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东华门大街,紧邻紫禁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前身-孔德学校由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创办。革命先驱李大钊也曾在此任教。 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从学校走出了许多知名人士,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剧作家吴祖光、音乐家吴祖强、才女石评梅、社会活动家陈香梅都曾在我校就读;学校还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级管理人才、知名企业家,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在的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是一所焕发青春、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在王时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国家首批"绿色学校"、"首都文明单位"、"法制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都军民共建标兵单位"。 学校以"高质量、有特色,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优质校"为目标,在"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建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人才"的办学宗旨指导下,以"高雅、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二十七中具有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校风并被社会各界所高度认同;同时,二十七中还拥有一大批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在学校的36个教学班任教的119名教师中,有教育部"陈香梅优秀教师奖"获得者6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获得者16人,多位体育老师拥有国家级裁判员资格,还有市级学科骨干、区"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大批获得区、校级"骨干教师"称号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导下,二十七中已连续九年高考上线率保持在100%,中考成绩在东城区名列前茅。 学校拥有130余人的北京市金帆民族管弦乐团,多次赴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演出,并曾参加东城区人民政府组团赴香港演出;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第八届学生艺术节中获集体一等奖,多名同学荣获个人一等奖。女子排球队在市级比赛中屡次夺冠;男子腰旗橄榄球队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绿色环保、文明和谐、实践互动"为核心的师生共同价值取向已逐渐形成。学校注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责任心、树立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都有大批学生获奖,包括获得北京市银帆奖、东城区特优生称号者多人,国家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称号者......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是一所对外开放学校,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交流考察访问团组,学校与瑞典瓦萨学校建立了友好校关系,每年都有几十位老师、学生互访,与英国伦敦共同开展"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开展了交换教师的项目;学校常年开展中外师生互访交流活动。 学校校园整洁,教学设施完善规范。整洁明亮的教学楼可容纳1600名学生,由较大型的六个独立体建筑(楼房)组成,实验楼面积2000平方米,具有功能齐全比较先进的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两个计算机实验室,音乐专用教室,信息网络中心,音视频编辑中心等专业教室;今年用了300多万重新翻修了北教学楼,配置了齐全的教学设备;独立的图书馆将于明年落成,面积有700多平方米,将具有电子图书馆,图书馆网络检索,图书管理系统;7000多平方米的操场,有5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120多米直跑道,为开学典礼和升旗仪式等重大活动及学生体育课、运动会提供良好场所。各种体育训练设施齐备,可供学生体育锻炼。2004年建的演播中心,不仅提供了有线电视节目,加入的6路校电视台还能实现转播,完成录课等任务。 我校领导认识到教学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市、区教委大力支持下,学校完成了所有的教室的多媒体建设,同时建立了教师计算机备课室,在三个年级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早已成为我校的必修课。建立了学校网站及校园网,配备了清华同方和中教育星新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有了比较完善的网络设备;礼堂装修一新,设备齐备;多功能厅及接待室为召开各种会议,举办文艺演出和大型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面对未来,我们已有信心;面对大家,我们已敞开大门,二十七中会用饱满的热情拥抱一切,期待你的到来。
丁香胡同小学(原北京汇文一小)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汇文学校几经发展、变迁,1918年汇文大学部与华北协和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迁到海淀区今日北京大学的校址,原校址留给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之后保存下来的校址于1978年正式更名为丁香胡同小学。 丁香小学是一所具有130余年历史的老校,最早是“美以美教会学校”,六十年代曾是享有一定声望的寄宿制小学。1998年经市教委批准,丁香小学正式恢复寄宿制。目前学校有27个教学班,91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及教育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建设与更新,建有多媒体、计算机、语音、电教、电子琴、舞蹈、劳技、乒乓球等专业教室。与此同时,学校还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职工队伍,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使百年老校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创建于1956年。开设6个教学班和1个亲子班,并开设了蒙台梭利双语实验班,收托2-6岁幼儿。幼儿园环境优美,设备条件先进,1990年被认定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2004年被认定为东城区示范园,2006年评为北京市早期教育示范基地。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形成了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勤俭刻苦、勇创一流的良好园风。近年来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实行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数学探索发现式学习和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正逐步形成特色,并编写出几份幼儿数学探究发现式学习教材,多次获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民航、市、区的表彰。 地址:地安门拐捧胡同2号园长:陈穗军 电话:64014883
学校创建于1955年,是一所具有初、高中建制的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现有45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1个班,初中24个班。在校学生2000人,教职工190人,其中市级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68人。学校自建校以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大教育观,使数以万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历届教职工勤奋工作,励精图治,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创造了五十四中学的佳绩和历史,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教风和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挑战自我的学风。使54中学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足球队在北京市运动会上连续两次获得冠军。在市级传统校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成为中学生足球运动的一支劲旅。除此之外,音乐美术也是人才辈出,百余名学生成为音美专业人才,有的已经成为杰出人才。数十名学生进入国家及省级足球队,在绿荫场上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境界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办北京二十二中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首任校长。1930年更名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学,1952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二中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学校,从1983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总占地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教学楼、试验楼、办公楼外廊相连,别具特色。教学设备具有现代化水平,如齐备的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电化教室、计算机房等;体育综合楼内篮球馆堪称一流,室内外重要的中学生比赛曾在这里进行;还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如形体房、、音乐教室和多功能厅等。校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藏书约7万册。
丁香小学是一所具有130余年历史的老校,最早是“美以美教会学校”,六十年代曾是享有一定声望的寄宿制小学。1998年经市教委批准,丁香小学正式恢复寄宿制。目前学校有27个教学班,910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及教育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建设与更新,建有多媒体、计算机、语音、电教、电子琴、舞蹈、劳技、乒乓球等专业教室。与此同时,学校还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职工队伍,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使百年老校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学校坚持以师德建设作为治校之本,在老师们身上能体现出敬业、爱生、创新、奉献的“丁香精神”。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得到社会赞誉。曾获得市级“教书育人全面发展”奖、市级“办有特色先进校”称呼、市级“师德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先进集体”奖。 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科学育人的教改之路。学校承担市级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研究,曾两次在市里召开现场会。汇集教师科研成果的《丁香之路》一书已发至全市各小学。学校曾荣获“北京市小学德育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奖,市级“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 在教育科研中培养锻炼了教师,他们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创新工作。目前,学校有7名教师获得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1名特级教师,2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3名东城区学科优秀教师。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教育指导思想,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学校除开设市统一课程外,还从一年级开始加强英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学校成立了管乐团、合唱团、绘画、科技、计算机、英语、乒乓球、围棋等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特长。近年来,学校已有300人次的学生在全国、市、区作文比赛中获奖,200余人在市、区科技、文体类比赛中获奖。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曾荣获“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奖。学生舞蹈也获得了“北京市艺术节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教育活动丰富多采。199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我和叔叔阿姨同升旗”活动,推动了《国旗法》的执行。坚持数年的“让校旗插向南北极”活动,让丁香小学的校旗、年级旗成为飘扬在南北极的中国第一面小学校旗。 在迎接21世纪教育改革的今天,全体教职工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向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做出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我们将以自身的智慧与才华、爱心与创新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