组。翻译组的任务是详细翻译指定句子,与之配对的纠错组的任务是订正翻译组的错误,并指出相关的文言语法现象,提醒其他同学此句中必须重点关注的实词、虚词等。
6.提问:本文是一篇鞭辟入里的论说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梳理。
明确:这篇谏文主旨明确,论证思路缜密,环环相扣。文章论说的中心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文章先从“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说起;接着从它的反面“纵情傲物”会导致丧失民心、危及社稷来间接阐述论点;道理既明,然后据此提出“十思”,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进一步具体化,用以说明“积其德义”的落实方法和实践办法;同时指明长期保住人心归向,便会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第一,研读第一段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
要求:学生自读第一段,找出原句,思考作答。
明确:中心论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作者以求木长必固根本、欲流远必浚泉源正面设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2.提问:为了达到“思国之安”的目的,作者不仅从正面设喻,从反面又是怎样发挥的?
明确:“源不深”“根不固”便不可能“流远”“木长”,从而进一步证明“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就更不可能。
3.过渡:观点只是魏征一家之言,不足以让人完全信服,那么怎样才能让其观点有据可依呢?(引据史实)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答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