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2004年11月1日是学校建校121周年纪念日。宏庙小学是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学校,位于西单北大街宏庙胡同内(西单商场斜对面胡同内)。1996年经北京市教委、体委批准,确定为“北京市田径、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确定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1999年经中国WHO合作项目委员会批准,确定为“健康促进学校”实验学校。2002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确定为“北京市小学生心理教育实验学校”。 近年来,由于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1998年宏庙小学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先进学校”;1998年、2000年、2002年宏庙小学连续被北京市教委、体育局评为“北京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同时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 ;1999年、2000年、2001年宏庙小学连续获得“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奖、银牌奖、金牌奖;学校承担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验》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2001年、2003年宏庙小学连续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 宏庙小学几年来始终保持着24至28个教学班,在校生约千人左右,教师77名。学校先后培养出北京市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13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西城区学科带头人18名,师资总体水平达到西城区优质校标准。学生在学校能够受到良好的、正规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比较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学校把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稳定在西城区较高水平(各年级考试科目的班级平均分均超过区平均线)。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开设了2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篮球竞赛已保持了北京市“三连冠”;田径竞赛的团体总分始终保持在全区第二名; 学校开办的“剑桥英语”、“数学奥校”获奖率位居全区前列。在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30% 以上的学生被认定为“西城区特长生”。在市区科技、文艺、体育的竞赛项目中,每年都有300人次以上的学生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区前列。因此,在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许多学生被实验中学、三帆中学、8中、161中、13中、35中学提前录取,满足了他们择校的需求。宏庙小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是少年儿童持续发展的乐园。 2001年9月西城区教委在全区选择了3所软件、硬件条件都比较优秀的小学,开设了笔记本电脑网络实验班,宏庙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目前,我校笔记本电脑网络实验班已开办到3年级,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今后每年都要在一年级新生中招收一个实验班。实验班教室是一间可供师生网上互动、生生网上互动、或直接上校园网、局域网、英特网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学习环境整洁、宽敞、明亮,还有专门配有空调、音响设备、录象机、VCD、实物展台、大屏幕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生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与教师机联网,构成了最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教育教学环境。实验班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够利用各种学习软件进行自学;会在计算机上作画,作曲,进行各种文字编辑;能够在网上独立地搜索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一些学生还能制作网页和flash动画。 宏庙小学承载着120年的优良传统和厚重的积淀,在“可持续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营造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团结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实力,与时俱进,努力创办高质量的小学教育。
北京市第一四○中学是一所具有84年历史的老校。起始为京师闽学堂,1926年改称“北平春明公学女校”,1932年又改名为“春明女子中学”,并有了第一批高中毕业生。1950年改为“北京市第五女子中学”。1970年正式定名为“北京市第一四○中学”。我校目前是宣武区的一所完全中学。 8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无数人才,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著名电影演员李强,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邢质斌,著名文物鉴定学家贾文忠都毕业于本校。 学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拥有一个2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教学设施齐全。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设有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各2个);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个);健身房1个;通用技术教室(3个);视听教室1个;机房4个;多功能厅1个;图书馆1个;教师及学生阅览室各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电子巡查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广播系统各一套。教学仪器、电教器材、体育器材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学校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3人,其余基本为大学本科。 学校坚持“在关爱中感受尊严,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研究中享有成就,在发展中感悟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办学方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办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端正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为重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义务教育合格校、高中教育优质校、精神文明先进校、科学教育特色校,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完全中学。 2005年9月,我校被列入“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重点建设的32所学校之一。在首都师范大学专家的引领下,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区教委还在我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名师指导学校的教学。我校女子手球队在全国中学生联赛中,多次荣获冠军及前三名,在科技竞赛中多人次获全国、市级、区级奖励,为学校争得荣誉。为了让学生们全面发展,从不同方面体验成功,学校从2006年起开设了《韩国语》、《手球》、《电子百拼》、《手工剪纸》、《走进数学王国》、《走进大国》、《英语电影赏析》等校本课程, 其中,《工笔画技法教程》、《趣味韩国语教程》、《手球教程》等课程的校本教材已编制完成。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始建于1932年,时称北平辅仁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52年改称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学,1968年起男女生兼收,并启用现校名。全校占地约1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有一个倾心治校、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一支敬业爱生、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高级教师37名,区学科带头人10名,区兼职教研员7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夯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初、高中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中、高考成绩优异。学生中考及格率一直是100%,优秀率达到80%以上,100%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中等学校,80%以上升入普通高中,大量考入市区重点中学。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保持98%——100%,其中重点大学约占60%,本科占90%左右。学生勤学、尊师、守纪的良好风尚和学校较高的教学质量获得社会各界好评。一五六中学是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电教优类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校,西城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校,文明校园,教学管理工作达标校。一五六中学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学校,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基教部成员校。 一五六中学办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齐全,已达到部颁较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活动楼是学校建筑主体。实验楼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三个,有网络中心、课件制作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语音教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房、演播室、阶梯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大屏幕背投和实物投影仪,专用教室、实验室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正投或显微投影仪。现代化设备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18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有报刊、杂志240多种,图书馆藏书7万多册。综合楼内有设备先进的音乐、美术教室,健身房等。田径队、篮球队、管乐团、合唱团、美术小组、机器人研究组、无线电测向组及各学科小组,同学可自愿参加。塑胶操场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各处室办公全部实现了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其中初中12个班,高中18个班。
西城区百万庄小学始建于1964年。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540多名学生;有一个“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重学习、讲科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该校教职工55人,教 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58%,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4人,区级骨干教师1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 多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质量高,曾多次受到区表彰奖励,受到家长好评,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为此,学校确定了本校教科研的整体思路为“一先、二合、三发展”,即“以科研为先导,以活动促发展”的理论为依托,以合作学习为龙头,以小班化教育为重点,以10个学科为领域,以点带面,全面参与,以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全校立校级课题43项,国家级及市、区及课题5项,基本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加课题实验研究。教科研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变化。“合作学习”、“小班化教育”、“10个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实验”等课题组,在区召开的多次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并有多名青年教师做研究课。这些均受到与会专家、教授、领导、教师好评,其中《北京教研》、《教育科学研究》、《现代教育报》、《西教通讯》等都对此作了报道。通过科研,该校出现了一批市、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全校有25名中、青年教师成了课题研究的骨干成员,并参加了区教研组或备课组。在市区“评优”活动中,该校由8人获区评优课一等奖,9人获二、三等奖,2人获区“金秋杯”评优课一等奖。在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该校有3人代表西城区参加,其中2人3项获市单项比赛一、二等奖。 近几年全校干部教师撰写论文60多篇,获区以上优秀论文14篇,有6篇在市、区刊物上发表,4篇科研总结在本区介绍经验。教科研的发展,是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该校被评为西城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西城区“科研先进集体”,北京市“科研先进校”,2002年被评为“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骨干示范校。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科技教育,学生每年在科技月比赛活动中多人次、多项目获全国、北京市、西城区各种奖项。如2000年由47人次获一等奖,77人次获二等奖,34人次获三等奖,共有158人次获奖。为此,该校每年都有许多同学因学有特长被传统项目学校提前录取。在北京市“迎春杯”、“华罗庚杯”比赛中该校也有多人获奖。1996年在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北京赛区)比赛中,该校获团体比赛第二名。2000年、2002年获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团体一等奖。合唱队在1998年、2000年、2002年获区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三等奖。在电子测项比赛中多次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培养特长生”先进校,并在1998年被西城区首批命名为“科技示范校”。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系市属重点中学,前身是北京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迄今已有90年历史。七十年代,更名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陈云同志题写了校名。2000年6月,北京三十中学与我校正式合并,成为北京一六一中初中部,原校址为北京一六一中学高中部。 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现有高、初中48 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名,目前,学校已经过了全国示范高中校的评审。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诚真、开拓为校训;以三成才(即学生品学兼优、教师德能勤绩兼长、干部德才兼备)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三严(严明的校纪、严肃的学风、严格的训练)和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严谨、善诱、格高、业精的教风;勤学、好问、求实、创新的学风。确立了为高等学府输送优秀学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有用人才的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和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 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是创新教育。从90年初即开设了创造思维课,并注重把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区、市乃至全国多次在我校召开创造教育研讨会,其研究成果在全市推广,教材发行全国,经验影响国内外。98年被批准为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实验基地;2001年成为全国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实验校。 学校办学特色之二是现代科技教育。设备先进的数字化教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力量雄厚的计算机电教技术人员队伍,以及计算机校园网络的开发与应用,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校多媒体设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可随时在Internet上登录查阅资料,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现有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6个;理化生实验室16个,均具备多媒体演视功能;专用多媒体演播室2个;并投资数十万元建成科学实验室,为理、化、生实验的开展和综合理科的学习创造了一流的条件;高三教室全部安装了整套数字化设备,一年后,高中部将全部实现数字化设备进教室。多年来,在各级各类青少年计算机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成绩优秀,获奖人数众多。90年即被评为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92年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学校;2000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指定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及NIT国家级考点校。 学校办学特色之三是健康促进教育。学校开设心理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及健康的人际环境。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对学生生理、心理、品德、人际关系等多方位的健康教育。9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授予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健康促进示范校;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校。 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部分构成。为了更好地贯彻第三次全教会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精神,各学科的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学科教学正积极贯彻新课改精神,全面启动了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注重科学、有效,规范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务实、超前,成绩显著。保证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学校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均能升入高校深造,升学率达100%,重点率85%以上,其中文科重点率达90%以上,在北京市名列前茅。学生每年参加全国、市级竞赛获奖累计近百名。已连续获得四届北京市胡楚南优秀中学生奖,并多次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竞赛中获一、二等奖。1999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教学管理达标校和&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1995 年即被评为;北京市科技传统项目、;北京科技活动示范校;并指定为;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考核培训站。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和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队伍;中学高级教师占50%以上,其中有的已经被评为特级教师、市劳动模范;20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7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多名中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5名教师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奖,其中2名教师获优秀班主任特等奖。 学校长期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拥有一只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班主任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学校承担了十五&期间市级重点德育科研课题: 北京市中小学网络德育的研究;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的德育网络,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倡学生的自强、自理、自学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管理模式。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展示自我的舞台。连续三年,有三个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两个班被评为西城区优秀班集体;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集。 随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做科研型和专家学者型教师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还是在教育科研方面,均走在了全市重点中学的前列。 九五期间学校承担了7项市区级重点课题,形成了一批在区、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得市教育科研专项奖;一项获;北京市胡楚南优秀教育成果奖。2001年我校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发展(EPD)项目实验校和中央科研所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实验校。 北京一六一中学是北京市对外开放重点单位。近年来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和相互交流的关系。通过出访和交流,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数十年的育人成果,近百年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一六一中成为北京市的一所名校。学校的发展和各项成果表明,北京一六一中学具有一流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地处北京市中心,高中部位于故宫、北海、中南海、中山公园的环抱之中。校舍为三层仿古小建筑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校园环境幽雅怡人。这里是同学们汲取知识营养的科学殿堂,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体制改革试点校。地处北二环东路,南临什刹海,交通方便,环境幽雅。创建九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主体理念、效率效益理念、整体优化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了“办学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严、实、高、精、争”的办学风格和简朴、严谨、科学、独特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初步形成了名校的办学模式。当前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水平,优质的教学质量,完善的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名校名牌,促进持续发展。九年来,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累累,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文明单位”、“西城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西城区师德先进单位”、“西城区德育先进校”、“西城区心理教育特色校”、“西城区课改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第一四六中学 普通初级中学。地址在莲花河东里61号。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北京市幼儿教师进修学校,原址在二里沟。1963年迁至马连道东街7号。1968年改为普通中学,名北京市井岗山中学。1973年改为现名。1974年成为完全中学。1980年高中部改办职业高中,后迁至三义里5号。1995年调整为初中校,迁入现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电化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房及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专业实验室及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形体训练房。开设书法、摄影、英语口语、文学欣赏、形体训练、电脑绘画等活动课。有教学班18个,学生632人。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1人。教师中8人次获市、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数学建构理论研究”论文一等奖,3人获北京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论文一等奖。学生中有30人在全国、市、区书法摄影比赛中获
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始建于一九六四年。最初校址在西城区丰厚胡同,一九七零年经西城区教诲局决定校址迁至华裔补校。一九七四年迁至现在的地点,月坛西街三号。地处西城树模区内,交通便利,是一所整日制完整中学。黉舍现有27个讲授班,此中高中10个讲授班,初中17个讲授班。门生1200余人,教职工110人。严整的师资步队,杰出的校风、校貌,在社会上怨声载道。 在高学历、连合合作、克意朝长进步的黉舍带领的带领下,颠末几代人的不懈尽力与摸索,黉舍已构成了本身的办学特性,被区定名为"全面育人、办有特性"黉舍。四十二中学的校训?quot;尊师爱生、严教好学"。"井然的次序、端方的校风,洁净的环境",是四十二中的凸起特性。教诲要"面向当代化、面向天下、面向将来",作为一所根本教诲的殿堂,黉舍尽力为门生搭建安康生长的活动舞台,阐扬门生特长、弘扬门生本性、促进门生全面生长,以极新的风采和骄人的成绩跨入了21世纪。 颠末近四十年的生长,黉舍现在已能够或许为师生展开各项活动供应杰出的当代化场合。校园环境美好,讲授设施一流,讲授手腕先进。有各种尝试室、多媒体课堂、计算机课堂、音乐课堂、美术课堂及藏书丰富的藏书楼等。黉舍在科技兴校思惟的动员下,教诲讲授事情全面展开,办学质量稳步进步。 黉舍主动推动本质教诲,在"教诲讲授标准化、办学前提当代化、西席本质良好化、培养人才优良化"方面获得了明显成绩。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二零零二年北京市第一年实施 "3+X" 高考情势,该校获得了上线率约92%的优良成绩,特别是理科上线率达95%以上,理科语文高考均匀分达109.48,列全区第六位。近三年来出现出了一多量优良西席和优良门生。有33人次西席被评为市、区先进小我和学科带头人;有45论理门生被评为市优良团干部和市级三好门生;有78人次门生在市、区各项比赛中获奖。黉舍前后被评为:《西城区综合管理先进单位》、《西城区体育传统校》、《西城区讲授办理先进单位》、《西城区教代会事情达标先进单位》、《西城区"文明校园"》、《西城区"全面育人、办有特性"黉舍》、《北京市红十字黉舍》、《北京市红十字先进单位》、《天下职业品德扶植先进单位》。 四十二中学自建校三十八年来,为国度培养、运送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他们漫衍在国表里,为国度的畅旺,民族的复兴,故国的同一做出了出色的进献。在他们中间有为国献身的义士;有航天奇迹的宠儿;有北京市十佳青年;有天下闻名的女画家;有各行各业的带领、骨干。 回顾来日诰日,无穷欣喜;瞻望将来,豪情满怀。四十二中学将本着为高校运送更多合格人才,为门生毕天生长打下坚固根本,为门生本性生长供应更大空间的办学目标,在鼎新的海潮中开辟朝长进步,再创光辉。 2005年1月21日,黉舍与一墙之隔的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学正式归并。在裁撤断绝墙后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黉舍扩展了校园面积,并领受四十二中统统教职员工与在校门生。黉舍有一支程度较高、布局公道、风格良好的教职工步队。98%以上的西席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此中34人已经读完或正在攻读硕士研讨生课程。黉舍有区级学科带头人7名和校级学科带头人15名,市级优良西席15名。西席步队具有踏实的学科专业根本。“重质量如重命根子,爱个人如爱家庭;待门生如待亲子,敬家长如敬亲朋。”是全校师德、师风扶植的首要内容。黉舍订峙对全部门生全面生长的全过程卖力的“三全”育人思惟。 黉舍高考成绩一向稳定在“准重点”的地位上。近几年我校高考成绩稳定在理科居浅显高中校第1、二位,理科居浅显校前三甲的程度上。高程度的教诲讲授质量使黉舍在全区首屈一指并享誉社会。 目前,四十四中学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优良中学,区教委认定的优良资本校,并朝着树模校的标的目标迈进。对峙实施""育报酬本"的办学思惟,"尊敬规律"的迷信态度,"务本务虚"的事情风格,"坚持不懈"的鼎新精力,使四十四中的办学由经历加人治型,向办理迷信化、法制化、品德化转轨。黉舍在全面实施本质教诲的轨道上着眼这一远景目标,理直气壮地抓升学率的进步。黉舍以"门生为主体"全面打算教诲讲授活动,讲授质量稳定在全区较高程度,构成的办学特性是:"办理完美,治学松散,讲堂效益高"。 在未规复重点中学的1980一-1983年中,高考升学率就一向保持在全区前5名。比来几年来也一直是浅显校中首屈一指,偶然单科成绩超越某些重点校。比来几年来黉舍曾获得北京市文明校园树模校、家庭教诲先进个人、讲授办理达标校、尝试讲授提高事情先进单位等称呼。还荣获了中国安康教诲所颁布的"安康促进校"银奖。黉舍在办理上一贯松散、标准。前后被评为“北京市中小黉舍园环境树模黉舍”、“文明校园”、“北京市安康促进黉舍”、“西城区文明单位”、“北京市尝试讲授提高事情先进单位”。黉舍是结合国教科文构造EPD项目尝试黉舍和中国科协教诲专家委员会根本教诲事情部的个人味员校。比来几年来,黉舍在制定新的三年景长打算时又提出了实施“细节办理”的新行动。
北京29中学,位于前门西大街13号,其前身是孙中山师长西席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学的从属中学,这是迄今所知中山师长西席在故海本地亲手建立的独一一所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宋教仁、黄兴为第1、二任校长,中山师长西席自任校董。黉舍初名百姓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且建校伊始就有从属中学,1952年附中改名为北京市第29中学。中大及附中驰名誉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妥协中一向走在前线,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传授"在黉舍传播马克思主义,黉舍培养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多量民族豪杰和国度栋梁。 束缚后,这所老校重又抖擞芳华,为国度培养了万余名各级各种人才。她是中山师长西席遗留给我们的一艘"仍在飞行的,并且是永不淹没的中山舰"。来日诰日的二十九中除阐扬对百姓停止爱国主义教诲的感化外,在国度的统战和故国的同一大业中具有奇特的首要的代价,以是她是国之珍宝,弥足贵重。作为一所具有奇特汗青的老校,二十九中师资力量薄弱,一线西席中中初级职称西席比例达到40%,此中包含外语、语文、政治、地理、体育等多位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多年来,黉舍不竭引进新人,现在青年西席占到西席步队的70%。黉舍订青年西席的培养力度很大,青年同道在要求严格而又宽松调和的事情环境中生长较快。比来几年有25人次获得区"但愿杯"、区先进小我、社区优良教诲事情者等名誉称呼。他们当中既有市、区讲授比赛的优胜者,更有天下物理讲堂讲授大赛的第一名!有的佼佼者还获得嘉奖进级和被"低职高聘"。 二十九中教职工爱岗敬业,校风好,教风正。全部同仁谨小慎微,埋头苦干,比来几年来黉舍的教诲讲授成绩稳定,中考成绩一向处于西城区中上地位。 二十九中教工步队以"人和"著称:班子连合、上下级连合,教工之间连合,在西城区有很好的口碑。黉舍报酬在全区属中上,且能为家在外埠或近郊的西席处理个人宿舍。黉舍地处市中间四城区交界处,地铁及多条汽车线路经由过程,交通极其便利。黉舍占地6千余平米,讲授班18个,教工百人,99年之前是完整中学,后因高中范围小而改成初中校。二十九中现在是西城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是北京市涉台鼓吹窗口单位。每一年均欢迎日本及西欧中门生代表团,停止交换活动。 黉舍是比来几年内郊区两级当局投资9千万元,于2002年8月建成的一个以六层讲授大楼为主平面修建的新校舍,总占空中积约1.3万平方米,主体修建的利用面积18000m2,可包容32个讲授班,内有化学尝试室、物理尝试室、生物尝试室各3个,总面积900平方米。计算机房、美术、音乐、汗青、地理、观赏、多媒体等公用课堂10个,总的面积950m2。楼内设有藏书楼350m2、阅览室300m2西席电子备课室、门生电视台、多服从厅、陈述大厅、形体健身房、体育馆、泅水馆,及可供全校师生千人用餐的食堂。院内有4749m2环形塑胶跑道,野生草皮操场和998m2羽毛场,与六层讲授大楼竟相辉映,气度不凡。黉舍讲授设施完美,具有天下抢先程度,每个课堂均配有计算机、什物展台、背投等多媒体讲授设备,收集设施完美,主动化办公前提具全。电子图书阅览,绿色生态揭示基地,充分显现出黉舍讲授予办理的高科技程度。 新建讲授楼硬件前提具有天下抢先程度,课堂均配有计算机、什物揭示台、投影机或背投等当代化讲授设备。别的,黉舍还具有电化多媒体课堂、收集课堂、物理计算机课堂、史地展室、绿色生态尝试与揭示基地、室内泅水馆、篮球馆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