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su.hteacher.net 2024-07-12 13:44 江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来应聘小学语文老师的1号考生。晴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太阳》。
一、说教材
教学的第一步是深入理解并运用教材,抓住文本的要点和精髓,首先说说我对课所教内容的理解。
《太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文是一篇常识性文章,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和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由于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因此文章通俗易懂,有较强的说服力。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为: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9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2.通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了解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依据对于教材内容与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设定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本课的难点是学会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二、说学情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设计前进行学情分析很有必要。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通过第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揣摩文章顺序、了解课文内容、概括部分主要意思的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提取、整合语言文字信息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这些都将是我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针对本节课,我会以朗读指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当然,我也会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同时,配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我还会让学生采用同桌交流讨论的形式,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进入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初始,教师发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课件——后羿射日。)“日”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由此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如“殖、菌”等,教师巡视指导。等学生读完之后,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殖”是翘舌音。“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
然后,请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太阳都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3):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第二部分(4-8):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教师继续追问:作者是如何把这两部分连在一起的呢?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之后回答出: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继续提问学生:还有哪句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呢?你又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后回答出: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默读第一段,并提问学生:第一段中体现太阳“远”的语句有哪些?学生很快会找到句子: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继续提问: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会回答出:列数字。教师继续追问:如果老师把这些数字去掉:大家觉得哪种效果更好?要求学生对比阅读,同桌交流后回答出:文中的句子更好,数字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具体地感受到“远”。教师顺势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太阳“远”的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第二段中作者写太阳之大,还写到了哪个星球?学生回答出:地球。教师继续追问: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你们觉得地球大吗?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接着教师提问:在我们看来,地球已经很大了,然后作者说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自然会回答出:作比较。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播放太阳和地球对比介绍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太阳之“大”。教师顺势小结: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太阳“大”的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要求学生读第3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并回答出:六千摄氏度。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把“六千摄氏度”这个数字删除,直接说“太阳的温度很高”,和原文相比,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要求学生对比阅读,同桌之间交流后回答出:原文中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更加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太阳“热”的特点。最后教师总结: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我们在说明事物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同时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探讨交流活动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以“太阳”的身份进行自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归纳补充:这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样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课下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样的开放性作业形式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江苏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