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房小学始建于1914年,现有教职工53人,在岗48人。一至六年级教学班16个,在读学生500人;学前班3个,在读学前儿童86人。我校以“德育为首、科研兴校、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个孩子都成才”为培养目标;以“全面发展,以情感人,以激励鼓舞人;以朋友相处,以亲人相待”为管理理念,每一位教师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东小精神和“我负责、我成功、我快乐”校训的感召下,学校不仅形成了“团结友爱、彬彬有礼;朴实创新、敬业为荣;成才立志、尊师爱生”的良好校风;而且形成了“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以传统美德育人,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该校是昌平区教委举办的公立学校,于1961年成立,1977年正式命名为霍营中心小学。原校址在昌平区东小口镇霍营村北,2007年7月迁于回龙观文化区文化东路龙锦三区。 学校下辖霍营中心小学和半截塔小学两所学校。目前,全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40名。学校教职工61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34人,大专学历24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55人。 学校以“家校结合,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为办学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帮助家长正确地实施对孩子的教育。2003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百所优秀家长学校”。 学校以“为学生一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在社会形成良好声誉”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把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良的师资、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规范化的管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和广阔的空间。 霍营中心小学是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公立学校,于1961年成立。它的前身是半截塔中心小学, 1977年正式成立霍营中心小学。原校址在东小口镇霍营地区,2007年7月迁于现校址。中心下辖霍营中心小学和半截塔小学两所学校。 学校坚持“为学生一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创新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始建于1960年,由北京林业大学承办 。校园环境典雅优美,小巧精致。坐落于北京林业大学草木葱郁的校园中。少先队大队现有12个中队,72个小队,少先队员444人。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给教师、学生营造舒适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氛围。办学目标是成长、发展、健康、快乐。
云岗一小位于航天部三院所在地――云岗,前身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小学,建于1960年3月。1961年校名改为0683部队小学,并设初中班。1964年移交给北京市,校名改为云岗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分化,1971年在军宣队和工宣队主持下,学校分为云岗中学和云岗小学。1972年云岗小学又分为云岗第一小学和云岗第二小学,云岗第一小学的校址即今天的云岗北区西里7号。 学校占地面积10403平方米,建筑面积4757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近千人,拥有七个专业教室,包括2个计算机教室、1个语音教室、3个音乐教室、1个自然教室,还建成了一个多功能厅以及多媒体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现在,学校教师用机已实现联网,每一个网络终端都可以直接上网,给老师们备课、查阅资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我校的办学总目标是“三高”,即:高效益的管理、高水平的队伍、高素质的学生;以“培养新一代具有‘航天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航天精神”即探索创新、无私奉献、不怕吃苦)。近年来,我校遵循现代教育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才能的发展,同时着眼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们的努力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升入市区重点中学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使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42人,已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共52人,小学高级教师44人。为了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学校克服了种种困难,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聘请全国特级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聘请丰台分院教研员指导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购买大量课改光盘、专家讲座光盘组织老师们观看等。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们的努力下,学校自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多项荣誉:2002年5月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校、德育管理先进校; 2002年、2004年度获丰台区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2004年荣获丰台区教育系统交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被评为法制安全教育先进校;2003年在“弘扬正气,奉献爱心”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获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2次获得北京市星星火炬奖,有4名学生荣获北京市红领巾奖章。在历次丰台区“新星杯”英语词汇游戏大赛中获得团体奖,在丰台区中小学生十项技能大赛、艺术节中获优秀组织奖。 奋斗今天,思考明天,特别是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下,我们云岗一小将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适合孩子的办学理念,办出家长们放心、社会满意的教育。
中国农科院附属小学创建于1950年,地处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学校占地11000 多平方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获得“北京市红旗单位" 、“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少先队基础建设规范化学校”、“海淀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艺术项目传统学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区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校园文化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昨日硕果累累,明日任重道远。中国农科院附属小学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的育人环境、科学的管理方式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青年湖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年湖畔,始建于1965年,发展至今,现总占地面积 49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25 平方米。学校建有数字化演播室、大型多媒体报告厅、课题实验室、课件制作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科学探究室、心理咨询室、跆拳道馆、乒乓球馆、乐团活动室、合唱团活动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劳技教室等专业教室及800平方米的礼堂。是北京市教委“名师同步课程资源”录课基地校。 源于天然的地理位置及个性化的名称,青年湖小学汲取青年湖自然之气,弘扬水文化之精髓,将“水”的品质融入到学校文化发展中,以独特的视角挖掘“水”的文化内涵,重视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水”为脉,通过学校环境、课程、团队、文化等方面挖掘水之美态、水之品性、水之高格、水之境界等深层的内涵,自然纯真、润物无声的感染、养育师生,大大提高了师生素养和学校教育质量,引领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如今,学校烂漫、大方的孩子,淡雅、端庄的教师都在“习水之品,树水之德”,用“若水”文化建“上善”校园, 学校倡导“不求每个孩子同步发展,但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近三年的北京市学生艺术节比赛中,学校分别荣获合唱一等奖、儿童歌舞剧一等奖,在北京市阳光体育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北京市管乐团比赛中获二等奖。在校生的60%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六年级毕业学生通过推优派位、文艺、科技、体育特长生提招、大派位后有50%-60%的学生到市、区示范中学就读初中。 正是由于遵循了水的风格,像水一样地从事管理,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几年来,学校频频获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学校、全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学习技能示范学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东城区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实验校、全国及北京市“十一五”、“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社会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东城区首批实施素质教育精品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信息动态,也被各大媒体关注,争相报道,先后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信报、竞报、午报、法制晚报、现代教育报、光明日报、京华时报、北京少年报、新华网、千龙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信息。教育部网站上连续三年介绍学校。
北京市羊坊店第四小学是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校。学校以求真创新、超越自我、共求发展为办学理念,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创建开放的学习系统,最大限度地开发师生的潜能,让校园充满智慧、蓬勃向上。这所学校是幸运的:周边文化科研单位众多,军博、央视、中华世纪坛成为文化德育基地,学校传统的优质教学获得赞誉。在这里学习的孩子是幸运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每学期走进校园,引领学生漫步科学的海洋;引入美国“斯坦福”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借助多媒体网络学习英语;走入绿色军营--防化少年军校建立近20余年,参与防化演练,体验军队集体生活;生动的“关爱”教育深入人心,“阳光少年”真挚感人的校园故事在校内外传颂;学校每年有80%的毕业生提前被重点中学和理想学校录取。央视优秀主持人鞠萍、朱迅、亚宁,青年雕塑家程兵,获美国杰出青年专家奖的谢宏,高二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张帆、2003年北京文科高考状元阎天,都曾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我们愿努力创造优质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让每一个孩子在这片沃土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