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实验小学建于1992年。总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8名,37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是一所“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小学。总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166名,37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 学校建有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内设足球场2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4个,操场周围建不同标准的乒乓球台40张,建有400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厅;设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实验、劳动、电子琴、计算机等18个专用教室,开通了校园网,购置了多媒体演示平台,实现了“班班通”工程;建有400平方米学生礼堂,3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450平方米的学生休息室。齐全的设施,幽雅的环境,均达到市级一流标准。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个性,童年愉悦,夯实基础。 办学目标: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努力把学校办成高标准、高质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现代化窗口学校,使实验小学真正成为科学思想的摇篮,文化艺术的乐园,教育科研的基地,人才成长的沃土。 培养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具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良好的品格和人格;具有较强的审美、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和精神。 领导班子:我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学历层次高、理论功底深厚、管理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凝聚进取、善于创新、富有朝气”的领导集体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第一小学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地区,是一座环境优雅、鸟语花香、历史悠久的花园式学校。 复兴门外一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历程之后的今天,它始终屹立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北京市科研先进校;北京市民族传统校、对台示范校,北京市星星火炬奖,北京市排球传统校;西城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学校;西城区委区政府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西城区健康促进金牌学校。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创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创设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了朴实、踏实、创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坚持师生共同践行 “文明 勤奋 团结 活泼”的八字校训,使全体师生做到: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做诚信微笑的复兴人。 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通过教育服务转变教师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竞争能力。为学生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为教师服务,使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服务,营造社区文化的氛围,使教师、学生、学校实现和谐发展。 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养成教育为出发点;以民族教育和涉台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体育、科技教育为特色发展项目,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亲身体验、特色展示,力争形成品牌,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北京市东高地第一中学始建于1959年7月,1972年成为完全中学,1984年改制后成为一所高级中学至今。学校毗邻航天科技集团和亦庄经济开发区,占地17277平方米,建筑面积7672平方米,常年拥有20多个教学班。环境幽美、设施完备,师资丰厚、校风健康,传统优良、信誉良好。 拥有4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校,办学条件逐年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和高要求。现有200米塑胶跑道、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学生计算机房、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和语音教室; 校内还设有较为完备的网络系统,每个终端均可直接上网;宽敞明亮的教室、资料室、阅览室和图书馆、高标准的卫生设施以及健身园地等,满足了师生在校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需. 继承了40多年积淀的丰厚的办学底蕴,领导班子年轻敬业、团结上进、务实活跃。人力资源的管理规范严谨、激发进取、引领发展。学校拥有爱岗尽职、业务扎实、素质良好、作风顽强的教师团队: 高级教师22人,区级骨干3人、校级学科带头人5人、青年骨干教师10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6人,获市区级“紫禁杯”班主任5人,完成国外进修培训3人… 他们担负着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带领大家并全力推动着育人事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开展研究并积极尝试:尊重差异、塑造人格,激发潜能、落实措施, 合理定位、整体推进。注重和谐氛围的创设和习惯品德的养成,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和阶段绩效的提升;注重课程实践的管理和全面育人的创新。 “保证合格、力争优秀、整体提高”, 始终致力于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的高考录取率始终保持在85% 以上,本科上线率逐年递增; 学生群体中更是涌现出了获得首届“丰台区优秀中学生”表彰奖励的红艳(升入大学)以及同时获得“丰台区中学生金质奖章”和“北京市十佳中学生”两项荣誉称号的张文承(在校学习)等为学校、为丰台区赢得了荣誉的优秀学生。 与此同时,学校也于近年先后获得“北京市敬老文明模范校”、“丰台区文明单位”、“丰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丰台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丰台区教育教学管理达标校”、“丰台区青年教师先进集体奖”、“区‘师慧杯’竞赛高中组集体三等奖”、“丰台区交通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一切有力地印证着师生与家长共同的付出与收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学校这片沃土上,获得提高、全面发展,最终以成功者的姿态真正地成长、成熟、成材,立足社会。 东高地第一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将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敬业尽职精神,力保在工作上创出高效果。在育人实践中更将努力做到: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教育实践的发展规律,力促师生的共同成长,坚持不懈地在改革中寻求发展,创教育活力与生机。
北京市通州区第一实验中学(原名马驹桥中学)坐落于京南重镇马驹桥,北临古老的凉水河,东接京津塘高速公路,南靠交通便利的南六环,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交通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她的前身原马驹桥中学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51年的建校史。 学校建筑面积28623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0人,教学班24个,学生1100余名,拥有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设备齐全的现代化设施。学校以“一切为了祖国富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 在全校干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于1997年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建设示范校”;1998年被市教委评为“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达标校”;2000年获得“通州区教科研先进单位”。2002--2006年该校连续获得“通州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等殊荣。
张坊中学主要特色:“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五育发展” 十年来,该校不断加强环境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做到了知识化、系列化、动态化,班班教室前有草坪、花坛,林 荫小道遍布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对镇域环境起到辐射作用。该校不断挖掘环境育人功能,通过学生实践深入内心,自觉感化促进了五育的发展,推动学校校风建设。 学校简介 一、 简明校史 1、建校时间:1970年2月 2、学校规模、服务范围 (1)现有教学班21个,教职工96人,学生770名。 (2)服务范围:张坊镇15个自然村. 3、发展历程、重大事件 1972.2-1982.7年学校设有高中班; 1984年8月南白岱中学,张坊中学合并为张坊中学; 1991年8月张坊中学分为张坊一中,张坊二中; 1991年 学校通过摘帽验收; 1998年学校在校园北部拆除旧有平房开始修建2992平方米四层教学楼,于1999年9月投入使用并实现了平房、楼房集中供暖; 1999年9月张坊一中,张坊二中合并为张坊中学,实现规模办学; 2000年11月成为北京市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 2001年6月为提高校园环境档次,将校园西北角垃圾场改建为静心园; 2001年11月被评为市级中小学校园环境示范学校; 2002年10月建364平方米食堂,可容纳300名师生同时就餐; 2003年10月将校园西南角改建为怡心园,园内有亭、廊、池、桥等; 2004年6月将操场拆墙透绿建铁艺150米,在操场北侧建70平方米主席台一座,观礼台52米;办学文化 三、学校办学思想、主要特色和简明成绩 1、办学思想 坚持依法执教,认真贯彻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教委“1123”工作思路,按照区教委“四个二”的工作要求,发扬该校“艰苦奋斗、自信自强、不甘示弱”的进取精神,努力在全区同类校中争创“一流质量、一流校风、一流环境”。 坚持一个理念:以人为本、全面育人。 坚持一个中心: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德育,一手抓教学,德育教学并举。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深化教科研工作,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标准,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办学成果 3、简明成绩 1997年6月获得北京市爱卫会无烟学校; 2000年11月获得市级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 2001年11月获得市级中小学校园环境示范学校; 2005年2月获得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05年9月获得市级文明礼仪示范校; 2003年5月获得区级人民满意标兵学校; 2004年5月房山区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 2005年9月房山区平安学校; 1999-2005年,6次获房山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