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福庄四小于1989年建校,迄今20年整.20年的风风雨雨,20年的不断变迁,20年的艰苦创业,20年的厚积薄发,已使我校特色彰显、渐入佳境。建校初期,周树魁校长带领全校28名教职员工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为四小的发展迎来了蓬勃的春机。校园变了模样,尘土飞扬的操场铺上了方砖,低矮的平房改造成了多功能厅,教学楼前的空场地也摇身变成了别样情趣的小花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稳固,孩子们团结向上。学校的环保活动深入人心、古诗文诵读锦上添花。一所孩子们的乐园初具规模。而在此时,我校的特色项目――国际象棋也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结硕果。2000年世纪之交,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逐步确立了“学校处处有教育、学生事事有指导、师生人人有进步”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一切适应孩子的发展,一切促进孩子的发展”的育人目标。第二任校长吴春霞带领领导班子以及全体教师结合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升华了我校教育理念――做发展的我。为了目标理念的实现,我们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育人机制; 为了目标理念的实现,我们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了目标理念的实现,我们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了目标理念的实现,我们开创学校特色之路。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变。楼宇特色长廊营造了文化氛围,提升了文化品位;专用教室充盈着专业气息;年轻有为的教师团队为学校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项。学校的办学声誉蒸蒸日上。每年一度的“国际象棋节”见证着18年的特色发展之路。我校已使2000多名学生学会了下棋,培养了多名优秀小棋手和4名地方棋协大师等,并连续9年获得朝阳区国际象棋比赛团体冠军。 我校还举办了五次大型对外棋艺交流活动,先后与社区、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外国友人切磋棋艺,建立友谊。在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同时也打开了兴校之路。2005年参加了全国棋类课题实验校总结交流会,同年冬天学校迎接全国课题组来校参观,会上,吴春霞校长做了经验交流主发言;2006年11月承办朝阳区“三棋等级段位赛”;2008年11月承接朝阳区“中小学三棋赛”分赛区工作。2008年1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品牌学校;2008年获“全国优秀教育成果”《因地制宜选活动培养品质重育人》二等奖;2009年1月获朝阳区第四届教育教学成果年度“提名奖” 20年,一段风雨征程;20年,一份优秀答卷;20年,一面光荣旗帜;20年,一个崭新起点!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位于航天部科研区内,学生都来源于航天部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子女。学校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890多名,教职工62人。 学校多年来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为主的办学方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积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培养既适应终身学习,又适应未来发展,既有综合素质,又有个性特长的儿童。努力构建一所“高质量,高标准,适度超前”的一流学校。 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每位青年教师的发展搭设成长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团结、进取、创新的高素质领导班子是学校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关键,勤学善思、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保证。目前学校已培养出3名市级骨干,10名区级骨干,18名校级骨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成为一批实践型、研究型、创新型、学者型的优秀教师。 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以科研为龙头,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学校近几年一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和市、区其他重点课题的研究。目前已有100多篇文章在全国获奖,16名教师的科研成果都已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登载。 我校努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不断加强学校的校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行文规范的养成教育。我校能够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们用爱和尊重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对于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校园有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合唱团、学校舞蹈队等各种兴趣小组。每年的科技、艺术教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各种展示机会,发挥了同学们的特长,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明道德素质。
北京市丰台区云岗第二小学位于丰台云岗南区西里。学校创建于1972年,是一所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学校。学校占地11248平方米 ,校园整洁、优美,高大挺秀的水杉掩映着红色的教学楼,清馨中透着活力。多彩的校园文化,渲染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室宽敞、明亮,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全校有教职工70多人,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000余人。 多年来,二小的教师一直秉承“自强、敬业、团结、务实”的云二精神,勤奋工作,教书育人。正是有这样扎实的功底和朴实的教风,所以近几年,学校在迎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北京市教学质量抽测、丰台教学质量统测中脱颖而出,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年有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被市区重点学校录取。四年来,我校有36名同学考入北京十二中高中部,占录取总人数的9%。优异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2008年,在《北京晨报》、《新浪网》等六家媒体联合举办的“北京百所优秀办学机构评选”中,云岗二小被评为“北京市十佳新锐小学”。2009年被北京市十二中评为优质生源基地校。2010年3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联合推介“2010年京城百所特色校”,我校被评为“发展最具增值力的小学”。
已有45年历史的东风小学,今天已发展成拥有100个教学班,4300名学生,300名教职工的规模宏大的区直属小学。 东风小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主体合作,成人成才”为校训,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主动和谐发展”为宗旨,具有“勤政廉政的政风,严谨求实的教风,主动刻苦 的学风,整洁优美的环境”;形成了“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育人工作,优良的学生素质”的“三优”办学特色。 学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8万册藏书的图书室,丰富了师生的课外 阅读内容;能同时满足23组学生操作的实验室,促进了科技启蒙教育的实施;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极大兴趣; 校园网的开通,调动了学生勤学乐学的积极性;“东风电视台”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校园,为师生创设了愉悦和谐的学 习氛围。 学校努力创办艺术教育特色校:300名学生组成的“北京市银帆 艺术团民乐三团”连续五届获市艺术节比赛一、二等奖。百人鼓号队、百人霸王鞭队、百人合唱队、百人舞蹈队、百人书画班、百人少年军校等全方位的群体活动,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两年,学生6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项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先进单位”“全国少年科学体验活动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并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十五” 北京市“十一五”科研课题实验基地。” “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校长刘金广在十余年的校长管理工作中,始终永葆“学习、思考、实践、提升”的职业热情,始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的管理艺术凝聚队伍。为了4300名可爱的学生,刘金广校长正带领东风小学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扬帆奋进!
清华附小的前身始建于一九一五年的成志学校,是专为清华早期教职员子弟而设。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曾在成志学校学习过。冯友兰、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都曾先后担任成志学校董事会成员,抗战爆发后,大学南迁,小学暂时解散,直到一九五二年正式命名为清华附小。 现在的清华附小位于清华大学的西南角,占地 33000 平方米,其中操场占地 18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100 平方米,有 35 个教学班, 1500 余名学生,教职工 93 人。 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附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先后荣获北京市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教育现代化试点学校、北京市田径传统学校、区办有特色的先进学校、区音乐窗口校等光荣称号。随着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自 1996 年开始启动《面向 21 世纪“一条龙”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已初见成效。 清华附小得益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影响,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熏陶,形成了清华附小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附小全体教职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为宗旨,发挥学校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参加国际、全国、市、区各项竞赛多次获奖,电视台多次播放有关附小教育教学的节目,在市区享有一定的声誉。目前,附小师生正在以示范校为标准开展争创一流校的活动,为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各类人才,使附小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校而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是北京师范大学与大兴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一所新城北区六年制公办重点直属小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将“为幸福人生奠基”视为动力源泉和生命支点,探索着一条幸福教育文化特色之路。使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业内品质卓越、社会高度赞许的品牌学校;让每个生命在附小绽放幸福光彩;创新、博爱、和谐、健康构架起我们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在明德、乐学、强身、尚美校训指引下,培养孩子扎根本土文化、拥有国际视野、培养领袖气质、实现卓越人生。学校通过“全接纳、多欣赏、巧引导、慢等待”的育人理念,采用“期待+激励+唤醒”的育人模式, 以“为每名学生创造适合的课程”为目标,以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整体研究构建为基本点,依据校训采取“维度封闭、模块开放”的原则,建立“继承与创造整合、开发与引进结合、传统与现代整合”课程建设模式,构架“六面三级三段一综合一兴趣”的立体课程体系。
北京市朝阳区驹子房小学于1949年建校,1976年搬迁至现校址,学校占地面积为10023平方米,现存校舍于2007年底与东小井小学合并后进行修建,属于平房校,其中建筑面积人均为3.125平方米,有23个教室,有自然、美术、音乐、计算机4个专用教室,体育用地人均12平方米。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