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1960年建校,1978年被市、区政府定为朝阳区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02年以来,从一个占地18亩的典雅学府,发展为一校三址,总占地面积91亩的规模。校址分布在和平家园小区和北苑家园小区内,自北三环以里至北五环以外,地处2008年奥运社区。 现有教职工252人,一线教师194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94人,学生2250多人。 多年来,学校以良好的校风,高水平的师资, 优美的校园环境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校的管理模式是:两个统一,六个一致。既: 集体统一领导,各址专人负责;整体统一要求,发挥各自特色。总体目标一致、管理制度一致、评价指标一致、管理过程一致、校园文化一致、教职工待遇一致。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模式适合我校的情况。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市130多所学校,基础各不相同,他们期望值较高,但当遇他们到困难时又容易丧失信心,心理比较脆弱。针对学生实际,学校提出的办学思想是: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不求人人满意,但求人人理解。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每一个人的劳动都受到尊重,每一个成功经验能够得到共享,给每一个人相同的机会,为教职工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每一个教职工在自信中工作,让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在和平街一中体现自身价值。和谐勤奋,甘于奉献,富有团队精神是教职工队伍的特色。为工作特色突出的教师召开个人工作研讨会,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亮点。我们在工作中体现着和平街一中的教风:敬业、挚爱、务实、创新。 我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在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发展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针对学生实际,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制定了《和平街一中德育工作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并有各种活动建议。我校的校风是:文明、守纪、友爱、勤学。 我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培训、示范、研究、实践四个层次的工作,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落实在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上,老师们在实践中总结的“五个要让”和“六个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被有意识地体现。 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均排在朝阳区前列,多年保持了重点率30%,本科率75%左右。学校在全国、市、区获得多项荣誉。
新源里四小始建于1952年,随着几代校长的文化管理、思想的引领,加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初步形成了学校“福源教育”的办学特色。“福源教育”:“福”特指我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更突出于“幸福”教育。就人而言,学生幸福,老师也要幸福;就教育而言,结果幸福,过程也要幸福。“源”特指这样的教育是生态的、本真的、源远流长、继承发展的。“圣人乐水”,它也要有智慧的、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特质。“福源教育”的具体化就是:构建“五福、六源”的环境、队伍、课程、活动、机制等多体系,从教育、教学、管理三方面落实“诚”、“美”、“礼”、“健”、“爱”、“智”六要素,努力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学校特色。在特色建设方面,通过京剧的普及,落实学校“福源教育”的办学理念,贯彻学校“品福思源 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使学生在唱念做打中了解祖国文化,在京腔京韵中提升人文素养。通过京剧的放声高唱、深吸慢吐,促进肺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京剧中的作品赏析、曲目学唱,学习人物中的好品质,明是非、知荣辱。通过自信的表演和竞赛,展示个体水平,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最终整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完善。把学习京剧变成美的追求、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活动,形成学校京剧的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特色育人单位、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北京市节约型学校、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朝阳区实施素质教育规范管理先进校、朝阳区小学示范校、朝阳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朝阳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朝阳区贯彻体育条例示范校、朝阳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朝阳区首批认定的艺术教育先进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小学始建于1951年春,校名为“通县九区金盏中心小学”。1968年与雷庄、小店两所小学合并。2001年又与马坊小学合并。建校以来学校注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升学率连年100%,并于1994年3月通过了市级农村中心校达标验收工作。1990年以后,学校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自然、音乐、美术等6个专用教室。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93年至98年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三季有花,四季长绿”,的花园式校园。曾分别于1994年荣获农村局颁发的“绿化先进单位”和1998年获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 学会自理 学会做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迎接未来挑战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升全面的素质、突出明显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以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教师专业化、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方向。“四校”及释义:校训:“文明、健美、勤奋、向上”八字训辞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高度概括,同时是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它体现着金盏小学的一种精神。文明: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学校力求通过环境、师表的作用,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的行为习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健美:健康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和锻炼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追求真正的美。勤奋:学习是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够很好地完成,勤奋是唯一途径,无其他途径可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向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校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文明、健美、勤奋、向上” 八字训辞为学生的整个人生奠基。校徽:校徽释义:校徽中间由:水滴、温榆河、太阳、人形构成,外圈是金盏花的形状,代表金盏小学学校。1.明朗的色块和“金盏花” 形,体现了德育教育的这一丰富的品牌资源。2.“人形”--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百年树木、十年树人”的精神。3.“水滴”、“温榆河”(绿色河道)、“金盏花”--我们生长在温榆河畔,每位同学既像小水滴,又似一朵金盏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知识的长河之中遨游,学生们在老师的哺育下,吸收养分茁壮成长。4.中国-是东方升起不落的太阳,整个图形呈向上态势,寓意着金盏小学学校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红色——健康、向上 绿色——生命、希望黄色——活泼、愉快 蓝色——安静、文教校旗:校旗释义:红色的底,象征着我们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进行的教育事业,培育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左上方配以校徽图案,显现出我们的教育特色,下配黄色庄重而大方的校名,象征光明美好的未来。校歌: 李万祥词 孙启金曲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生长在温榆河畔,党的雨露来哺育,金盏小学是摇篮,老师象慈祥的妈妈,同学如兄弟一般, 文明、健美、勤奋、向上,手挽手肩并肩,奔向明天, 文明、健美、勤奋、向上昂首阔步向前。学校文化景观介绍:“影壁”正面写着:“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令人深思。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厚德载物 出处:《易经》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大意: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这也正体现了我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而这也直接切入到我们的人文文化主题“水文化”,这是我们学校的教育特色。“影壁”背面:金黄黄的字跃入眼底:“学会学习 学会自理 学会做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迎接未来挑战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升全面的素质、突出明显的特长。
康乐园小学创建于1996年6月,学校占地10105.36平方米,建筑面积5128.79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服务于教学的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卫生室、少先队活动室、心理活动室、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转播系统等。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率达到100%。近几年,硬件环境建设投入300余万元,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7年7月,康乐园小学与十里堡一小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秉承“尊重理解、合作成功”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绿色文化和谐校园。近几年来,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学成绩处于朝阳区第一梯队,“水文化”特色校园初见端倪,地域知名度逐步提升。
我校是十八里店的中心小学,位于东四环内,于1950年建校,1993年搬入现校址。我校占地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5600平方米。我校有20个教学班,学生714人,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育人、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心小学。
陈分实验学校类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托于陈经纶中学分校于2013年11月创建,属于优质高端民办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将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实行小班式互动教学。 陈分实验学校委托给名校陈经纶中学分校管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机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都将在陈经纶中学分校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优化,致力于更加科学、高端、精细的管理,让学生从小就拥有名校的独特品质。 陈分实验学校将采用小班制教学,通过丰富的德育课程体系、科学的课程体系及“五个三”特色育人工程共同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不断在课程及活动中唤醒每一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情感力,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是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陈分实验学校开设高尔夫球、网球、轮滑、摄影、绘画、舞蹈、戏剧等课程与活动,使学生具有创造力、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高雅情趣、优雅风度、青春健康、富于创意的特质,让学生受益终身。
星河实验小学位于朝阳东部,毗邻东五环及朝阳路等交通枢纽要道,数十家知名企业及高中档小区环绕周围,随着朝阳区的迅速发展,朝阳区东部地区正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经济群落,始建于2007年的星河是区教委大力扶持的高起点的直属校,星河的教育是开放型的,用大教育观来看,孩子是社会的,以往的办学偏重于关起门来办学,而星河要把大门打开,让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这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办让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国家与时俱进的教育方针,更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星河作为教育的一个点,将持之以恒的为形成区级、市级、乃至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校而努力。 星河是一个点,星河的教育是开放型的,用大教育观来看,孩子是社会的,以往的办学偏重于关起门来办学,而星河要把大门打开,让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 星河实验小学办学理念以马芯兰教育教学思想为突破口,以开发自己研制的、独特的特色校本课程为途径,以数字化为着力点,构建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型国际知名品牌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2年,坐落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东南五环里,京津塘高速边,东临尊爵府酒店,西衔亦庄开发区。校园占地5298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学生281人,教师24人,区骨干教师2名,乡骨干教师4名。是一个教风严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师群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明理的现代中国人是我校的育人目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悠远。让校园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乐园,让每一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时刻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校的校训是:明理、笃学、诚信、创新。明理就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体的说就是要明白为人要“孝、忠、仁、善,礼、诚、信、义、恕,智、勇、慎、耻、勤,贵和、奉献、守法,理欲、节俭、自强、自省”。学校每月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在全校开展“五个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关注艺术的建设,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跳绳是我校的传统项目,连续几年在学区跳绳成绩第一名,朝阳区第一名,北京市两次第二名的好成绩。威风锣鼓是我校的一个特色,从成立以来,先后参加了横街子村的开街仪式,十八里店乡大洋路商业街开街四周年庆典闭幕式暨文艺汇演,朝阳区第六届少年军校军训成果汇报表演并获一等奖,在朝阳区“喜迎世青赛 奔向2008”长跑活动中进行了表演,还参加了蟹岛农耕节、全国青少年文化节启动仪式、世青赛倒计时100天国际健身风情节,朝阳区第50届艺术节,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阳光历奇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得到了锻炼。张家店小学被评为首都先进少年军校、朝阳区先进少年军校、朝阳区语言规范示范校、朝阳区平安校园、朝阳区校园文化优秀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