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包括黄溪、黎水、白石、衫岭4所农村中心校,其中集团本部建于1992年,校园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6人,43个教学班,2592名学生。学校建校以来近20年历史,已创办成一所“花园式”的绿色学校,曾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德育示范学校”、“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绿色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思想道德先进集体”、“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科普示范小学”和黔江区“示范小学”、“卫生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达标学校”、“公民道德示范基地”、“市容整洁单位”等多项殊荣,现正在以矫健的步伐朝着重庆市示范小学目标迈进。
重庆江北华新实验小学创办于1964年,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之一,现为重庆市示范小学。学校地处观音桥商圈,占地虽小,却小巧玲珑。步入校园,洁净的华新便给人一种清爽之美,行为之美的体验。校园内随处可见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立体的绿化让多彩的春天永驻华新。 学校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设计精巧,功能齐全, 电视台、广播站、艺术长廊、阅览室、美术室、泥塑室、科技室、艺体室等功能教室为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平台,真正实现地尽其用,物尽其能,使整个校园的设计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 经过近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建设,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的规模,教职工90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打造,努力构建了以专业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研究能力为载体的培训体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培养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个体有特色、群体有优势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30余人,有江北区教育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4名,青年教师自主工作室一个。教师们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尽显风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软件”基础。 多年来,学校秉承“教育就是服务”的宗旨,树立“六年阳光教育,起步精彩人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的途径。学校围绕办学特色,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创设了博雅、兴趣、专长三级个性化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广博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博雅”开设了经典阅读、科普指导、艺术欣赏、健身活动等以普及为主的课程,“兴趣” 则是按学生的爱好开设“超市”式课程,如:围棋、手工制作、趣味数学、陶艺、书法、篮球、网页制作、英语话剧社等,而“专业”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基础成立的准专业性社团,使孩子们得以在 “小科学家俱乐部”、“小白灵合唱团”、“小明星民乐队”、“太阳花舞蹈队”“七彩画苑”等社团活动中大展才艺,在市区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七彩画苑” 的蒋靖怡同学绘画作品获国际金奖,被国际奥委会邀请观看都灵奥运会;“小科学家俱乐部”的王景龙同学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得最佳创意设计奖,成为全国少年儿童的骄傲!同时,他还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随后在这个俱乐部里又培养出了三名江北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的获得者。在这里孩子们正沐浴着七彩的阳光,放飞心中的梦想。 正是在长期的探索中,学校走出了一条以“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发展创特色”的校本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重庆市示范小学、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家长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在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学校科技教育品牌已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华新是一所广泛得到教育部门认可、家长赞誉、学生向往的,具有实验性、开放性、示范性的一流学校。
我校座落在渝中区繁华的解放碑,原名为培育小学,建校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约2亩,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设有塑胶运动场一个、可容纳150人的多功能教室、100平方米的形体室、多媒体教室、电脑68台……至2006年全校教师74.4%达到专科层次,22%达到本科层次,小学高级教师达48.8%。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一所整洁、漂亮、四季有花、终年常绿的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体的渝中区“绿色学校”。 我校拥有一个勤政精干、高效务实、管理精细的领导班子。我们将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打基础,为适应未来发展培育人才” 的办学理念,以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管理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学校管理精细,教育质量精良,校园文化精美、学生育成精鹰、资源整合精足”的精品学校。 我们的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富有爱心。各学科教师分别在国家级、市区级的赛课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始终以浓厚的人文气息,舒展的育人环境,求实创新的精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建构了健康、和谐的校园。培育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各级中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合格的毕业生。以至于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多次被评为渝中区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卫生单位、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市小交警学校、区精神文明单位、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区绿色学校……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多年来,曾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实验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深化与推广实验》的子课题《城市小学环境育德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还承担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课题研究和“小班化教学”实验。目前在研课题有《养成教育的校本化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其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课题研究获得全国一等奖,承担渝中区首批小班化实验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家长、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勤奋与汗水成就了过去,精心与高效铸就未来。我们的教师将以自身的智慧与才华,爱心与创新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华新小学创办于1959年,前身是重庆标准件厂子弟校,现为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位于华岩风景区旁,占地面积4015平方米,是沙区初等教育的南郭。近年来,学校师资力量增强,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校园环境优美,远离喧嚣,是学生求知的一方净土。 2004年9月,学校被区教委确定为“进城务工子女就读定点校”。我们将以“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三实作风为基准,以“秉承传统、团结奋进、博采众长、超越自我”的华小精神为核心,以“常规立校、科研导校、质量兴校”为办学目标,以“让每个孩子的笑容都灿烂”为办学追求,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领先、业务精良的学习型、文化型、青春型教师队伍!,树立“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发展孩子”的学生观,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身存在和对社会的价值!在这里,教育学生没有训斥,有的永远是鼓励;在这里,老师的爱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学校是孩子快乐的家园!近年来,学校以创特色学校为契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荣获沙坪坝区先进家长学校、行风评议优良单位、层次目标管理办学水平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是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称誉的学校。在困境中奋进,在奋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华新小学将树立危机意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力争把未来的华新办成沙坪坝区南郭富有生机的精品小学!
天台岗小学坐落在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校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实行“一校三区”办学模式。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152名教职工,小学高级教师71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骨干教师30名,学科带头人1名,师资力量雄厚。 近几年来,我校荣获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中央教科所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体育科研明星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全国小学英语课程研究重庆市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优秀视频案例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诚信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重庆市首届十佳创新读书示范学校、重庆市2005年度教育系统“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示范书香校园”等殊荣。06-07学年,教师获各级各类奖项281人次。 学校立足于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经典诗文诵读、儿童水彩画、少儿形体和科技创意活动为抓手,凸显“书香天台,学子乐园”的办学理念,并以“一校三区”的有效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注重开展多学科协同校本教研,推进学校的课程整合,先后编撰了校本教材英语《小学生说读演》、美术《儿童水彩画》第一册和第二册、形体《儿童形体》,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师生作文集《五彩的花雨》。在少儿水彩画、少儿形体、少儿篮球、少儿田径、小学生数学思维策略训练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06-07学年获全国、市、区级竞赛奖235人次。毕业年级学生在升入高一年级的学习中,展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和持 续发展后劲。 愿幸福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成长之路,伴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跻身巴渝名校!
重庆市沙坪坝区巴师附小创建于1939年8月,前身是民国政府教育部干部子弟学校,现位于缙云山脉与歌乐山脉之间的历史名镇青木关镇。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978名学生,54名教职工。近70年来,附小人创造和培育了学校文化——“爱校如家的赤子情调、爱生如子的慈母情怀、和谐共进的互助情谊、勤业乐业的奉献情操”。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育人之路,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吸收现代先进理念及优秀成果,盘活学校资源,挖掘教师潜力,张扬学生个性,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优质化,形成了从严治学治教,全面发展的教学风尚,使学校呈现勃勃生机,成为沙区西部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学校获得市、区“安全文明校园”、区“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十佳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家长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称号和殊荣。师生多人次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学校的办学情况和经验曾先后被《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小学德育教育》杂志、重庆日报、重庆时报、重庆电视台、重庆少年先锋报采访报道。巴师附小人在育人兴校,传道授业、发展提能等方面履行了职责,承担着时代赋予的重任。
学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涪土路”茶崩田下行500米,占地4176平方米(约6.3亩),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设备基本完善。学校现有教职工14人,学生137人。教师本科10人,专科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有党员3名,预备党员1名。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人,初级教师10人。学校现有教学楼一幢761平米、教师宿舍楼一幢426平米。教室6间、综合室1间、科技展示室1间、教师办公室1间、档案及少先队室1间、体育器材保管室1间。有区级骨干教师3人。1998年获镇人民政府常规管理合格学校、2005年区教委授牌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2007年获:“区级卫生单位”和“区级文明单位”、2010年获:“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合格单位”、2011年获“协和教育创建单位”、2012年获区教委第五届科技节艺术类三等奖、2013年获区教委安全告知书一等奖和清溪镇教职工文体活动三等奖、2013年全国小语会第四批教育科研课题结题、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教育教学综合目标考核获镇二、三等奖。
我校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庭院毗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校园绿树成荫,清丽怡人,占地面积30973平方米,校舍面积731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3人,在校学生1550人。一个团结务实、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始终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宗旨,全面落实“基础扎实,习惯良好,各有所长,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缆全局,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学校年度综合考核、毕业水平测试名列全区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集体。同时学校还争资引项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明德教学楼3400余平方米,学生食堂、宿舍建设工程已经启动,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合理布局。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力争把我校办成一所环境美、校风好、教风正、学风实,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管理一流、质量上乘、富有特色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建有五栋教学楼,建筑面积14169余平方米,设有音、美、科技、自然、微机专用教室,行政办公中心、阅览中心、信息中心、多功能礼堂、膳食中心,建成了闭路电视网及与互联网相接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和每间教室的多媒体化。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校立足多年文化积淀,围绕“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 从基本理念、治学理念、治校理念、口号誓词四个方面,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学校文化体系。发扬“自信有为蓬勃向上”的精神,追求“给学生搭建绿色阶梯,让教师拥有绿色舞台,为家长放飞绿色希望,使教育充满绿色生机”的办学目标,坚持“让阳光点亮希望”的办学理念,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以人文精神塑造人,以绿色氛围熏陶人,让孩子自然、自由、健康、幸福地成长。精深的校园文化推动着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学校“致力于成为‘绿色教育’的典范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学校科研硕果累累。近三年来,有12人次在全国及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7名教师提供了10节录像课选送西师课程中心的“天网”工程。10名教师在“西南师大版课程标准教材资源建设”活动中上示范课13节次。20余人或主编,或任编委参与编写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技、体卫、文理艺大综合、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学科教材、教辅42本(套),都已正式出版并使用。近200篇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 得天独厚的资源背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独特的校园风貌,让其散发出传统与现代文明的馨香。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西大附小正以更昂扬的风姿阔步向前。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有不少课外活动,有一年一度的春季、冬季体育节,还有每年五月的学雷锋月。而且有安全文明班级评比制度。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风貌较好,学生态度端正,老师教课有方,态度积极向上。
学校围绕“以人为本、主体教育、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一三三四五”的内涵发展办学理论体系,使学校在继承与发展、创新与升华中不断提升品位、丰富内涵,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历经数十载风雨磨砺,几代人心血浇灌,在巴南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重庆市和巴南区均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示范学校、中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学校、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