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是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全校有20个班,1300多名学生,87名教职工。现在的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位于合肥市六安路65号,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650平方米,各种教学用房一应俱全,设备一流。现有43个教学班,3000名在校生,在岗教师148人,其中,高级教师20多人,省、市、区级“教坛新星”和骨干教师40多名。该校以“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师德立校,以教科研兴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治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永不停息。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开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钥匙,省市区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建成高配置微机室2个,多媒体室3个;10mb宽带光纤进校,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全数学校园网,远程教学正在规划中;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学、教研、办公、会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合肥四十五中坚持用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推进新程改革实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处于合肥市领先水平,先后被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甲级管理学校”,安徽省“电教一类达标学校”和“安徽省教育装备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向安徽省特色示范初中迈进。1982年郎明苍校长调任西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兼党总支书记,吕道奎任校长,后来,吕道奎任党支部书记,王汝灼任校长。1994年后,吕道奎任校长,王汝灼任党支部书记。这一时期成为学校发展最盛时期,由于学校有一个坚强的、团结的、战斗的领导班子,管理水平高,教学指导有方,教师无私奉献,乐业敬业。学校连续多年在全市中考中取得佳绩。考取省重点合肥一中的人数几乎年年第一。司大锐、乔大济、王靖、周密考取中国科大少年班;王健、刘志成被新加坡利华高中录取出国深造;该校“校园之星”张子宇在初三时就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训练营集训; 02届潘心宇,05届刘嘉男,06届赵茜熹,08届曹天阳成为当年合肥市中考状元,同时,在文艺演出、棋类、乒乓球赛、读书竞赛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形成四十五中人独特的精神: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得最好。展望新世纪,四十五中人决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四十五中奉献精神和创新理念结合在一起,采用“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模式,锐意进取,争创安徽省特色学校,为四十五中的发展史揭开新的一页。校风:以人为本陪心育德情知结合和谐发展教风敬业爱生乐业奉献务实求真传承创新学风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校训志存高远,自律自强
凤台二中创办于1975年,是淮南市较大规模的市示范高中。学校位于凤台县城中心,占地60000m2,有现代化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楼,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204名教职工中有高级职称教师88人,中级职称教师78人,省、市教坛新星16名,省、市骨干教师26名,目前有42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 多年来,学校在市、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怀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战斗,廉洁勤政,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狠抓素质教育,实行量化管理,奖优罚劣,教职员工敬业奉献,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连续多年高考录取率在全市同层次学校中稳居前列,有被北大、华东师大、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重点院校录取生。2009年高考,应届生本科达线171人,再居市级示范高中第一。近几年学校获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等县级荣誉18项,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单位,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市体育道德风尚奖,市贯彻《体育条例》优秀学校,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示范高中,省贯彻《体育条例》优秀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14项。 凤台二中校园平安、文明、和谐,进大门可逢花草笑迎,是教书育人的摇篮,按照“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奋斗目标,正向着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进!
霍邱一中创建于1937年,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新中国文物文博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著名考古学家王冶秋先生及原鲁迅博物馆馆长、著名学者、北大教授李何林先生均是学校创始人之一。1942年始招高中,是当时全县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1969年同城关初中、农业技术学校三校合并,成立了规模空前的霍邱县五·七中学,1973年更名为霍邱县第一中学,1978年确定为六安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正式停招初中。2000年霍邱一中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霍邱一中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占地1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学校拥有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标准的足球场、蓝球场。羽毛球和排球场。学校现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5000余人。在职工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含特级教师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县级以上教坛新星9人;高级教师48人。中级教师46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市劳模3人。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师学历达标率98%以上。 霍邱一中是地级花园式单位,地级卫生先进单位,地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体育卫生及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绿色学校。学校拥有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有设施先进的学生公寓,条件现代化的食堂餐厅,建立了微机、语音等十大专用室,图书馆藏书10万册,建立了教学综合楼9千余平方米,装备有现代化的实验、微机辜先进教学设备,大楼顶部建有天文馆一座,增添了学校现代化品味。 近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果辉煌,高考达线人数不断攀升,2000年高考应届本科达线比1999年翻了一翻,达156人。2001年高考应届本科259人,其中重点大学占40%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二十余项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先后输送过地区高考状元、科大少年班、空军飞行学员和北大、清华学子数十名。学科竞赛获国家及省地奖励达两百多人次,公开发表获奖论文400余篇,领办八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02年被六安市列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优质高中。 学校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努力跻身全国千所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使霍邱一中真正成为一所“现代化、实验型、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华名校。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高中。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成立于1928年,前身是蚌埠私立江淮中学,1950年,改为蚌埠市立江淮中学(公立),1951年更名为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名。有教职工15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名。教职工15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高级教师81人,特级教师14人,受国家级表彰的8人。自2000年以来,我校蝉联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省文明单位”。 名校来自名师,学校坚持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了一支“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的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现有14位教师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16人获国家级、部级、省级先进工作者;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专家津贴;我校先后有三位青年教师获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 7人获省教坛新星称号;国家级、省级优秀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达20余人,这在全省、全国也居上游。我校现拥有国家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20个,市级课题26个,07年我校语文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被中央教科所批准为“十一五”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英语课题《中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突破研究》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批准为2007-2008年度国家级英语课题;形成了国家、省级、市级三级课题网络,结题率达80%。有11个课题被国家、省评为“优秀科研成果奖”及一、二、三等奖,创全省之最。 以加强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各类活动达1000余次。“中学生业余党校” 已举办16期,培训学员一千多人,发展党员4人。家长学校年年举办,参加学习的家长已达万人。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俱乐部”等形式,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利用校园电脑网、阅报栏、广播站等形式进行时事政治、艺术教育。
安徽省寿县寿春中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新城区明珠大道北侧,占地4.12万平方米。这是寿县人民政府为适应新城区开发而新建的一所初级中学,1999年创建,2000年招生,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名,教职工146人。建校以来,学校以优越的办学条件、创新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内部管理、不菲的教学业绩,和谐的育人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跻身于全市基础教育先进学校行列。硬件设施学校硬件设施新。学校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健身馆、科学馆、天像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64位电脑机房、亭阁长廊及园林式绿化等一流配套设施,功能齐备,成为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人员队伍学校人员队伍新。学校拥有一支面向全县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现有教育硕士3人,高级教师32人,特级教师1人,教师平均年龄38.6岁;学识广博、治教严谨、敬业爱生、教学有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新。学校把“遵循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示范”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的试点学校,优秀人才的输送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作为办学的总目标。实施十项质量策略:一是把教学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二是把教研活动作为引进教学新思想的源头活水;三是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四是把检查评价作为目标管理的常抓手段;五是把分层次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六是把学法指导作为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七是把毕业班工作作为塑造学校形象的品牌工程;八是把系列活动作为丰富教学内容的基本形式;九是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少年科学分院作为特色办学的实践基地;十是把贯彻《体育卫生条例》作为学生卫生保健的有力保障。努力探索开发型、开放型、自主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成才空间。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机制新。学校致力于构建现代学校办学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管理系统。“自主择班,学额调控;动态平衡,顾全大局”的新生分班策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优化组合,末位淘汰”的人事体制,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教学硕果学校教育教学硕果累累。2003年,学校首届中考大捷,省示范高中录取率位居全县之首,黄玉宇同学喜摘中考状元桂冠,获寿县人民政府通报表彰。2004年,省示范高中达线闯过百人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陶良益同学获全县中考综合总分第一名。2005年,省示范高中达线录取163人。2006年,有4名同学位列全县中考前十名,黄洋同学获全县中考综合总分第一名。王小雨同学荣获安徽省第一届“十佳学生”,首届毕业生黄玉宇同学再获全县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2007年,省示范高中达线197人,朱玲同学勇夺全县中考状元桂冠。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六安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文明窗口”、“六安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六安市家教名校”、“全市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六安市禁毒教育先进集体”、“六安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六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寿县第三届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光荣称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学分院、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校名由前地质部长孙大光题写。
淮南矿业集团第一中学,简称矿一中。位于田家庵区洞山东路南侧。学校创建于1947年春,1998年改为现名。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安徽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2003年被命名为淮南市示范中学。2003年,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33人)。初中在校生24个班级,1263人。
淮北市第二中学地处风景秀美的相山脚下,创建于1973年,是一所淮北市教育局直属的初级中学。目前在校学生三千多人,设57个教学班;教职工221人,其中邱广东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李丽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省教坛新星6人,市教坛新星8人,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骨干教师8名,中学高级教师78人。 2005-2010年,连续六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每年中考优秀率、及格率等各项指标,都以明显的优势处于全市领先的位置,现已成为淮北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由于成绩突出,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团组织” “安徽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淮北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