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4-10-12 17:04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11.学生小宁做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以后小宁每天都会做课前预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小何因为某次在课堂上,与同桌讲悄悄话,被老师当场批评,从此以后,小何便减少了在课堂上与别人说话的次数。上述两个例子都支持了桑代克的学习遵循( )的观点。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运动律
112.儿童的认知结构由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开始具有守恒性、脱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这一阶段是( )阶段。
A.前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动 D.形式运算
113.下列符合建构主义论的是( )。
A.学习就是接受知识
B.学习是过程
C.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重组和改造
D.重视先于学习任务本身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的呈现
【答案解析】
1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在试误论中提出三条学习规律:(1)效果律是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否满意,若对结果满意,相应行为就会增加,若对结果不满意,相应行为就会减少。(2)练习律是通过反复练习,使得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加强。(3)准备律是指事先要有准备状态。题干中小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行为加强,小何对结果不满意,行为减少,体现的是效果律。故本题选A。
1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表现:获得守恒、去自我中心和可逆性,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是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故本题选B。
1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故排除A选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易错题之单选题37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易错题之单选题8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