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的需求、家长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我校办学目标: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魄健壮,要为学生成为社会需求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要让教师 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要让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校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校坚持把学会做人”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教 学工作有机结合,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 能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能训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进取心强,遵守 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观念强,尊敬师长,团结 互助,组织纪律性强,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和实践活动。 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和谐、舒适、优雅、洁净、现代。我校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班班教室有多媒体,并建设了校园网,学校操场具备200米塑胶跑道,场内有多种体育健身器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健身设施。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处于朝阳区先进行列。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三礼”示范校,“市级课间操示范校”,“市级法制先进单位”,朝阳区“精神文明单位”,朝阳区 “法制宣传 教育先进集体”,“2003年、2004年“朝阳区精神文明单位”,督学检查2003年被评为朝阳区“发展显著校”,2004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综合评价成绩突出校”,2004年被评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2005年被评为“实施素质教育管理规范校”,初三中考成绩位居前列,多次受到区里表彰并做经验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享有良好声誉的“朝阳区区级示范校”,始建于1983年9月(原名为北京和平街四中),是由惠新里高中部、安苑北里初中部和朝来校区组成的一校三址的完全中学。
北医附中建校于 1960 年,占地 31.7 亩,地处海淀东部人文气氛浓厚的学院路地区,是海淀区的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良好的完全中学。 学校有高中、初中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各种教学实验室及十余个专用教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课堂演示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及摄录系统一应俱全。校园内环 境幽雅,管理有序。整齐的宣传橱窗,楼道内的学生作品文化墙,彰显出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1960年建校,1978年被市、区政府定为朝阳区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02年以来,从一个占地18亩的典雅学府,发展为一校三址,总占地面积91亩的规模。校址分布在和平家园小区和北苑家园小区内,自北三环以里至北五环以外,地处2008年奥运社区。 现有教职工252人,一线教师194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级教师94人,学生2250多人。 多年来,学校以良好的校风,高水平的师资, 优美的校园环境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校的管理模式是:两个统一,六个一致。既: 集体统一领导,各址专人负责;整体统一要求,发挥各自特色。总体目标一致、管理制度一致、评价指标一致、管理过程一致、校园文化一致、教职工待遇一致。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模式适合我校的情况。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市130多所学校,基础各不相同,他们期望值较高,但当遇他们到困难时又容易丧失信心,心理比较脆弱。针对学生实际,学校提出的办学思想是: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不求人人满意,但求人人理解。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每一个人的劳动都受到尊重,每一个成功经验能够得到共享,给每一个人相同的机会,为教职工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每一个教职工在自信中工作,让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在和平街一中体现自身价值。和谐勤奋,甘于奉献,富有团队精神是教职工队伍的特色。为工作特色突出的教师召开个人工作研讨会,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亮点。我们在工作中体现着和平街一中的教风:敬业、挚爱、务实、创新。 我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在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发展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针对学生实际,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制定了《和平街一中德育工作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并有各种活动建议。我校的校风是:文明、守纪、友爱、勤学。 我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培训、示范、研究、实践四个层次的工作,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落实在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上,老师们在实践中总结的“五个要让”和“六个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被有意识地体现。 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均排在朝阳区前列,多年保持了重点率30%,本科率75%左右。学校在全国、市、区获得多项荣誉。
北京市新源里中学是一所朝阳区重点发展的首批区级示范学校;是一所具备初、高中的优质完全中学。学校以“严谨、求实、勤奋、向上”八字校训为核心精神,走学习、发展、创新之路,努力实现“管理水平高、教育质量高、办学效益高”的三高目标,成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科学管理、师资水平、办学效益、优良校风、优美环境等方面,具有示范性的学校。尤其是新源里中学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德育创新、教学科研、特色工程诸方面,充分展示了一所普通中学是发展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历程。 目前学校集走读、寄宿为一体,有教学班50个、师生员工2300余人。学校设有“初中半封闭式管理实验班”、“特长班”和“高中文科、理科实验班”,这是新源里中学在班级设置上的特色,并已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 校园总占地面积50亩,有五座教学楼, 三个塑胶操场;共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房等17个专业教室,装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播放可控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阅览室收订报刊杂志200余种。即将竣工的综合实验楼将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先进的学习设备和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坚持“以变革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确定“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培养目标;实施“ 五项”工程德育工程,各师工程,课改工程、信息工程、服务工程;营造“两个”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明确了办学总旨,使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学校采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策略,引贤聚才,汇集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他们多年带迎考班,经验丰富,信息敏感,点拨到位,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一批批优秀的本科生,通过严格的筛选,源源不断地加入豪洋,带来丰富的信息,全新的理念;知名的老教师,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厚重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感染着年青的一代。老中青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学校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满足了社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的希求,消除了家长、学生的疑虑。我校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要求生长在初中阶段,掌握符合生理心理规律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和传统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进行意志体能磨练,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的培养。学校以建校老区等为德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为师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科竞赛成绩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丰硕。白家庄中学校风淳朴,教学严谨,管理规范,设施一流,师资精良,人才辈出,成果辉煌。学校将以更高、更远的眼光,审时度势;以变革的理念,不断创新;以坚实的步伐,发展壮大;以“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目标,作为永远的追求。
北京服装学院附属中学始建于1964年的完全中学。高中部毗邻国际展览中心,距三环不足50米,交通十分便利。 我校具有一支精通教育教学、善于科学管理的领导集体和一支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整体实力强、教学底蕴丰厚、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全区有着良好的声誉。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45人,区级兼职教研员5人,23位教师担任市、区级观摩课,2位教师参加中考命题工作。还有2名教师在全国教学交流会获得录像课、现场作课一等奖;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市、区获奖380余篇。教师们勇于实践,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学经验在全区中、高考总结会上进行交流。学校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初中、高中教学优秀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营养配餐先进单位”“市女排传统校”“少年科技定点单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曾多次进行报道。 我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多媒体教学设备先进;教学设施配套完善;给予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舒适环境、展示个人能力的广域空间、发展素质的良好平台、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和迈向高等学府的成功阶梯。一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办学规模,初、高中部均拥有2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标准的篮排球场地;改建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和计算机教室,8个专用教室和两个高水平的音乐教室,所有教室全部具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图书阅览实现计算机管理,校园宽带网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复旦等高等院校两千多人,海外留学获博士、硕士学位五十多人,体育人才更是硕果累累,走进国手队伍的有足球、排球、篮球、手球、击剑、网球等项目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为中国获奥运金牌一块,亚运会金牌三块,今年为专业队输送了20名队员。 我校是朝阳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示范校,具有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资格。在全国无线电测向华北赛区、全国探雷北方赛区竞标赛中多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30多人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获得在高中会考中免试物理、体育两学科,并在高考成绩中加20分的奖励。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建于1960年,前身是八十中学分校。学校地理位置甚为优越,距东三环京广桥仅百米,交通十分便利。毗邻CBD中央商务区,京广中心、朝阳剧场、人民日报社、首都经贸大学。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生1017人,教师102人,其中中高级教师59人,市区教学骨干20人,高中任课教师100%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达到28%。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功底扎实,教学严谨,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校内有教学楼、实验楼。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备,学校理化生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计算机房一流配置。学校还有美术、音乐、劳技专用教室,有乒乓球、篮球场地及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北京八十中学、日坛中学、东直门中学等市、区重点校建立了广泛联系。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德育为核心,形成了“重学、健体、敏思、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紧紧依靠具有高三把关经验的老教师,和能够担当重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保证了会考、高考成绩的连年攀升。几年来,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学校多次获得“朝阳区德育先进校”、“朝阳区初中教学优秀校”、“朝阳区高中教学优秀校”。近几年高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学校中名列前茅,上线率、录取率达90%以上。学校的突出成绩受到市领导的肯定。林文漪副市长曾亲临学校指导工作,称赞学校高中教学做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目前,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向着高质量,高水平优秀完中校的目标乘势而上。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和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运动(田径)传统项目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和“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6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80中为初高中分址办学,初中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 。高中部位于朝阳区望京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 全校教职工约有290人,其中专任教师约200人,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83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0人。 一流的硬件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 生活设施、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的育人模式,形成了80中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为众多学子搭建了成才的舞台。 近年来,80中培养出了戎剑(国际奥赛金牌得主)、吴镔(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于巴特(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韩旭(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获得者)、施海夏(1998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权静(2000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陈鑫(200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陆程远(200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80中的学子在全国科技及体育竞赛中更是大显身手,十余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科技竞赛获奖达千余人(次),其中孙忆南等获得全国科技竞赛金鹏奖,王汝博等在全国船模比赛中获银帆奖,陈星、贾子楠、甘田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也获取了金、银、铜牌;2002年,16岁的在校高中学生孟焕发现并论证了“御夫座流星雨”的存在,所著论文已在国内外天文专业刊物发表,并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科学大奖赛”,因此一颗小行星以“孟奂”命名。
育场路中学始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学校南侧毗邻CBD国际商务圈,北侧与工人体育场为邻,东侧与朝阳医院隔路相望,西侧为高档的住宅小区。这里既有现代城市交通之便捷,又有湖泊密林之幽静,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坚持“以变革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确定“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培养目标;实施“五项”工程(德育工程,各师工程,课改工程、信息工程、服务工程);营造“两个”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明确了办学总旨,使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采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策略,引贤聚才,汇集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他们多年带迎考班,经验丰富,信息敏感,点拨到位,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一批批优秀的本科生,通过严格的筛选,源源不断地加入豪洋,带来丰富的信息,全新的理念;知名的老教师,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厚重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感染着年青的一代。老中青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学校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满足了社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的希求,消除了家长、学生的疑虑。 我校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要求生长在初中阶段,掌握符合生理心理规律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和传统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进行意志体能磨练,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的培养。学校以建校老区等为德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为师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科竞赛成绩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校风淳朴,教学严谨,管理规范,设施一流,师资精良,人才辈出,成果辉煌。学校将以更高、更远的眼光,审时度势;以变革的理念,不断创新;以坚实的步伐,发展壮大;以“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目标,作为永远的追求。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