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简称淮南二中,位于舜耕西路。学校创办于1946年,1956年10月改为现名,1959年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淮南二中为安徽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单位、安徽省示范高中,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省档案管理一级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市文明单位标兵。2003年,有教职工189人,专任教师157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59人)。有高中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3000多人。
肥市第六十一中学是直属合肥市包河区教育局领导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分为本部分部两个办学点。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逸夫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538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4300平方米。学校分部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教学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4200平方米。学校现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功能厅,两个计算机房,三个实验室,一个图阅览室。 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中学11个班),在校学生1896人,在编在岗教职工85人,其中中高级教师49人。 近年来,我校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先后被誉名为:“安徽省电教达标学校”,“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等多项教育教学成就奖。 学校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全校教职工“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把六十一中建成南七地区“窗口学校”和“示范学校”。
长丰一中创建于1958年,50多年岁月铅华的洗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着她成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校,合肥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平安校园、市家教名校等称号。连续多年受到合肥市教育局高中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表彰,在五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为长丰县乃至合肥地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犹如长丰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成就千万学子的梦想,正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2010年4月初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为打造长丰教育优质品牌,实现教育资源的强强联合,对原一中、二中进行了撤并,成立新的长丰县第一中学,一中的发展翻开历史新的一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校成立后无论是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关注度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提升。学校坚持“办学进一步规范、管理进一步精细、课堂进一步有效、教师进一步优秀”的目标,真正做到“教育优质、教师优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目前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原长丰二中)占地101亩,西校区(原长丰一中)占地137亩;现有91个教学班,其中东校区43个教学班,西校区48个教学班,近6000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工总数360人,离退休人员100人。其中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中高级教师225人。学校自2006年至今连续四年开办了台胞林汉克先生全额资助的“宏志班”,成为全国中东部地区唯一一所由林汉克先生全额资助四个“宏志班”的省级示范高中,今年还将招收第五个“宏志班”,这也是林汉克先生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肯定。 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东西两个校区建有现代化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科技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及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图书馆、生态馆,一应俱全。花圃草坪飞花吐绿,池山凉亭相映成趣,半亩方塘天开如鉴,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实为长丰县城一景。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地处素有“淮上明珠”美誉的古城怀远,背依荆山,面临涡河。学校始建于1903年,初为美国传教士柯德义开办的教会学校,时名含美学堂,1912年改称含美中学,1929年与启慧女中合并为“私立淮西中学”,1949年怀远县城解放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怀远联合中学”、“新建中学”、“怀远县立中学”、“安徽省怀远中学”。1958年底,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皆夫人前来怀远视察,对一中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1960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一,随后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文革”中遭到重创,学校一度迁到农村,分散办学,教师随点下放。1978年定名为“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属于市级重点中学。 怀远一中现有三个年级62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26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半数以上,遂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2000年8月,怀远一中成功接收了原安徽水利电力学校校舍,初、高中分离后,学校一街之隔,分南北两校区,总占地面积14公顷,现拥有3栋教学楼,6栋办公室,1栋校史馆,2栋电教实验室,设置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天文台等,电化教育设备达省级1级标准。图书馆一座,藏书19万册。面积12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学生宿舍楼六栋。体育场地设备齐全。 怀远一中是一所花园样式的学校,文化气息浓厚。校内建筑中西合璧,古今一炉,古典建筑有小西楼、中搂、花厅、迎曦楼、知桂轩、听松阁、悦杏斋等近将十座古代建筑、淮西楼等也都浸润着怀远一中特有的文化气息。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有百年珍贵花木,有宽阔的绿地,假山与雕塑相映成趣,茂林修竹,是晨练、读书、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长期以来,怀远一中确立了“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人才基地”的办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创新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国家、省、市级学科比赛中怀远一中屡创佳绩,高考成绩也逐年攀升。自1997年以来连续7年稳居一市三县榜首,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各名牌大学录取。 学校先后获得“师德教育选进单位”,“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省示范团校”、“安徽省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为将全县人民心中的最高学府建设得更好,学校加大内部管理的力度,于1999年率先实施“四制”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名牌战,努力为社会及高校输送更多品学兼优、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创建于1917年,1953年被首批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迄今已有80多年的建校历史。阜阳一中占地84379.36平万米,建筑面积51416平方米。学校设有科学馆、计算机中心,拥有150余台电脑并建成了多媒体电教室,又新建了语音、美术、音乐教室,图书馆藏书达到10万余册,拥有400米塑胶标准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先进。 阜阳一中现有44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专职教师177人,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55人,其中高中专职教师99人,特级教师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近年来有8位教师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0位教师受到省教委表彰。 阜阳一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并摸索一条有一中特色的教改之路。多次荣获“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教委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省教委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各学科竞赛中有38人获奖,省级竞赛中有7人获奖,并有一批优秀学生被保送进人高等名校深造。近3年来,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升入了高等学府。阜阳一中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经常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书画创作等活动,并成立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阜阳一中全体师生正努力将学校办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国家名校的人才基地,优秀人才的连接链,成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全国名校。
自古合肥,钟灵毓秀。百余年发展历程,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数十载社会改革,给予了教育发展的良机。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合肥教育界银河灿烂,群星闪耀。当中,有一颗新星的悄然升起,更为这一片璀璨的银河增添一抹独特的光辉。它就是——肥西县实验高级中学。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是肥西县委、县政府为了整合肥西高中教育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办学,引进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按省级示范中学标准创办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完全中学。学校坐落于肥西县城翡翠大道旁,安徽大学东大门斜对面,云谷路和宝成路交叉口,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根据肥西县委、县政府有关政策,从2010年开始,由县教育局整合全县公办学校高中复读班,在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创办肥西县高考补习中心。补习中心由肥西中学、肥西三中、农兴中学、山南中学四所省市示范高中参与联办,并从并四所学校选聘有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补习中心任教。补习中心成立后,全县公办学校将不再举办或与其它学校联办高中复读班。为办好补习中心,县委、县政府同意提供一定数量的教师编制供补习中心使用。同时,县委、县政府已将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列入省级示范高中同批次招生。 在教师队伍的组建上,肥西县委、县政府同意肥西实验高级中学从肥西县公办学校择优选聘部分优秀教师到校任教且保留其编制。与此同时,学校面向全国高薪聘请优秀教师,从全国各地参加报名的3000余名教师中精心挑选500多名有教学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选拔考试,经过层层筛选,从中择优录聘了100多名优秀教师,组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 为把肥西实验高级中学打造成肥西乃至合肥市的教育品牌,新民投资有限公司从省级名牌示范高中聘请资深校长、教育专家张傲冬校长到实验高中担任校长一职,同时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选派肥西二中张建民副校长,小庙中学周丰群副校长和肥西三中毛启干主任担任学校领导,参与学校的组建和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师管理上,坚持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确保学校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自创办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肥西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学校虽然是刚刚起步,规模已达79个班级,4800多名学生,二百多位教职员工。现代化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精致化的教学管理、人性化的后勤服务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肥西实验高级中学,这颗迅速崛起的教育明珠,正昂首向前,成为合肥教育的一道绮丽风景。 九万里风鹏正举,数千名志士同心。实验中学正乘着现代教育的巨轮,扬帆起航,开拓奋进,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我们坚信,实验高中定能为肥西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合肥的教育谱写新的篇章;为现代化的教育开创出新的纪元。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实中人定会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实有力的步伐,不断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壮美篇章!
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简介安徽省涡阳第四中学,东临县当局行政中间,西近朝阳南路,南靠紫光小道。是一所由香港爱国同胞谭兆师长西席无偿捐资四百万元群众币启动,处所当局筹资于1997年创办的整日制公办初级中学。1998年6月被评为阜阳市第一所树模高中,1999年12月经由过程评价验收,成为安徽省首唆使范高中。历任校长或卖力人:李俊标(1997年7月——2003年3月)燕保真(2003年3月——2005年10月)张勇(2005年10月——2009年12月)李俊标(2009年12月——2010年3月)赵太民(2010年3月——)办学范围与师资力量建校之初,共有教职工48人,8个讲授班,512论理门生。涡阳四中现有70个讲授班,5000多论理门生。教职工300多人,此中特级西席4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一人,初级西席80多人,硕士研讨生60人,省教坛新星、市学科带头人、骨干西席56人。硬件设施黉舍现有讲授楼两座,可包容74个班级,内设有大英寸液晶电视、多媒体等当代化讲授东西;科教楼一座,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尝试室、生态馆、微机室、多媒体电课堂等等;当代化门生公寓4座,可包容近5000多论理门生留宿。一座当代化门生餐厅,共有三层,面积8000多平米,集餐饮、沐浴、购物于一体,由黉舍本身运营,并在全省率先利用“一卡通”办理。造价三百多万元的新型塑胶田径活动场,在皖北地区首屈一指。办学理念与办理形式校风:从命办事、至善至美教风:求同求新、务虚求真经验:发奋图强、厚德树人学风:乐中思疑、止于至真“更新看法,举当代化教诲旗号;深化鼎新,走可持续生长门路”“决定计划超前、办理从严、疾速反应、重视实效”“先管后理,先规后范,办理并存,标准同在”“分层讲授、分类指导”“为门生卖力,为教诲贡献”名誉成绩天下精力文明扶植事情先进单位,安徽省第4、5、6、7、八届文明单位,省绿色黉舍,省园林式单位,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当代教诲技术尝试黉舍,省说话文学标准化树模黉舍,省青年思惟政治事情先进单位,亳州市“十佳文明黉舍”,市师德扶植先进单位……十多年来,120多论理门生在奥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省级嘉奖。高考成绩逐年爬升,一批批优良学子从这里走向天下各大高校。仅2007年以来就稀有十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在教诲科研方面,四中掌管和插手了国度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26项。教职工均匀每一年在国度级、省级刊物上颁发学术论文30余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150余篇。现在,涡阳四中在新一届校带领班子的带领下,正尽力向省级优良树模高中挺进!涡阳四中是亳州市、涡阳县当局重点扶植的一所“安徽省树模高中”,位于涡阳紫光小道,占地6万平方米,修建面积3.5万平方米,可包容60个讲授班,3300论理门生,实施全投止办理。黉舍1997年建成并招生,1998年被评为市级树模高中;1999年12月经由过程省教诲厅专家团的验收,晋升为省级树模高中,2000年被团省委评为“安徽省青年思惟政治事情先进单位”,2002年4月被安徽省委、省当局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呼,被国度教诲督学温孝杰誉为“人才摇篮”。 涡阳四中现有兼任西席166人,全数为本科以上学历,此中硕士研讨生8人,初级西席46人,省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教坛新星14人。有国度级重点课题2个,省级重点课题8个,市级重点课题16个。黉舍重视西席的学习交换,与国表里名校结对子,互派西席和办理职员。每一年寒假派50名骨干西席到华东师大学习研讨生课程。 黉舍建立了以“分层次讲授”,“分类指导”为核心的“双分”讲授体系,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不时育人、到处育人”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以培养门生学习才气才气纵横和摸索精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讲授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糊口”,培养门生“适应环境和改革环境的才气才气纵横”。 黉舍参照高校做法,率先在中学推行后勤社会化鼎新,黉舍颠末论证,将门生公寓办理,黉舍食堂运营、西席宿舍扶植全面推向社会,吸引社会资金,更好地为讲授办事,为门生办事。 在各级党委、当局和教诲主管部分的体贴和指导下,涡阳四中近几年以超凡规的速率稳步进步,创作发明了一个又一个古迹。2001年春季高考成绩在全省同类生源黉舍中居首位。反应信息显现,在高校就读的四中首届(2000届)、第二届(2001届)毕业生综合本质相称凸起,绝大多数同窗任门生干部或者是各方面的佼佼者。 目前,涡阳四中全部教职工凝心聚力,正向着国度级树模高中的目标迈进。校址: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南新区紫光大门路北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合肥市琥珀中学,创建于1997年8月,占地125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90平方米,位于全国金奖小区琥珀山庄北村,环境优美。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各一幢,拥有标准化教室24个,以及阶梯教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网络教室、300米环形跑道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该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特长突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一代中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以教科研为抓手,全面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率先在合肥市初中实行每班40多人的“小班化”教学,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2人、高级教师5人、94%的教师达本科学历,五学科教师多次承担全市示范课教学任务,2004年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交流会上该校作专题发言。 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百所法律示范学校”、“省优秀中学生团校”、“安徽省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实践基地”、“市先进单位”、“市花园单位”、“市绿色学校”等十几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喜人,03年该校毕业生147人,一中、六中32人,其中孙玉冰、何梦远分获中考全市第二第三名;04年毕业生150人,考取一中、六中31人;05年 217名学生参加中考,达一中分数线20人,占9.2%,宋安安同学获中考状元;达六中线36人,占16 .6%;达省级示范线94人,占43.3%;再创辉煌。省、市电视台、《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媒体曾对该校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成果等作过多次报道。
南陵一中,创办于1939年3月,现系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 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努力把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巍巍大别山,千峰竞秀,万壑流 云。在这片被无数先烈热血浸染的红色土地上,有一所被誉为“山区教育奇葩”的省级示范高中,她就是安徽省岳西中学。我校始创于1949年,2000年被评 为市级示范中学,200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2005年11月跻身于安庆市“绿色学校”行列。学校占地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 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3人,学生近3000人 从教化雨露,办学兴家邦。岳西中学始创于1949年,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 的礼炮声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岳中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今天的岳中已成为一所布局合 理,师资雄厚,设施完备的花园式学校,校园建设突飞猛进,校容校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五十多年创业史,五十多年育才路。一批批热血青年从这 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一届届莘莘学子从这里走进高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们有的成为政坛新星,有的成为外交新锐,有的成为商界奇才,有的 成为学术权威……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传承着岳中“立德、敬业、益智、强身”的校训,弘扬着岳中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各领风骚。岳 西中学优秀的办学质量、高品位的育人环境获得了省市县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学校先后数十次荣获“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 荣誉称号。一幅幅鲜艳的奖旗,一面面闪光的奖牌,记录着岳中的昨天,感受着岳中的今天,期待着岳中的明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造就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进步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多年来,岳中始终把“推进‘名师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的主要目标。目前,学校在职职工158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在读研究生24人。学校创设优良环境通过专业培训、继 续教育、外出学习、新老结对等多种渠道和措施给教师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广大教师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教师集体,铸就了一支敬业爱 生、勇于改革创新、勇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队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