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都市精品学校”的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原名重庆市西郊小学,创办于1988年9月,占地13704平方米,有教学班44个,学生2016人,教职工110人。 近年来,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强力打造都市精品学校,彰显西部教育高地实力,学校投入上千万元,装备了高规格的微机室、语音室、科技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中心、少儿电视台、学生影视厅;班班配备了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大屏幕;有安全监控系统和千兆校园网。 着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实现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名师,有部优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鞠叶春老师在全市信息技术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学生张月、李冰彦等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决赛中获二等奖。有3名教师被评为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个人和重庆市优秀CIO。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设施,浓烈的育人氛围,优良的育人质量,吸引了市内外、区内外和新西兰、日本、台湾等地的儿童前来就读。一所现代化的实验小学在中国西部崛起。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示范小学、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国家英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学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位于北部新城的中心——观音桥。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就读本校。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秉承“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育宗旨,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激发创造性教育,逐步形成“双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教育特色。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示范小学”、 “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艺术示范学校”等二十多项荣誉及称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较高的教学质量深得社会的赞誉。 为扩大办学规模,突显办学特色,跻身重庆市小教前八强。在2005年,新村与同创国际集团实施强强联合,由同创国际集团出资建设与新村实验小学联办了一所现代化的新村.同创国际小学,实现了新村“一体两翼”的发展目标。目前两校共有52个教学班2681人,8个学前班384人,学生总数达3065人。 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一流的设施设备。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精神相结合所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孩子们健康人格发展和多元特长培养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环境。“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和“班班通”等现代信息设备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标准儿童游泳池、形体训练厅、电子琴室、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等良好的教育设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广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115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6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有市区级骨干教师23人,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获全国、省市等各种称号与奖励。 坚持科研兴校,课题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多次荣获重庆市教改成果一、二等奖。 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国家级课题“创新学习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关系”、 “以优良的校园文化促进小学生习惯与人格健康发展” 等多项研究,成果丰硕,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动力。学校每年向全国一流的艺术学校和重点中学输送大批人才,也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金奖获得者留美学者何绪华和著名歌唱家张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村实验小学将站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面对未来的挑战,今天的新村人正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向着“管理高效率、队伍高素质、科研高水平、设备高规格、教育高质量”的目标迈进。努力去创造基础教育新的辉煌。
刘希娅,197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她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以前沿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娴熟的管理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拼搏精神引领着学校跨越发展,带动着周边学校发展。她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并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校园文化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全方位提升了办学品味,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创办于1957年,在她50年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经历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连续十八年获得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小学"、"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目前, 我校已形成一校三地四部(本部、朵力分校、幼儿园、国际住读部)的办学格局。学校拥有52个小学教学班,8个幼儿园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二千多名。 谢家湾小学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工作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是中央教科所、中央电教馆、北师大、西南师大、重庆教科院、重庆电教馆等科研单位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学校。学习,使谢家湾小学精英荟萃;实干,让谢小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市内外有口皆碑;团结,使谢小的师资队伍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保持昂扬斗志;创新,让谢家湾小学在百舸争流的教育竞争中始终勇立潮头! 学校以"六年影响一生"为办学理念。主张"个性张扬,和谐发展"。我们以文化经营学校,用发展提升品牌,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校园主题文化,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以绿色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 深厚的积淀预示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政府放心、社会满意、家长信任、学生热爱"是学校的追求;学校在经历了"四川省重点小学"、"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之后,"面向世界,立足重庆,辐射西南,影响全国"正成为我们新的办学目标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建校于1992年,位于城区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与涪陵望州公园比邻。占地18000余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120余名教师。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办学目标,以“科研兴校,双主体发展”为办学特色,励精图治,求真求精,形成了教师“善学、善探、善教、善育、教有特色”的教风和学生“好学、勤学、乐学、会学、学有特长”的学风。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少工委税法宣传特色大队”、“重庆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重庆市首批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女职工素质达标先进单位”、“重庆德育师范学校”、“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重庆市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示范学校”等,是一所实验性、示范性的窗口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投入巨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装备的建设。在坚持“功能上先进性、教育上实用性、结构上整体性”这一原则基础上有计划逐步完成设备配置,建成了高水准的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
天台岗小学坐落在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校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实行“一校三区”办学模式。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152名教职工,小学高级教师71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骨干教师30名,学科带头人1名,师资力量雄厚。 近几年来,我校荣获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中央教科所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体育科研明星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全国小学英语课程研究重庆市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优秀视频案例组织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诚信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重庆市首届十佳创新读书示范学校、重庆市2005年度教育系统“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示范书香校园”等殊荣。06-07学年,教师获各级各类奖项281人次。 学校立足于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经典诗文诵读、儿童水彩画、少儿形体和科技创意活动为抓手,凸显“书香天台,学子乐园”的办学理念,并以“一校三区”的有效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注重开展多学科协同校本教研,推进学校的课程整合,先后编撰了校本教材英语《小学生说读演》、美术《儿童水彩画》第一册和第二册、形体《儿童形体》,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师生作文集《五彩的花雨》。在少儿水彩画、少儿形体、少儿篮球、少儿田径、小学生数学思维策略训练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06-07学年获全国、市、区级竞赛奖235人次。毕业年级学生在升入高一年级的学习中,展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和持 续发展后劲。 愿幸福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成长之路,伴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跻身巴渝名校!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创建于1986年,是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丰富内涵的重庆市首批示范校。回顾珊瑚小学的发展历程,珊瑚人用心血与智慧凝铸了”珊瑚精神“,其核心就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通过教师教育智慧、教育热情的奉献,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提供良好的教育场景;通过教师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学校的不断发展;通过多元和谐、视野广阔的教育,让学生徜徉在“小学堂,大世界”的宽广教育空间里,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化发展。 在构筑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努力营造常态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块,以科学教育为特色,促进学生艺术、体育、学科教育齐头并进发展……徜徉在大气、雅气、宽广的珊瑚胸怀里,珊瑚以其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成就并实现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追梦”: •珊瑚小学“田地画室”的成立,是一个珊瑚孩子和无数的家长对美术梦想的奇幻涂鸦; •《张宋演义》的出版发行,是一群珊瑚孩子和珊瑚全体教师对文学梦想的创造与升华; •国家女子足球队员徐媛,是珊瑚小学科学生动的体育训练培养出的意志坚定、自立顽强的珊瑚骄傲; •世界杯机器人比赛金、银、铜奖的囊括与包揽,则是珊瑚大手携小手共同创造的美丽梦想中瑰丽夺目的一个;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1943年,先后命名为小龙坎国民中心小学、沙坪坝区红旗小学、沙坪坝区第一小学、沙坪坝区小龙坎小学。2000年,更名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确立了“突出内涵发展,办出学校特色”的发展战略,遵循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的教育思想,结合素质教育时代要求,传承“小新星从这里升起”的教育传统,确立了“新星教育”办学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我校围绕“新星教育”核心理念——“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不断践行“培养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小新星”的育人目标。建构了“新星教育”办学特色“14465”基本框架,即:一核心理念,“四关注”教育观,“四园”人才观,“六突出”办学策略,“五大”途径使命。初步形成了以“两小序列”德育传统 、‘“三学”教学个性、“三凸显” 校本课程、“三模式”校本教研和“三纬度” 文化环境为支撑的“新星教育”办学特色。 风雨70载,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色红旗大队、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巾帼文明岗、重庆市“领雁工程”示范学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 重庆市十佳少年警校、沙坪坝区德育示范学校、沙坪坝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沙坪坝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入选教育部编辑发行的《中国名校》词典。学校先拥有特级教师1人,重庆市劳动模范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重庆市骨干教师9人,学科带头人3人,教育学会会员19人。
回首往昔,南坪实验小学风雨兼程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在区委区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朋友的关怀下,在校行政班子的带领下,今天的南坪实验小学办学条件已今非昔比。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为一校五点,现新增有“洋河南滨校区”、“洋世达校区”、“康德校区”、"四海校区"。其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塑胶运动场、游泳池、篮球场,并配有音乐、美术、科技、舞蹈等各类活动室。同时,创建了南坪实验小学校园网,增设了远程教育设备,实现了电脑“班班通”,等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南小人将永不停步,踏实进取,继往开来,不断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展示自己作为弄潮者的风采。 2009年,辅仁小学改建成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
学校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是原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学校地处涪陵城区演武厅12号的老城区,是一所有良好办学传统,规范办学行为和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名校。近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七校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一届又一届学子学有所成,茁壮成长。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3386名学生,126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3名,中学高级教师4名,涪陵区教书育人专家2名,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7名,涪陵区名师1名,重庆市骨干校长1名,重庆市级骨干教师8名,涪陵区学科带头人5名,涪陵区青年骨干都23名。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先进。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干部队伍带动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科教学走在了市、区前列。学校先后获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作文教学示范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重庆市百佳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校、重庆市绿色学校、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红领巾示范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堪称涪陵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涪陵七校把握时代脉博,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过程中,形成了“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尚善求真”的办学理念,围绕“有为有位有特色,又快又好创品牌”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涪陵品牌,重庆知名,全国有位”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培养有理想学做人,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会生活的新时代的小主人”的培养目标,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努力追求“个性教育”特色建设;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评价机制为动力,植根于巴渝文化底蕴的沃士,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力,从学校外显的校园环境到内涵的学校文化精神来彰显特色,铸就品牌。 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和耐心来换取家长的放心已成为每位教师工作的座佑铭;用我们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技,博大的师爱换取学生的快乐成长已成为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在已有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学校将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办名校,推名师,育名生,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创办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原名朝阳书院。解放后一直是区、市重点小学,1979年为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重庆首批办好的五所重点小学之一。历届校长潜心教育研究,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素以“团结、奋进、创新、奉献”的朝阳精神和“严谨治学,严密程序,严格质量”的三严作风著称于世,1992年经市、省教委推荐入选《中国名校》。学校教育质量一贯名列区、市前列,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褒奖:学校连续16年被 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重庆直辖后评为“市文明单位”,2000年5月又被评为重庆市“五十佳文明单位”,学校是“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先进集体,1982、1997年两次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首批“四川省德育工作集体”,首批“四川省校风建设示范学校”,首批“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四川省少先队红旗大队”,1998年评为“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1999年9月被市政府授与首批“重庆市示范小学”的光荣称号,“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1999年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评为“推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连续20年评为市、区先进党支部,工会连续五年评为先进职工 之家,团支部多年评为区优秀团支部,学校办学效益历年为区市前列。 学校注重教育科研,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材”实验基地,“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基地,全国“尝试教学”实验基地,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科研实验学校,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实验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在继承与发扬上寻找新的起点:以高远的全球意识,从未来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有需要出发,进行跨时空的思考,以“热爱生命、关爱学生、注重发展、开发“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建构21世纪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以师生共进共育,互动互助,主动活泼,和谐同步,全面发展现代文明基础素质为中心”的未来教育办学模式特色,凸现了学校管理“三级两处八系列”的能级化、程序化、自动化和多层级教改科研体系的网络化、全员化、成果化的优势。其研究成果获重庆市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上交流,特别是在近两年来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一大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市级一、二、三等奖数十项,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等全国或地方媒体多次对学校的科研成果作专题报道。一批教改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健康成长: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省劳动模范1人,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12人,全国科研型校长1 人,全国科研型教师2人,各学科都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校在区、市、全国有较高知名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