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职业中专黉舍前身是涵江第二中学,创办于1977年。1982年开端停止职业高中班。1992年景为整日制职业黉舍。次年,专业设置增加到13个专业,招生800人。1995年黉舍升格为福建省重点职业中专黉舍。职业教诲创办至今的二十年,黉舍共为社会 各界运送出具有必然特长的合格毕业生4049人。职西席资类对口升学测验被厦大、福大、师大、商专等院校登科的34人,高职单招进入高档院校4049人。职西席资类对口升学测验被厦大、福大、师大、商专等院校登科的34人,高职单招进入高档院校学习的116人.近百名职专毕业生被聘为国度干部,漫衍在各县、区中小学、构造等企奇迹单位,更多的毕业糊口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各个范畴,成绩者甚多,享有杰出的名誉。 黉舍位于涵江区环城西路高林街1号,占地102亩,交通便利,环境美好,布局公道。黉舍师资力量薄弱,此中高、中级职称西席86人。讲授设施完整,有长途双向可视课堂1间、多媒体课堂2间、电脑操纵室3间、机器车床操纵室2间、电子电工类尝试室2间、财会摹拟室1间、另有美工画室,音乐室多少,满足讲授和门生实际需求。黉舍重视讲授鼎新,办学情势矫捷多样,采纳内联外引,进步办学层次,既有普高和职专,又有五年一贯制大专。同时还与西南师范大学联办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等多层次的收集教诲。借助于联办单位成绩稳定的合作干系,大力开辟门生的失业门路,毕业生失业层次高、人为报酬好,生长远景宽广广大旷达。 本年黉舍与福建华职人才办事中间合作,确保签约门生100%安排在福州、厦门等地大中型企业失业,并跟踪办事三年,毕业后均匀人为900元/月。 黉舍教诲讲授一无所获,成绩谛视,被评为省“文明黉舍”、“创安先进个人”、“绿化红旗单位”和市“职教先进单位”、“培养尖子黉舍”。是一所让门生就学舒心、家长放心、企业用人称心的“三心”黉舍。
福建师范大学文博从属中学是由福建金帝个人·仁文扶植无限公司与福建师大附中合作创办的一所当代化整日制浅显完整中学。是福建金帝个人创办福建泉州本国语中学以来,又一新的教诲巨作。福建金帝个人投资教诲奇迹,以创办优良黉舍,培养优良人才为己任,整合优良资本,对峙高出发点、高标准,建立一流的当代民办黉舍。 师大文博附中坐落在福州市鼓楼区梅峰西路洪山新区“仁文·大儒世家”内,依山伴水,环境美好,交通便利。 黉舍按高于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标准设想,先期校园占地80亩,投资总额达1.5亿元群众币,校舍总修建面积3.5万平方米,服从布局公道,设施装备先进。三年后,设想范围60个班,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开学。 进入师大文博附中,就像进入一座天然氧吧,依山傍水,风景娟秀。沿百年香樟林讳饰的小径拾级而上,几座德式气势的修建含蓄含蓄,绿意碧绿的足球场,碧波泛动的泳池,专业的户外攀岩,藏书15万册的藏书楼,让人仿若离开了外洋的校园。 文博附中卖力人先容,这所占地80亩的校园软件方面遵循高于省一级达标校的标准打造,有浅显课堂60间,各科尝试室、公用课堂共37间,行政和讲授帮助用房等51间;藏书楼、阅览室面积3500平米,现有图书43000册,统统的课堂和尝试室都装置着多媒体讲授设备,具有初、高中展开新课程鼎新的前提;校内有300米环形6跑道的塑胶活动场,6个塑胶篮、排球场,有乒乓球区、活动东西区、泅水池、攀岩区;门生宿舍10000平米,可包容1500位门生留宿,宿舍建设有空调、电扇,供应热水;食堂3000平米,同时可供2000人用餐;校园中心有15000平米的景观区。是一所高出发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民办中学。在师资方面,设立嘉奖基金,从天下各地吸引浩繁名师加盟,组建了一支理念先进、布局公道气力薄弱的西席步队,还建立了特聘教研团,共有来自省市教研室、师大附中、福州期间中学、泉州本国语中学的39位特聘教研员。
福鼎市求新中学创办于2000年,是福鼎市第一所私立中学,福建省民办教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黉舍坐落于福鼎郊区风景旖旎的西门湾河边,这里林木葱茏,绿草如茵;万紫千红,氛围清爽,是一所环境美好,适合青少年学习、生长的园林式黉舍。黉舍订峙面向全部门生,以“教会门生读书,教会门生做人”作为办学主旨。采纳封闭式办理,小班制讲授(每班未几于42人)的办学体例,大面积进步教诲讲授质量。黉舍师资力量薄弱,西席大多是来自各中学的中、青年骨干。糊口设施齐备,人文体贴紧密密切,讲授设备完美,理化生尝试室、语音室、电脑室和多媒体设施达标并包罗万象。办学八年来,我校积年中考升一中比率均居全市前茅,2008年中考,我校86个初三毕业生有26人考入福鼎一中高中部学习。求新中学是一所阔别网吧、阔别不良青少年的黉舍,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的暖和的家! 黉舍的办学上风 1、优良师资:黉舍所聘的西席根基上是来自我市各中学的具有丰富的教诲讲授经历的中青年骨干(多数为中、初级西席和省、地、市教坛新秀),有很强的事情任务心和松散的治学精力。师资步队稳定,各学科师资力量均衡。 2、封闭办理:求新中学的大部分门生是住校生,黉舍保卫科和生管组对门生实施严格的办理,收支校门都有严格的规定。早晨实施科任西席放工教诲的晚自修轨制。这类办理形式,最大限制地隔断了门生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打仗的机遇,尽能够使门生的学业和安然不受社会倒霉身分的滋扰。3、小班讲授:黉舍每个班级的门生数节制在国度规定的标准班生数以下,这使西席能及时发明并处理门生在学业和德行上存在的题目,门生的功课根基上能够或许完成面批面改,为大幅度进步教诲讲授结果奠定了坚固的根本。4、人文体贴:激烈的市场合作认识和黉舍的办学主旨,促使西席给门生以更多的人文体贴。常常性的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换和互动,使教诲讲授的结果更加明显。5、杰出环境:教书育人,办事育人,办理育人,环境育人,是黉舍常抓不懈的主题;主动向上的校园文明氛围和园林式环境,为学天生才创作发明了更加有益的前提。
武平县中堡中学地处武平县东北部的中堡镇所在地,距离县城45公里处。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完全中学,为全县8所完中之一。学校现有教学班32个,其中高中11个班,初中21个班;学生1741人,其中高中639人,初中1102人;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高中级职称教师29人,党员教师26人,专科以上学历111人,本科学历85人。学校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565平方米,绿化面积26140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公寓楼、学生宿舍楼、餐饮食堂等规范标准的教学与生活设施;各类教学设备和体育设施齐全,已建成拥有60台电脑的微机室,安装接通了互联网;修建了标准规范的200 米×4 道环形跑道,100 米×4 道直跑道,3 个水泥篮球场,1 个水泥排球场;计划兴建800平方米师生食堂及语音室、多媒体现代技术教学系统。校园青山环抱,绿水萦绕,风景秀丽,静谧宜人,是莘莘学子治学成才的理想殿堂。近年来,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该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思路,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坚持"三个服务"即"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创建"文明学校"为动力,提出"以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狠抓育人环境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以抓新课程教改为着力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新路子,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规范学校管理,着力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精心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积极构建校园治安网络,狠抓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了以"勤政、廉洁、协作、高效"的领导作风,"团结、求实、模范、奉公"的党风,"敬业、爱生、求索、垂范"的教风,"尊师、守纪、活泼、友爱"的班风,"勤奋、善思、求真、向上"的学风所组成的良好校风。学校各项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得到上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3年9月学校获市"文明学校"荣誉称号,2003年度学校被市评为综治先进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学校被评为镇"先进单位"。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了大批社会各行业合格人才,涌现了一批各行业的中坚、骨干力量,他们在各行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特别是 2003、2004连续两年高考中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辉煌成绩。2003年高考创下了"三个纪录,二个第一"的可喜成绩,即:(1)上大学本科线人数18人(含艺术体育类6人),是2002年8人的二倍多,创校历史纪录。(2)艺术体育类上大学本科线人数6人,创校历史纪录。(3)上大学专科线以上人数96人,上线率84%,创校历史纪录。(4)大学本科上线率居全县农村完中第一。(5)艺术类文考成绩兰彩育居全县第一,石道庆居全县第三。继2003年喜获丰收之后,2004年我校高考又创佳绩,上重点大学录取线2人,上大学本科以上录取线人数24人,创下了"一个突破、两个纪录、三个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即:"一个突破":上本科录取线人数,突破20大关。"两个纪录":上本科录取线人数创校历史纪录;上专科录取线以上人数创校历史纪录。"三个第一":本校就读上重点大学录取线人数居全县同类中学第一;本校就读上本科录取线人数比率居全县同类中学第一;该校考生朱彬承语文单科成绩居全县同类中学第一。学生会考合格率、优秀率居全县完中前茅,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得省、市、县集体和个人的奖励。面对新世纪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该校必将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树立"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动教育创新,为把学我校办成质量优异、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完全中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由福建省教委批准成立,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教社证字05920001号)。是一所由厦门市教委主管的中、小、幼一体化全日寄宿制民办公助学校。英才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营造花园式的育人环境,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配置先进的教学设施,确定了"高品位、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一批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茁壮成长。 英才学校位于厦门市杏林区东部,占地16.7公顷,总投资两亿四千万元。校园内划分为教学、生活、运动、后勤服务等几大功能区,整座校园幽雅宁静、美丽壮观。学校具有适应跨世纪教学需要的现代化设施,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全员配备电脑,学校拥有电脑、语音、音乐、美术、书法、形体、心理等各功能教室,物理、化学、生物标本室等,有艺术中心、大型图书馆、体育馆及多媒体电脑教学网络,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有标准的四百米跑道田径场、八泳道游泳池,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均安装有中央空调,各部装有IC电话,后勤服务周到,每日营养配餐、热水供应,有洗衣房、配电房等。学校的各种教学、生活设施全国闻名,为中外参观者称赞。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坐落于仙游县城北隅的金石山麓,北依大蜚山,南临木兰溪,其办学历史远可溯至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兴建的金石书院,近可溯至1902年的官办金石小学堂。 1952年始称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简称仙游一中。 1959年被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 1999年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验收,是仙游县唯一的“一级达标中学”。
长汀二中创办于1972年,坐落在汀江之滨塔山之麓,系目前龙岩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中,现有99个教学班(初中18个,高中81个),在校生5400多人,在职教职工433人,任教师381人。占地面积111362.6平方米,建筑面积56976平方米。 长汀县第二中学系目前龙岩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中,现有104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多人,在职教职工419人,专任教师349人(其中初中62人,高中287人 )。占地面积111362.6平方米,建筑面积56976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奠基人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评为省“二级达标”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绿色学校”、“模范职工之家”、“素质教育先进校”、“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示范图书馆”、“五四红旗团委”,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县目标管理考评高中组第一名(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长汀二中基础设施齐全,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雅,景色怡人。她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昂首阔步向一级达标校迈进。
太华初级中学位于大田县太华镇群团村。现有在校生1858人,39个班级,教职工145人,专任教师133人。其中高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86名,9位教师荣获大田星级教师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36470平方米,校舍面积15243平方米,运动用地近5200平方米,绿化面积有6600平方米。近三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树和谐发展之人,育服务社会之才”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8年2月荣获大田县“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示范单位” 07-08学年,学校共有9位老师获得大田县星级教师称号,其中一位为五星级教师。 2007年6月荣获福建省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 2006年8月被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九届“文明学校” 2005年学校荣获三明市教育局“普实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学校发展态势良好,正朝着省级示范性农村初中的目标迈进。
培丰中学建立于1904年,是一所汗青悠长、环境美好、文明沉淀稠密、讲授质量凸起的大型乡村初级中学。1904年景立培风书院,束缚前1939年改名为培风中间百姓黉舍,1949年以后经历“培风中间小学”“培风农业中学”“培风农林中学”“培丰中学”“坎市中学培丰分班”“坎市中间小学附中”等校名的变动,1982年正式改名为“培丰初级中学”。黉舍占空中积78670平米,现有教职工68人,门生406人,共10个讲授班,具有一支老态龙钟、连合合作、勤奋朝长进步的带领班子,具有一支专业程度高、讲授经历丰富、敬业精力强的西席步队,讲授设施齐备,2008年被授予县“文明黉舍”称呼。黉舍秉承“连合、务虚、勤奋、朝长进步”的校训和“连合奋进,敢为人先”的培中精力,对峙“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性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扎根红地盘,安身闽西,走向天下,“办群众对劲的教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