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始建于1947年,至今已有61年的校史。现有28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70余人。 近几年,板厂小学朴素简易的校园承载着学校骄人的业绩: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校连年获得区小升初考核优异成绩;教师队伍整体不断优化,出现了北京市孟二冬式的好教师、北京市紫禁杯特等奖、一、二等奖等多名班主任,近年区级骨干教师十几人次。学校获得“北京市课改先进学校”“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以严谨笃学,锐意进取赢得良好的声誉和生源。 板厂小学有一个团结、务实、奋进、创新的领导班子。他们带领全体教职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落实新课程标准,关注新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构建“三全思想”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践中,板厂小学不断摸索自己的办学思路,不确定新的目标。构建和谐教育,以课为契机,树特色,创品牌,上一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学校把做强板厂,放在学校发展战略的首位,努力向“队伍优质化,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文化”的目标靠拢;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在成就师生发展的同时成就学校,形成良性循环,寻求师生共同发展,力争把学校办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满意的乐园。 学校确定了“师生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水平同步提高”的校本培训思想。通过“五带动”(专家带动、课题带动、干部带动、骨干带动、先进组带动)策略,围绕着“新课程、新课堂、新教研”开展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四查一加强”的校本教研之路,创新丰实了“专业知识、自我反思、以师训师、互动提高”的教研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各层次骨干教师数十名,大部分为青年骨干教师,半数以上教师获得市、区级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树立教育向未来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家庭延伸的思想,促德育工作入情入理,形成家校协调,岗位实践,共同发展的育人模式。并不断实践丰富教育理念,一切都要围着学生转,一切以学生成长为本。近两年来学校四名同学分获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北京市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以及区级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学生诗歌《献给宇航员叔叔的心愿》获得全国征文特等奖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一起飞向太空;学校女子小小足球队蓬勃建起;还有很多同学在市区艺术节比赛中载誉而归。 在成就师生的同时成就学校。板厂人努力着、实践着、完善着,并追求这样理想的教育境界: 学校应充满诗意:把师生带到宽容的人文地带。 学校应充满机智:把师生的智慧和信念点燃。 学校应充满激情;以永远年轻的心跳呼唤对未来的憧憬。 学校应充满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使师生感受到一种充溢内心的庄重感,净化了的成功感。
北京市第二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前身为清朝左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全面,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声誉。在多项比赛中,获有奖项。此外,学校和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北京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始建于1724年。从有历史记载到现在,二中已有286年的历史。学校处在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东口内务部街。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791名,教职工总数215名,其中专任教师134名, 特级教师7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7人、校级骨干教师24人。 校舍占地面积20821平方米,建筑面积22624平方米,有6350平方米的高规格全塑胶操场,有理、化、生实验室10个及108平方米的生物走廊,有配备113台586电脑的学生计算机房,容纳240人的学生阅览室,有电子阅览室、舞蹈房、爱立信电信空间分站,校内建有实用高效的计算机校园网,各个教室均配备了投影仪的闭路电视。 北京二中的校训是“敬业乐群”和“扎实、创造、团结、有恒”。在这种校训的熏陶下,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各有专长、成绩卓著的学生 。学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2006年9月启用了新建的教学楼、报告厅、体育馆、科技楼,以及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心里咨询、舞蹈、管乐排练厅和各种专用教室。还有大型图书阅览室、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国粹馆、美术馆、古籍查阅收藏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小影院,并开辟了视听墙、棋艺活动区、专业演播室、先进的计算机房,配有数码信息港。 2007年将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二中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优化师资结构,整合课程资源。为新学期课程的开展,又建设了油画写生工作室、中国画创作·美术鉴赏工作室、书法篆刻工作室、电脑绘画与设计工作室、汽车驾驶与保养学习室、家政与生活技术学习室、机器人制作工作室、电子控制技术工作室、建筑及其设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金工、木工实验室)、服装及其设计工作室、生物技术实践工作室(无土栽培)、生物组培实验室、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室、PASCO数字化实验平台与电子控制技术工作室、技术与设计工作室、视听制作工作室、理化生个性化自主实验室、地理情景多功能学习室、文史哲馆、外文图书阅览室。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免费进入相关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学生的各项能力将会得到快速提升。北京二中的办学理念是: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二中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优质,追求卓越。 二中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北京二中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优秀教师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北京市第五中学创办于1928年5月, 1959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以人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名校”。近年曾获市“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先进集体,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等多项表彰,2003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硬件设备堪称一流 学校本校区占地14800平方米。大厅顶层有直径8米的天文观象台,里面安装了国内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学生的“风鹏”电视台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系统向全校各班转播节目。综合楼有1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和宽敞的学生阅览大厅,书刊借阅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阅览室订阅的报刊杂志几百种。综合楼5层建有乒乓球馆和形体教室。附属楼还建有体育馆和学生餐厅,有500平方米的音像阶梯教室。教师全面育人,教有特色 北京五中以建设学习型教职工队伍为目标,形成学风、业务精湛、师德高尚,老中青结合的教职工队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价值观、全新的教育质量观、学生主体的学生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教风严谨,教有特色、教科研领先、效益显著。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36人,高级教师65人,占48%。其中9位特级教师人数在东城区第一。市级骨干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30人在东城区实力最雄厚。我校的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市区乃至全国脱颖而出,数学教师张毅因所带的理科实验班成绩突出,获2005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李颖、张斌平、熊丹三位青年教师在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学校安排领导专门负责实验班工作。实验班不仅师资水平高,而且根据实验班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专门的课程安排和课外活动。理科实验班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等次、获奖人数在东城区名列前茅。学校坚持教育科研导向,教科研成为学校特色,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的教科研先进单位。近三年撰写论文391篇,出版读物152册。近五年教科研获奖总计:国际奖1项、全国奖32项、市级奖91项。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色 五中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考成绩突出:学校狠抓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体参与,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一贯坚持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高考升学率多年达100%,96%以上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每年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在30-50人。每年都有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如2007年的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的一等奖贺行舟、任诚,全国中学生化学联赛一等奖张旭鹏,2008年的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的一等奖汪啸尘等同学。 科学艺术教育成果卓著: 2005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金鹏科技团北京五中分团”,2007年,我校艺术团被批准为“北京市金帆艺术团”。每年都有学生获得数学、生物、化学等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奖项,从2000年开始,我校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2003年,许冰同学获得 “明天小小科学家”二等奖,并获得了2004年的“北京市十佳中学生”。2005年5月赴美国参加第56“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二等奖;2006年11月,刘畅同学和陆殷龙同学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二等奖,并入选第58届“英特尔国际工程与技术大奖赛”; 2007年3月范博智同学代表北京中学生参加“丹麦青年科学家竞赛”,获二等奖,2007年8月,钱君岩同学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7年12月我校钱君岩、范博智、朱融融、傅自然四位同学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二、三等奖,2007年12月,我校安多、冯超、王田玮三位同学代表北京中学生参加“新西兰国家青少年科技竞赛”获最佳国际项目奖。2008年,我校罗一丹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8年11月,我校罗一丹、冯超两位同学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二、三等奖。 2005年、2007年、2008年我校学生张博钦、刘畅、钱君岩分别获得“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此奖项全市每年只有五名学生获得,是北京市中小学生最高荣誉。 我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环保社团“环球绿色行”活动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活动二等奖,社团的“换绿”等活动在北京市已经颇具影响,“模拟联合国”社团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也已经在北京市赢得较好声誉。 我校与德国柏林贝尔塔中学、澳大利亚圣约瑟夫中学结成友好校,并与法国巴黎佛瑞中学、纽伦堡维尔施台文科完全中学友好交流,与香港伊里沙伯中学结成友好校并组团相互访问。 北京五中不仅是和谐的校园,更是育人的沃土!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园田!热忱欢迎报考北京市第五中学。
地坛小学建于1963年,地处古老而又幽静的地坛公园北侧,是北京市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老校。 学校占地面积726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850名,在岗教职工62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区、校级骨干教师10余名。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 ,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校园儿童剧为依托,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的研究课题和办学特色。 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学校设置的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学科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活动课程设置晨会,班队活动,文体,卫生保健,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等。学制为六年,学生毕业后全部免试就近升入中学。 学校硬件设施较好,除普通教室外学校还设置了多媒体、科技、音乐、美术、计算机、劳动、书法等专用教室。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成立了管乐团、合唱队、舞蹈队以及美术、书法、手工、科技、计算机等十余个课外活动小组。特别是在由我校老师自编自导,本校学生亲身参演的儿童剧方面开辟出了一条更易于学生接受,被学生喜爱的教育新途径。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外宾多次来校参观考察,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曾送日本参展。 多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学校走过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