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是朝阳区教委与湖北省黄冈中学联合创办的一所公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位于北京东四环与京沈高速交汇处,毗邻北京最大的娱乐城"欢乐谷"。现占地4万多平米,建筑面积3.2万多平米。现代风格的教学楼、新颖别致的综合楼、异彩晖映的运动场、花木葱茏的绿化带,塑造了一流的校园环境;功能化的普通教室、标准化的专用教室、数字化的网络系统,构成了一流的设施和设备。学校现有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五个年级,22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2010年9月学校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将成为拥有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一校三址的学校。 学校自2008年秋季开学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朝阳区程连元区长、黄冈市刘雪荣市长、朝阳区委常委刘宇辉部长等两地领导先后莅临学校看望师生,朝阳区教工委吴金龙书记、教委孙其军主任等委领导和湖北省黄冈中学陈鼎常校长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工作。湖北省黄冈中学先后选派了3名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参加学校管理,同时选派了多名骨干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均有黄冈中学教师把关。同时学校在北京市招聘了部分优秀教师,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16人。在学生中进行教学情况调查表明,全体教师教学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尽管开办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教育教学工作已初见成效,学生在全区的统测成绩稳步上升,学生在区级以上学科类竞赛和文艺类比赛中先后有82人次获奖,初步形成了"管理严、教育全、教学实、质量高"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学校将弘扬百年名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秉承其"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教学理念,有机融合两地教育教学的精髓,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效应,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品牌学校,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为学生放飞自己的梦想插上坚硬的翅膀。
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是劲松地区一所完全中学。现有23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1个班、高中12个班。共有教职工100人,高级教师占30%,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1名。高中任课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四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加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学习。多人荣获紫金杯和市级、区级优秀教师称号。 自1982年建校以来,在历任校长的领导下,学校以“面向全体、人人成材”为办学宗旨,全身心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年来,我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成长为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一定声誉的完全中学。“敬业务实、热爱学生、无私奉献”蔚然成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高中会考、高考多年来连续获得朝阳教委和主管部门的大力表扬;高考升学率连年上升,最好成绩达到98.85%,获区一等奖;04年高考贡献率居区第三名。近两年来,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05届各项成绩列区普通校前茅,及格率仅低于工大附中,排南片第二。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更注重培养鲜明个性、发展特长。学校有健美操队、合唱团、美术兴趣小组、篮球队、田径队等,并开办了多门选修课。校篮球队连续三年荣获朝阳区“经纶杯”篮球赛第二、三名,有20余人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在每年的市、区科技月和艺术节中均有多人次获奖。苏一沫、陈妍、蒋意民等同学获朝阳区“十佳”中学生称号。 2006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学校育人环境优良,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建有迅捷的校园网,班班配置最新多媒体,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五位教学和科研专家常年跟班指导,与北大附中网校合作办学。 为了实现劲松四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徐妍校长的领导下,学校以“今天要比昨天做的更好”为理念,正在实施新的三年发展规划。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让每一位同学均在原有基础上长足进步,学有所成,并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京劲松二中是朝阳区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职普结合校,共有45个班,学生1800人,教职工近200人,设职高部和初中部在责任上办学初中部位于;职业高中部位于东三环南路,劲松东口海文王府井百货商场对面的农光里小区,紧邻劲松、华威、潘家园、松榆里小区,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劲松二中是朝阳区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职普结合校,共有45个班,学生1800人,教职工近200人,设职高部和初中部在责任上办学初中部位于劲松二区;职业高中部位于东三环南路,劲松东口海文王府井百货商场对面的农光里小区,紧邻劲松、华威、潘家园、松榆里小区,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职业高中已开办了16年,现有8个专业,17个教学班,557名在校学生,师资力量雄厚,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 1998年本校拟招生6个专业。开设有职高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技能课(含实习),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择优推荐,双向选择。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国家公立学校,地处朝阳区毗邻中央商务区(CBD)。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为崇祯学园,后改为北平女子四中,1949年后更名为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1954年被市政府定为重点中学,文革期间易名为朝阳中学。1991年香港企业家陈经纶先生捐资改建后,被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3年,学校进行集团办学探索,创办了九年一贯制分校,现为朝阳区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完整教育探索的学校。目前,学校按照朝阳区政府和教委的要求,已转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目标是成为北京市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一流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体育工作先进校”“全国电化教育技术实验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活动传统校”“北京市教科研工作先进校”“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占地近6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另有嘉铭分校和帝景分校);学校本部现有45个教学班,嘉铭分部有小学、初中36个教学班,目前在校生总人数达2400人。 2003年,陈经纶中学进行了集团办学模式的大胆探索,创办了九年一贯制分校——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成为朝阳区唯一一所从小学到高中探索十二年贯通教育的名校。 嘉铭分校位于北四环小营以北500米的嘉铭桐城小区内,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2525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6个教学班,能够接纳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九年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师资队伍过硬,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学校。 嘉铭分校现有教职员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90%以上教师具有在相应教学岗位工作四年以上的经历,教师的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有着丰富的教科研改革的经验,大多在以往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任过市、区、校级骨干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是一个崇尚事业,热爱学生,肯于奉献,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团队。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作为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陈经纶中学——北京示范校的分校,应该说它延伸了陈经纶中学的教育平台,努力地在为学生打造一个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贯通的教育模式,并且在努力地创设更充分、更完善、更生动的受教育的条件,让在这里就读的中小学生得到最好的呵护,受到最全面的、最优质的教育,因为在这所学校除了它的数字化程度及教学硬件是一流的之外,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把总校张德庆校长提倡的个性化教育落实到位。让嘉铭分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我能学、我能想、我会做、我会创、我能行”的优秀毕业生,为每一位学生能够进入未来学习化的社会,奠定丰厚的基础。 我们将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建设个性化的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方面将办得更加具有特色。我们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领先、育人环境优雅、师资队伍过硬、管理方式科学、教育质量一流、示范作用显著、参与国际交往、讲究以德和依法治校的朝阳区北部地区的名校。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是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办有特色”校;是朝阳区教委授予的“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朝阳区教委实施“规模调整,合校办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文明校园示范校”;“敬老文明校”;“家庭教育科研先进校”。建校近五十年来,已向国内外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建国门外地区,分别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有优良的育人环境。高中部:东西教学楼能容纳2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综合楼、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活动中心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初中部:能容纳15个教学班,约500名学生。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多媒体演播室、各类实验室、专业教室齐全,计算机房和与各班联网的闭路电视、电子白板,使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学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有可提供学生就餐的学生食堂。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0%。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5%。各学科都有德高业精的教师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教职工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承担了国家、市、区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学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有六位班主任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突出: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显著。高中会考连续几年平均分及格率双超市区。高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学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思路是:“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内强素质,外树形像;把握机遇,构建模式;优化办学,争创一流”。当前学校领导班子正带领全校教职工,以资源整合为契机,努力挖掘建校50年文化积淀,传承“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工作精神。积极发挥地处长安街、紧邻CBD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区教委实施“质量工程”的关键点,落实“实、细、严、新”的工作要求,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优秀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系原北京市新源里中学,1969年建校,是一所朝阳区重点发展的区级示范学校,于2010年5月5日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更名为清华附中朝阳学校。2012年1月11日合并服装附中。学校校长由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担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派出优秀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到我校工作。目前学校的三位主管校长均来自清华附中,清华附中本部还派出包括特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在内的一批清华附中的优秀教师到朝阳学校任教。 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83亩,分新源里校区、新源西里校区、柳芳校区和三元桥校区,新源里校区是主校区。新建的教学楼和体育馆已投入使用。目前共有47个教学班, 1500余名学生。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校园环境舒适、文化气息浓郁。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德修于行,行胜于言"为校风,秉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走一条学习、发展、创新之路。另外我校将每年从初一、高一的新生中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到清华附中本部留学。师资力量 学校校长由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担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派出优秀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到我校工作。目前学校的三位主管校长均来自清华附中,清华附中本部还派出包括特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在内的一批清华附中的优秀教师到朝阳学校任教。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有一支思想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80%。清华附中将从20名特级教师和50多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中选派部分老师到我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在全国及市区级教师能力展示、优质课评选、论文写作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另外,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及市区级比赛上十分突出。我校教师仅今年一年获国家、部委、市区级学术奖励就达97项。学校特色 学校连续多年荣获"教学质量优秀奖"。高考、中考成绩稳步提升,位于朝阳区级示范中学前列,近几年,我校中、高考成绩突出。连续获得中、高考成绩进步奖和优秀奖。 学校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有着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育人氛围,学校的德育工作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曾荣获"朝阳区德育工作先进校"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学校十分重视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设有文学类、天文类、科技类、环保类、民乐类、体育类等各项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开设40余门类选修课程,各年级每周均有外教课。清华附中朝阳学校自2011年开始设立美术班(面向全北京市招生)及排球队,发展有学校特色的项目。学生在国家及市区级各种比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其中美术绘画书法比赛中,多人获一等奖。在2011年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暨夏令营活动中获力学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力学竞赛团体二等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在物理、数学竞赛中多名学生取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一年来学生获各级、各类奖励共163项。 航模和无线电测向等科技运动是我校传统特色项目,在全国级竞赛中连年取得好成绩。我校的机器人项目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北京市和全国比赛的个人及团体项目中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市科技教育金鹏奖",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无线电测向活动重点单位"荣誉称号。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和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运动(田径)传统项目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和“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6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80中为初高中分址办学,初中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 。高中部位于朝阳区望京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 全校教职工约有290人,其中专任教师约200人,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83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0人。 一流的硬件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 生活设施、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的育人模式,形成了80中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为众多学子搭建了成才的舞台。 近年来,80中培养出了戎剑(国际奥赛金牌得主)、吴镔(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于巴特(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韩旭(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获得者)、施海夏(1998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权静(2000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陈鑫(200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陆程远(200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80中的学子在全国科技及体育竞赛中更是大显身手,十余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科技竞赛获奖达千余人(次),其中孙忆南等获得全国科技竞赛金鹏奖,王汝博等在全国船模比赛中获银帆奖,陈星、贾子楠、甘田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也获取了金、银、铜牌;2002年,16岁的在校高中学生孟焕发现并论证了“御夫座流星雨”的存在,所著论文已在国内外天文专业刊物发表,并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科学大奖赛”,因此一颗小行星以“孟奂”命名。 80中长期以来在"科技、电教、体育"三大方面成绩卓著,进而形成了80中办学的三大特色,因此,80中先后被授予了"北京市德育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运动传统项目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如今,面对时代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适应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80中正努力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再形成"外语、计算机"两大特色;继而。在这五大特色的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国家公立学校,始建于1921年,是朝阳区唯一一所具有90年历史的老校,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目前朝阳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市级示范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校"、"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北京市教科研工作先进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北京市骨干教师行动研究项目基地校"、"北京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学校"、"北京市高中课程网建设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 陈经纶中学具备一流的办学设备。新建的图书馆、阅览室宽敞明亮,藏书13万册,实行开架借阅;学校各类专用教室齐全,今年投资建设朝阳区第一个数字博物馆,并拥有设施先进的学术报告厅、和可容纳近2000人的多功能大礼堂,可安排不同规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拥有竞赛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室内篮球馆和游泳馆;2007年10月竣工的陈经纶中学数字化校园工程,无限扩展了师生的教育视野和学习时空,成为了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新平台。 近年来,陈经纶中学的高考成绩稳居朝阳教育第一质量平台。升学率100%,99%以上升本科,80%升入重点大学。尤其是2009年以来,陈经纶中学连续两年大幅度超额完成升学指标,摘得中高考质量双优学校的桂冠。陈经纶中学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一流学府,四分之一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进入中科大、北航、北理工等部属名校。2010年我校吴轶凡同学被哈佛商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孙一能同学被美国蒙特霍利学院录取,他们不仅成绩优异,更是在我校校本课程体系中有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符合这些世界名校对未来人才的遴选标准。 陈经纶中学在 "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正朝着"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学习国际化、规模集团化"的办学目标发展,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健康、活泼、主动的发展,全面践行素质教育。 陈经纶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老校、大校、名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有着优秀的师资和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积极的学习体验。 名师特色:陈经纶中学是"重视人才先进单位",围绕"名长名师"工程创新了学校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机制。张德庆校长工作室和王苹、丁益祥、崔秀琴老师的"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设立,各类体现经纶办学特色和水平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相继召开,标志着经纶名师已经在市区乃至全国发挥着辐射示范作用。全国劳模、市区先进、优秀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人数占学校教师的56%,其中特级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学科骨干1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68人,高级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0%,硕士以上高学历教师24人;班主任队伍精良,我校是唯一一所与《班主任》杂志社密切合作并正式命名为研究基地的学校。 课程特色:学校全力实施新课程的同时自主构建拓展性课程。我校课程不仅注重"双基"训练、还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渗透学科思想,培养方法能力,注重学生基本学力和高考竞争力的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人生远足等课程在市区都做出了有益探索,有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我校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科技英才班",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大、北京工大等高校合作,让优秀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深度的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构建了"科技活动类、学科竞赛类、生活技能类"等十大类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社团建设方面,开发了以"拾贝公司"为代表的品牌社团100多个,每个经纶学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社团,给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搭设发展的平台。 体科艺特色: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列入课表,还自主组建了各类体育俱乐部,课程及活动内容选择了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类项目,形成菜单,供学生按个人的兴趣及需求自由选择,实现了体育与健康发展的个性教育和培养。仅2010年,我校共有700多名同学在国家、市、区的体育、科技、艺术大赛中获奖,学校被同时授予北京市金鹏科技奖和金帆艺术奖两个科技、艺术最高奖项,张弼凯同学获得世界航模冠军并获得北京市金帆奖,也是朝阳区唯一一个金帆奖;全校共有1000多名同学在全国、市、区学科竞赛中获奖。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建于1983年,是北京市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学生2100人,开设烹饪(中餐)、烹饪(西餐)、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国际酒店管理、影像与影视艺术、旅游服务与管理(外语导游)、音乐、钢琴调律、计算机网络技术等9个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1991年和2002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学校是北京市课程体系整体改革试验校、国际合作办学试点校、烹饪专业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和烹饪专业课教师研修中心校。学校的烹饪专业是北京市现代化标志专业和全国示范专业。学校校训是团结 奋进。劲松职业高中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深化国际合作的内涵,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办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师资队伍,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我校1984年经北京市政府外事处和朝阳区教委批准为对外开放单位。截止目前共接待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外宾近3 万人。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