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和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运动(田径)传统项目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和“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6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80中为初高中分址办学,初中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 。高中部位于朝阳区望京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 全校教职工约有290人,其中专任教师约200人,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83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0人。 一流的硬件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 生活设施、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的育人模式,形成了80中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为众多学子搭建了成才的舞台。 近年来,80中培养出了戎剑(国际奥赛金牌得主)、吴镔(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于巴特(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韩旭(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获得者)、施海夏(1998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权静(2000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陈鑫(200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陆程远(200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80中的学子在全国科技及体育竞赛中更是大显身手,十余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科技竞赛获奖达千余人(次),其中孙忆南等获得全国科技竞赛金鹏奖,王汝博等在全国船模比赛中获银帆奖,陈星、贾子楠、甘田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也获取了金、银、铜牌;2002年,16岁的在校高中学生孟焕发现并论证了“御夫座流星雨”的存在,所著论文已在国内外天文专业刊物发表,并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科学大奖赛”,因此一颗小行星以“孟奂”命名。
育场路中学始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学校南侧毗邻CBD国际商务圈,北侧与工人体育场为邻,东侧与朝阳医院隔路相望,西侧为高档的住宅小区。这里既有现代城市交通之便捷,又有湖泊密林之幽静,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坚持“以变革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确定“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培养目标;实施“五项”工程(德育工程,各师工程,课改工程、信息工程、服务工程);营造“两个”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明确了办学总旨,使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采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策略,引贤聚才,汇集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他们多年带迎考班,经验丰富,信息敏感,点拨到位,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一批批优秀的本科生,通过严格的筛选,源源不断地加入豪洋,带来丰富的信息,全新的理念;知名的老教师,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厚重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感染着年青的一代。老中青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学校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满足了社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的希求,消除了家长、学生的疑虑。 我校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要求生长在初中阶段,掌握符合生理心理规律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和传统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进行意志体能磨练,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的培养。学校以建校老区等为德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为师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科竞赛成绩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校风淳朴,教学严谨,管理规范,设施一流,师资精良,人才辈出,成果辉煌。学校将以更高、更远的眼光,审时度势;以变革的理念,不断创新;以坚实的步伐,发展壮大;以“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目标,作为永远的追求。
北京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国家公立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朝阳区唯一一所有着86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历经崇贞学园、女四中、朝阳中学和陈经纶中学四个发展时期,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秉承捐资改建人陈经纶先生倡导的“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努力践行“老实 宜强 勤奋 创新”的校训,全力向首都名校的目标奋进,努力办成朝阳人民最满意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处于“九年三段”示范校建设的第三阶段,在张德庆校长“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正朝着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学习国际化、规模集团化的目标奋进。 陈经纶中学为了充分发挥名校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于2003年9月在朝阳区的北部承办了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于2007年9月又在朝阳区东部承办了陈经纶中学北工大帝景实验学校,这是两所九年一贯制教育改革实验创办的公立学校。在张德庆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努力开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确定了“九年四段”的办学任务,明确了“确保基础,注重学力,发展个性,整体优化”的办学原则。
北京市教育局京教行字[1995]57号文批准注册的北京市私立北方中学(以下简称为“北方中学”)系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高中、初中学制各三年。我校的教育教学、招生录取、教材内容、学籍管理、会考、毕业、中考和高考与公立普通中学完全相同。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北方中学发展迅速,效绩显著。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共有14个教学班,学生共计570余人。教职员工105人。为了促进朝阳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创建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促进“名牌”学校向集团办学方向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规模,努力为朝阳一流教育做贡献,去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和北方中学已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准备更名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方学校。我校紧邻东二环路,位于建国门外赛特购物中心、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南约300米,地处朝阳、崇文和东城三区交界处,交通十分便捷,同时配有校车接送师生。校园整洁优美,周边环境良好,教学设施齐备,教学手段先进。除有规范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外,学校又新建了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大厅和视听语音教室等。我校领导班子既有在普教战线工作多年的老领导、老校长和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确属精通教育教学,善于学校管理的领导集体。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生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多数来自东城、西城、朝阳、崇文等区一些重点校,常年任教并深受学生欢迎的高级教师组成。学校管理严格有序,每个教学班都配有优秀专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管理。学校实行住宿生全封闭管理,并配有专职生活教师。走读生为半封闭式管理。 北方中学自创办以来,全力实现四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为国家分忧、为社会排难、为家长解愁、为学生铺路”的办学目的;始终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确保学生学业、做人双成功”的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笑脸迎家长、真诚待学生、使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办学态度。因此,学校得到学生和家长、社会各界和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支持、关心与爱护。学生在校期间不实行分流和转向措施;学生初、高中毕业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分别参加全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北方中学六届高中毕业生计756人,全部参加高考,先后共有556人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占六届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这是全校师生严教勤学、努力拼搏的结果。这对我们无疑是极大的鼓舞,更坚定了我们把北方中学办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
北京市建国里中学是一所公立普通初中校,座落在建国门外赛特饭店南面。乘坐1、4、9、120、126、43等路汽车在日坛路下车或者乘坐地铁在建国门下车即可,交通非常便利。 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在校长雷永才的领导下,坚持“为育人而教育、为育人而管理、为育人而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以“激发每一个亮点闪光,教会每一个学生会学”为办学目标。 一流的教学设施:学校是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具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每班都有闭路电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通了校园局域网。 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小班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在保障基础性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应用学科的强化教学,并专门成立了英语实验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显著的教学成绩:学校获得了全国德育实验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 中考的成绩也十分出色。2007届毕业生有考入北京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学、日坛中学、平街一中等市区重点校的学生,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招生情况:招生范围面向朝阳区所有小学的学生以及外省市借读学生。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是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办有特色”校;是朝阳区教委授予的“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朝阳区教委实施“规模调整,合校办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文明校园示范校”;“敬老文明校”;“家庭教育科研先进校”。建校近五十年来,已向国内外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建国门外地区,分别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有优良的育人环境。高中部:东西教学楼能容纳2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综合楼、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活动中心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初中部:能容纳15个教学班,约500名学生。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多媒体演播室、各类实验室、专业教室齐全,计算机房和与各班联网的闭路电视、电子白板,使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学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有可提供学生就餐的学生食堂。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0%。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5%。各学科都有德高业精的教师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教职工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承担了国家、市、区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学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有六位班主任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突出: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成果显著。高中会考连续几年平均分及格率双超市区。高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学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思路是:“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内强素质,外树形像;把握机遇,构建模式;优化办学,争创一流”。当前学校领导班子正带领全校教职工,以资源整合为契机,努力挖掘建校50年文化积淀,传承“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工作精神。积极发挥地处长安街、紧邻CBD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区教委实施“质量工程”的关键点,落实“实、细、严、新”的工作要求,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优秀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学校。
北京市日坛中学是一所地处京城中央商务区CBD中心的正在全面建设中的市级高中示范校。位于长安街与东大桥路交汇点东50米,毗邻国贸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日坛中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为造就高水平的骨干老师和优秀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日坛中学始建于1963年,1978年被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1988年被确定为首批学校内部体制改革试点校,1991年被命名为″全面育新人,办学有特色″示范校。1997年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并连续七年被授予市级″首都文明单位″。历年来还多次被评为德育先进校,市教科研先进校,教学成果显著校,电化教学优类校,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百所课间操示范校。尤为欣喜的是,2001年4月成功通过了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评审。同年9月,朝阳区委、区政府决定?押日坛中学就地扩大,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进程。 日坛中学在CBD地区占地近50亩,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多功能厅设施现代化。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劳技教室等专用教室15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开办了音像阅览室、计算机备课中心;管弦乐团排练室、乐器室;全楼各教室都装有闭路电视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每个教室都可以上网。
华夏女中 是北京市唯一有寄宿的优质公办女校,学校创始人、首任校长是原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全国著名德育专家李意如教授。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余人。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因性施教、优化个性”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教科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正朝着“宣武区一所好学校,北京市一所特色的学校,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校办学水平的窗口”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华夏女中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 “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北京市巾帼文明岗”、“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卫生红旗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校”、“ 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中小学百校课间操优秀学校”、 “全国禁毒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市学校体育活动展示突出贡献奖”、“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课外活动展示突出贡献奖”、“宣武区师德先进集体” 、“宣武区精神文明单位”、“宣武区青春期人生教育示范校”、“宣武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宣武区贯彻落实《学校体、卫工作条例》双优学校”、“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鲜明的办学特色华夏女中是一颗素质教育的新星,她以科学的思想和审视的态度阐释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全力打造现代女子教育的新型模式。在全面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外,还汲取世界女子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以开发女中学生的潜能,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按国家教委规定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外,还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女性为目标,开设“现代女性修养、人文基础、科技探究、艺术体育”四大类女性特色课程体系。“关于女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已列入北京市“十五” 科研课题。华夏女中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单位,具备聘请外籍教师的资格。现与美国达拉斯市优瑟琳女子高中、英国曼彻斯特市奥特琳女子中学、日本东京都和洋九段女子高级中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女子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学校经常接待各国来访的学者、师生,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英语水平。优质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学科齐备、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衷情于女生教育的教师队伍,其中中高级教师占70%。教师关怀每一位学生的道德成长,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让每一位华夏少女都有进步,让每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成才。学校定期聘请外国教师到学校承担英语口语教学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派教师到境外培训,现已有五名教师赴英国奥特琳女中学习。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是华夏女子中学发展之本,学校的一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历年中考合格率为100%,中考各项指标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已进入重点校行列。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绝大部分学生考入自己的理想学校。良好的校风女中高度重视校风建设,管理规范,要求严格,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倡导“四自”精神,培养“五爱”素质,在校学生遵纪守法,团结活泼,彬彬有礼,形成良好的校风。女孩子在女中读书,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华夏女中深受少女的喜爱、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一流的设施教学楼内新型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备课室、阶梯教室(全套电化教育设备)、计算机房(配无线宽带网)、语音教室、科技教室、音乐教室、钢琴房、美术教室、形体教室、心理调节室、图书馆藏书30000余册,阅览室百余种杂志为学生的成长、学习提供了保证。拥有4500平方米的全塑胶田径运动场、能容纳千人同时用餐的双层学生餐厅、设备完善、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学生宿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生活条件。遍布校园的IC卡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地处宣武区广安门外红莲小区,校园环境幽雅,美观,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满墙的爬山虎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是女生读书求学的好地方。便利的交通公交车有:6路;38路;42路;46路;50路;57路;122路;309路;340路;390路;410路;613路;715路;917路;722路;822路;特7路等在广外甘石桥下车向南。609路红莲北里下车即可;708路红莲南里下车往北;650路小红庙下车往西过桥。教育督导评价2003年11月华夏女中接受了宣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督导。督导评价充分肯定了女中的办学成绩: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工作勤奋努力。近年来,初中教学质量名列宣武区前茅,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遵循少女成长规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 华夏女中——女孩成长的摇篮,欢迎有志少女到华夏女中来!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是一所民办公助,具有美术特色的完全中学。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是由我国美术教育著名学者、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教授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与精神,于1996年 8月30日正式成立的。担任校长的徐庆平教授曾获巴黎大学美术史博士学位,担任过中央美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官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创办也是北京市进行多种模式办学的新尝试、新举措。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并满足了部分学生、家长造就较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求。该校的建立,对探索“民办公助”的教育体制创新、拓宽基础教育的办学道路;摸索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特色专业教育相统一;适应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造就高素养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一校两址。学校按艺术类学校标准配置的教学设施有:标准教室、画室、计算机教室、电化教室、语音教室、工艺制作室、陶艺制作室、电脑工作室、摄影工作室、体操房、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精品陈列室、多功能厅和电窑等。 该校凭借现有的京郊梨村和安徽黄山两处美术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定期进行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办学模式还在扩展与延伸。他们在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了徐悲鸿艺术学院。这是一所新型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二级重点发展学院。学院坐落在北京西郊以高科技文化著称的海淀区四季青乡,周围有香山、八大处环抱,学院内湖山亭宇,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学子深造的理想园林式艺术学院。 至此,在京城包括高等、中等、初等徐悲鸿艺术教育一条龙办学体系基本形成。在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的统一规划、指引下,学校办学的横向网络又结硕果。在国内,上海、南京、沈阳、东宁等地已相继成立徐悲鸿中学。网络模式教育实现了智力资源共享,促进各地徐悲鸿美校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在海外,已由徐悲鸿国际基金会北京市徐悲鸿中学与美国、加拿大两国艺术学院建立了“友谊校”关系。目前具体合作意向确定,已进入操作阶段。 弘扬悲鸿精神、发扬祖国美学教育已在改革中扬帆,在开放中腾飞。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