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4-07-12 13:49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师:啥味道没有了?
师:漂亮!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师:哦,B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
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老师有一疑问,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这段奇遇,张岱是不是处理得太草率了。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师:是因为他“眼中无人”?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师:为何不会?
师:对,因为舟子不懂他。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被现实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能在大自然中伸一伸快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
五、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
痴景: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天人合一之美景
痴情
痴人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