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嘉惠中学始办于1997年秋,是由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荣春师长西席举荐,闻名爱国港胞李嘉诚师长西席捐资1500万元兴建的一所完整中学。校址位于惠安县城南郊,依山傍水,惠黄公路沿校门后面而过。黉舍占地220亩,由讲授区、糊口区和活动区构成,此中校舍修建面积占29199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08亩,绿化覆盖面占黉舍面积的48%,团体打算公道、犬牙交错。几年来,黉舍降服各种困难再筹资金2500万投入扶植,目前,黉舍的根本设施完整、各种当代化设备齐备,已成为惠安教诲的一个窗口。 嘉惠中学现有62个讲授班,高、初中各三个年段,高中42个讲授班,初中20个讲授班,在校门生近4000人。共有教职员工250多人。西席都是经由过程严格考核、遴选出去的,以年青教员占多数,他们有激烈的事情任务心和拼搏、朝长进步精力,勤于研讨,勇于开辟。 几年来,黉舍降服各种困难,多方共筹集资金近5000万,按二级达标的要求,现扶植有综合楼、高中部讲授楼、初中部讲授楼、科技楼各一幢,门生宿舍楼四幢,西席宿舍楼两幢,及师生食堂、膳厅五个,标准活动场一个,标准篮球场6个,占地3342 m2的图书楼已经建成。黉舍加大对根本设施、办学设备的投入,建有语音尝试室、多服从门路课堂、多媒体计算电机子课堂、门生电脑室、西席电子备课室、音像质料室、电视演播室和劳技、音乐、美术等公用课堂,添置齐备各种设备、东西;完成“校校通”宽带网工程的扶植,架设闭路电视专线,建立校长办公体系、处室电脑联网及西席备课体系、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播送体系,各班配上大彩电、灌音机、投影仪;添置图书共9万多册,充分藏书并实施计算机办理;改革充分尝试室、图书室、质料室、档案室。目前,黉舍已扩征地盘近90亩,打算投资3000万元,拟把嘉惠建成全市乃到全省范围最大、设施最全的一所黉舍。 办学13年来,嘉惠中学以严格的办理、杰出的校风、美好的环境、优良的办学质量而博得社会的赞誉。三届中考、高考及会考成绩名列全县1、二,远远超越二级达标的比率。师生们在天下、省、市的比赛中屡获大奖。各项事情效果明显,前后获得“中国陶行知研讨会先进个人”、福建省“花圃式单位”、泉州市“文明黉舍”、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市“园林黉舍”、市“五无树模校”、市“优良家长黉舍”、市“教科研事情构造奖”、市“先进教工之家”、县“文明黉舍”、县“绿色黉舍”、县“育人环境十佳黉舍”、县“绿色黉舍”、县“讲授通例先进单位”、县“校园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等30余项个人名誉。
顺昌二中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创立于1982年。它的前身是水南中学,仅有8个教学班、430名学生、29名教师。 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经过顺昌二中全体教职员工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发展迅速。 学校位于顺昌县城南路云峰山腰,前瞰逶迤如带的富屯溪,后倚雄伟秀丽的龙头岩。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成带状依山而建,井然有序,校园内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凉风习习。通幽曲径,花木扶疏;假山公园,错落有致。莘莘学子,徜徉期间,眼前花开花谢,天外云卷云舒,汲知识之精华,圆人生之梦想。学校是福建省“绿色校园”“花园式单位”。
福建省莆田第十九中学(原黄石二中)坐落在“涵黄”公路东侧、宁海桥南岸的“妃故里”。黉舍占空中积达90亩,现有师生近2500人。校园内花木扶疏,温馨恼人,四周碧野环伺,风景旖旎。讲授楼设想新奇,校门新奇风雅,军事化师生公寓2座,单、双杆等综合体能练习区1个,藏书3万多册。黉舍具有一支治学松散、讲授经历丰富的师资步队,现有教职工130多人,此中具有本科文凭的西席56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西席66人。 福建省莆田第十九中学背倚兰水,面朝谷城;绿野连缀,碧流环抱;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实属兴化平原上的一块“奇葩”,是莘莘学子求知的抱负摇篮。 黉舍建于1959年,办学汗青悠长,是一所集初中任务教诲、浅显高中教诲和职业技术教诲为一体的老牌中学。我校具有设备先进的语音室、计算机室、美工室、多媒体课堂、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尝试室,建立了校园播送体系和校园网,设施完美的练习科研基地近50亩,还具有牧医门市部、梅里文学社及文明传播中间等。黉舍教研教改蔚然成风,教坛新秀辈出,近3年来,门生获国度级嘉奖多次,讲授质量众口皆碑。黉舍曾于70年代和80年代初曾办过浅显高中,历届高考成绩喜人,为高档院校运送了400多名流才。此中获博士学位的有8人,初级职称及担负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有100多人。在畴昔的高考中,我校曾有化学科成绩居全县第一,别的学科成绩也首屈一指的好成绩,成为当时莆田县的一面高考红旗,创作发明了绝后的光辉。1983年,黉舍增办了职业高中,曾以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电子类专业跻身于职业技术教诲的前线,成为莆田市首批重点职业中学之一。职业高中专业对口高考比例全市最好,比率达70%以上;1998年,黉舍被授予莆田市独一的一所“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诲树模点”,2001年被授予莆田市“先进教工之家”,2002年被授予莆田县文明黉舍。2007年改名为“莆田田家炳中学”。黉舍的生长获得各级带领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撑。在新世纪之初,经省、市、县当局几次论证,确认我校有前提,有才气才气纵横规复承办浅显高中,并于2000年经市当局批准,省教委注册规复为浅显高中黉舍。为此,黉舍本年春季扩展浅显高中招生范围,满足泛博学子的升学欲望,为莆田市早日提高高中做进献。目前,黉舍投入大量资金,加倔强件扶植,极新的活动场,综合科技楼等都正在严峻的施工中。师资程度允不竭进步,并礼聘重点中学名师来我校高中部指导执教,确保浅显高中讲授质量。同时建立了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研讨性学习指导小组、音乐跳舞兴趣小组、乒乓球、田径、篮球活动队等,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活动。还与省表里部分高校共建,广开升学门路,为泛博考生供应更加宽广广大旷达的升学机遇。 腾飞中的莆田第十九中学,在新班子的带领下,以“连合、务虚、开辟、朝长进步”为办学理念,前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迷信公道的教诲讲授办理轨制,充分变更了全部教职工的事情主动性,促进了黉舍办理不竭上新台阶,全面推动本质教诲。一流的学习环境、一流的尝试设备、一流的师资步队、一流的办理机制,是莘莘学子成才失业的抱负挑选。
汤川中学创办于一九五八年秋。原名"尤溪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一九八一年学校高中部被调整,更名为尤溪县汤川中学,是一所乡级初级中学。她坐落在汤川美丽的飞来山下,依山而筑,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理位置优越,是个十分理想的学习场所。校园占地2467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880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数1305人,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7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19人,中学二级教师33人,任职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66人。学校各类设施完善,拥有各学科实验室、电脑室,还有专用的美术室、阅览室(18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9万册)、音乐室、校园广播室和教工活动室等现代设施。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胆探索农村教育教学新路子,实行教师岗位考核制度和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以竞争机制促进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就。近年来,分别获得县委、县政府"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及市级"先进教务处"和"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半个世纪以来,尤溪汤川中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良好校风。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校先后获得了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县"教育战线先进单位"、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县"校容校貌先进单位"、县"文明学校单位"、县"先进党支部"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并荣获"县第三届智力竞赛团体第二名",荣获"县中学(锻标)检查评比第一名",荣获"县英语科竞赛团体总分第三名",荣获"县理化生实验操作竞赛团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1978年2月原校长郭宗正出席省文教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1986年十月"县教育工作会议"在汤川中学召开,总结推广学校的办学经验。1986年11月有闽清、连城等县教育局组团来学校参观学习。尤溪一中赠送"叶茂赖根深"的锦旗一面,闽清县教育局赠送 "人才辈出,春色满园"锦旗一面,表达了对汤川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学校从创办至今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约一万一千多名。其中考上大中专六千六百多名,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五十多名, 50年来,学校莘莘学子走出校门,在人生的港湾中起航。如今他们奋斗在建设祖国的各条战线上,有的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有的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里搏击风云,有的在科技殿堂里探索科学的奥秘,有的在领导岗位上描绘未来的蓝图......这真是群星灿烂,桃李芬芳。 匆匆50年弹指一挥间,汤川中学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汤川中学一定会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把学校办成"校风好、教风正、学习浓、管理严、质量高、有特色"的农村初级中学。
霞浦第六中学是一所建立于1972年的省三级达标黉舍。旧校区坐落在霞浦县城曲井巷35号,前身是光绪年间教会创办的男子书院,前身是“霞浦城关学区附设初中班”,1975年增设高中部,1976年定名为“福建省霞浦县第六中学”, 1985年被肯定为宁德地区首批二十所重点完中。2009年8月团体搬家至霞一中旧址。现有讲授班44个(初中22个、高中22个),门生2288名,退职教职工191名。此中特级西席1人,初级西席59人,中级西席70人,硕士研讨生1人; 国度级骨干西席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西席5人,市级骨干西席29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2人。 ●黉舍名誉 近四十年的风雨兼程,通俗深厚出霞浦六中“艰苦妥协、爱岗敬业、连合调和、主动朝长进步”的黉舍精力,黉舍以“重德、博学、务虚、尚美”为校训,与时俱进地提出“为门生搭建成才的门路、为西席建立生长的平台、为社会构建调和的校园”的办学理念和“高站位决定计划、低重心运转、走动式办理、近间隔办事”的办理理念;明白了“内强本质、外树抽象、做精初中、做强高中、师生为本、办出特性”的事情目标;尽力营建“调和、浑厚、文明、长进”的校风,“ 乐学、会学、善思、勤奋”的学风,“ 松散、务虚、贡献、朝长进步”的教风。 比来几年来,黉舍前后荣获“省级榜样‘职工之家’”、省级帼国文明岗、省品德教诲尝试先进试点校、“省级中学树模藏书楼”、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校园综治先进单位、市“文明黉舍”、市“绿色黉舍”、县“安然校园”、持续三年获得初中“五项评比”A类校第一名等名誉称呼。
沙县三中创建于1974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下、沙溪河畔。校园占地113亩,环境优美,是求学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6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44个班,高中24个班),在校学生3765人。有教职工253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中级教师142人,有本科学历教师146人,有县学科带头人1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2005年7月学校通过了省三级达标校市级验收,2006年2月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目前是我县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省级达标中学。近几年来,特别是98年分设办学以来,在县委、县府、县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共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其中,投资520余万元新建了科技馆、投资42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投资约400万元新建了学生公寓;投资25万元改造了占地面积近2万平米的综合运动场(内含400米标准环形跑道),投资近30万元新建了塑胶球场;投资200余万元添置了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音美劳专用教室及图书馆、阅览室,各种设施、设备、实验仪器均按双I类部颁标准配备,校内已接通了国际互联网。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制定了“打好基础,办出特色,创一流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形成了 “严谨善教、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尊师守纪、团结刻苦”的良好学风和“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良好校 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为各类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市、县“文明单位”,省“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省、市“交通安全校先进单位”,省、市“绿色学校”,省“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校先进单位”,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市“教学创优”先进单位,市“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素质教育先进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是省举重、射箭体育传统项目校。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学校全体师生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把沙县三中办成“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环境”的闽中名校而不懈努力。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汗青文明名城福建省泉州市北部的国度风景名胜区清源山下,学院占空中积近200亩,修建面积近7万平方米,被授予 “花圃式校园”的称呼。学院现有教职工229人,具有一支具有较高讲授程度,学术程度的西席步队,学院有初级职称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员51人,中级职称77人,双师型西席31人。 学院目前开设有“发电厂及电力体系”、“电气技术利用”、“供用电技术”、“电子技术利用”、“计算机及利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十九个专业,覆盖了理、工、办理等门类。多年来,黉舍采纳多情势、多层次展开职业技术教诲,经下级当部分分批准设立“泉州电力黉舍职业技术培训中间”、“进网功课电工”培训点、“福建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度职业技术鉴定站”、“泉州电力黉舍职业技术鉴定站”、“天下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测验站”、“职业资格天下同一鉴定报名点”等。兼办“福建电力职工中专黉舍”,还设立技工部。承办“上海电力学院福建函授站”、“福建电力体系专业技术职员持续教诲中间”。学院现有在校生近4000人(此中整日制在校生1000多人,本科、大专、中专函授生2000多人)。 2003年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想较机技术利用、电力体系及其主动化、输电线路工程、产业企业电气化、电机一体化、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面向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400人,学制五年;招收高中、中职(含浅显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800人,学制三年。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中专毕业生60人,此中发电厂及电力体系专业、电力体系继电庇护专业毕业生各30名(浅显中专、四年制)。
泉港五中,原泉港后龙中学,位于泉港区都会中间,东邻五里海沙,北靠栖霞小区,连接开辟区划骨干道,交通便利,地位优胜。黉舍创办于1970年,历经初级中学、独立初中、完整中学三个分阶段,2004年5月新校名“泉港五中”将正式挂牌建立。 黉舍现有56个讲授班(初中24个班,高中32班),3420论理门生,教职工237人,兼任西席188人(初级西席6人,中级西席34人),初中兼任学历合格率97.6%,高中兼任西席学历合格率68%,本科在学38人。校园占空中积73337平方米,校舍修建面积23006平方米。 二000年,黉舍制定了近期及耐久打算。近期目标是完成省三级达标,建立泉港区强校。为完成这一目标,黉舍降服了复办高中部后面对的严峻情势,负重拼搏;尽力图夺各级当局、外洋侨亲、社会各界人士的体贴支撑。近6年来共筹资1200万元用于改良办学前提,校园面积产生庞大窜改。详细扶植项目有:4800平方米西席宿舍楼,3200平方米的讲授楼、4326平方米的门生公寓楼、食堂,征地50亩扩建的400米活动场、校大门、骨干道、1000米围墙、电脑室、电子备课室,添置大量的图书、仪器设备等。这统统,大大促进了黉舍办学前提的日臻完美,黉舍的硬件扶植根基达到三级达标的要求。 颠末几年的尽力拼搏,黉舍发扬老一辈人初创的良好传统,总结经历经验,建立“连合、朝长进步、贡献、创新”的精力,建立“依法治校、本质立校、科研强校、特性兴校”的办学理念,创建了一套标准化、迷信化、特性化的办理形式,建立起一支适应当代教诲讲授生长的高本质师资步队。良好的校风、松散的教风、勤奋的学风,使教诲质量逐年稳步晋升。初中中考持续三年综合比率位居全区前五名,复办后的两届高中毕业班高考成绩 位居同类黉舍前茅,高中会考优良率、合格率…… 同时,黉舍主动推动本质教诲,为门生全面生长供应实际平台,面向全部门生的校园活动:小制作、小发明、播送台、校址、校报、兴趣小组等活动效果明显,插手各级各种比赛屡获佳绩,尤以体育事情最为凸起,黉舍运动员已有三十多人获市级以上名誉。 近几年来,黉舍前后获得省级《天下体育熬炼标准实施体例》先进单位、市级全民健身“十佳黉舍”、市学籍教诲先进单位、区文明黉舍等名誉称呼。 泉港五中完成省三级达标是全区群众共同的目标和寻求,也是泉港五中建立黉舍品牌,完成新生长的一次有益契机,黉舍将借本次变动校名的东风,不竭发掘本身潜力,重新定位黉舍生长坐标,凝集全校全部师生,鞭策黉舍教诲奇迹更上一个新台阶。
厦门市大同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石植物园山麓,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严谨、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学校创办于1925年,是厦门市最早开办的三所中学之一。在82年的办学历程中,经过一代代“大同人”的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孕育并诞生了南靖一中、省化工学校、省电子职业中专学校,而且还为社会培养了卢嘉锡(院士)、陈运泰(院士)、詹文龙(院士)、童大林、陈佐洱、郭跃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在2006年,大同中学与位于厦门东部海滨的前埔中学进行整合,并按照“一校两区”的模式进行管理。两校的整合,实现了两校区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厦门东部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为大同中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到81亩(全区中学面积最大),教职工240人、学生3168人,一跃为思明区一所各种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新班子确立了“发扬传统、充实内涵、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整合和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爱心”校园,积极探索以“诗之校”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新路子,扎实抓好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学校”、“国家课改综合实验基地校”、“全国信息技术示范校”等称号,还连续多年荣获市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大同的办学一直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同中学,这块既有优良传统又有现代教育气息的金字招牌,必将在教育改革的浩荡春风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创办初期(1925-1937) 厦门市大同中学由黄廷元、杨景文、曹允泽、彭丙卯、许鸿图等爱国华侨和社会贤达所发起,于1924年创办。主要创办人黄廷元为同盟会会员、爱国华侨、企业家。开办初期,暂借宝善小学为校舍,聘杨景文为首任校长。校名源出于《礼记·大同篇》,蕴含孙中山所倡导的“世界大同”之理想。以“发扬趾踔厉,振我民族”为办学宗旨,以“诚信勤朴”为校训(后改为“励勤毅诚”)。1925年7月,学校由市府正式批准立案,是厦门市最早开办的中学之一。在最早的一批学生中出了后来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及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著名金融家、企业家黄克立。三十年变迁(1949-1979) 解放初,粤侨中学、道立中学相继并入大同中学。1953年,私立大同中学易名为厦门市第四中学。1958年至1960年,高中部改制为厦门化工学校(即今福建化工学校),为我省我市化学工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干部。1960年,化工学校迁到杏林独立办学。1963年,厦门四中复办高中。1966年6月,厦门市“文革”开始,厦门四中也惨遭十年浩劫,一度改名为厦门东方红中学,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学校才开始复苏。在这风风雨雨的三十年,学校高中办学虽几经周折,但各类性质的高中都办得有声有色,其中50年代和70年代学校的高中教学质量还名列厦门市前茅;一批尖子学生脱颖而出,其中不少人成为专家、学者、教授。50年代的毕业生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现任国务院港澳台办副主任的陈佐洱,以及70年代在本校就读后来成为世界乒乓球冠军的郭跃华。
元坑中学创办于1965年,1982年高中部拆并顺昌二中,独办初中至今。黉舍哦坐落于顺昌县西南部,校园占地27187平方米。黉舍树木苍翠,碧草如茵,环境美好,是莘莘学子学习和生长的摇篮。黉舍现有15个讲授班,门生743人,教职工69人。此中兼任西席 60人,兼任西席具本科以上学历31人,占51.7 %,此中具有西席资格比率100%,初级西席1人、中级西席31人、初级西席 28人;本迷信历31人,大专学历以上 27人,在函本科生 17人;省市级以上骨干西席培训3人,比率5%,兼任西席信息技术培训率100%,新聘请兼任西席8人,具有西席资格率100%;校长任职资格4人,培训比率100%,已全数经培训持证上岗。十几年来黉舍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教职工宿舍、门生宿舍和综合大楼9300平方米,总投资375万元(此中一座容讲授、办公、尝试、藏书楼、电课堂于一体的综合讲授楼,占空中积3600平方米,造价216万元),使黉舍面孔脸孔一新。容课堂、阅览室、图书室、理化生尝试室、电脑室、多媒体课堂、办公室和别的服从室各一间。理、化、生尝试室和体育室设备均达国度二类标准,有较完整的体育东西和二个大操场及200米的环形跑道,全校藏书超越1.6万册,生均约22册。2001年被评为“省级达标藏书楼”。黉舍订峙以“统统为了门生的生长办事”为理念,以“发愤、奋进、务虚、创新”为校训,以“学做文明人,试走胜利路”为课题,展开黉舍教诲团体鼎新。经由过程“三面向”(面向门生,凸显主体;面向课改,凸起质量;;面向社会,强化体验)“三教诲”(倡导人文教诲;胜利教诲;镇静教诲),创设充分前提让全部门生都获得安康、活泼、主动的生长,慢慢构成了以艺术教诲为抓手,重视课改,重视体验,在教诲讲授诸方面充分表现门生主体性的办学特性,从而达到讲授水安然安静教诲效益双歉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