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一中是1945年8月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校名为"集美初级中学马巷校舍";1947年11月改制更名为"私立舫山中学";1954年10月更名为"福建省同安第二中学";1958年8月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2002年9月更名为"厦门市舫山中学",2005年2月更名为"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简称翔安一中。1996年通过省三级达标校验收,2002年7月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2004年12月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学校。学校位于翔安区马巷镇,校园面积135亩,现在在校学生3000多人。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建有教学楼,办公楼,艺术楼,科学楼,图书馆,体育馆,400米塑胶跑道等;校内网,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可容纳600人的大礼堂,学术报告厅,闭路电视系统,有线无线听力系统,教室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花草如锦,绿树成荫,舫山碑苑更是美不胜收,遐迩闻名。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排球重点传统校","厦门市文明单位","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花园式单位","厦门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厦门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厦门市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培养了30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1979年以来,向高校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人才,并三获厦门市文史类高考状元,六夺同安县文史类高考第一。学校坚持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大跨越。近年来翔安一中教育教学成绩更加显著:2007年应届本科上线300人,应届专科以上上线543人,2008年应届本科上线422人,应届专科以上上线589人,2009年应届本科上线496人,应届专科以上上线619人。
福建省长乐华裔中学创办于1958年,1969年开办,1979年复办,1995年被确以为“福建省浅显中学三级达标黉舍”,2003年被确以为“福建省浅显中学二级达标黉舍”,2010年8月被确以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0年开端招收本地新疆高中班,每一年招收一个班。黉舍现有61个讲授班,教职工体例272人,此中中初级西席职数148人。黉舍当真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全面推行本质教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力和实际才气才气纵横的“四有”人才为目标,把“教诲创新、教改创新、办理创新”贯穿于教诲讲授全过程。黉舍本着“寻求出色,共同生长”的办学理念,对峙“以报酬本,重视本性,开辟潜能,生长特长,表现特性”的教诲理念,强化“知识窜改运气,学习成绩将来”的认识。经由过程师德师风教诲、教诲讲授实际、停业知识培训、情势多样的讲授比赛、评比“学科带头人”、设立“郑存汉讲授奖”和“思贤奖”等办法,进步西席步队的团体本质。秉承“厚德、明志、自强、弘毅”的校训,构成“务虚、朝长进步、调和、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松散、贡献”的教风和“勤奋、乐学、合作、切磋”的学风。黉舍在2001年中招鼎新后,中考已持续9年获得长乐市综合评价(综合比率)第一名(本年纪据还未统计);十届中考中,我校门生共摘得七届中考状元。2003年高考本科登科率为68.16%,居福州市第八名,总登科率为98.60%。2004年高考本科登科率为77.01%,居福州市第七名,总登科率为97.78%。2005年高考本科登科率为82.40%,居福州市第六名,总登科率为95.81%。2003——2005年持续三年高考总登科率居福州市第一名。2006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为81.82%。2007年高考荣获福州市八县市一类校高考讲授效益优胜奖第二名。2008年高考获得福州市八县市一类校高考讲授效益优胜奖第一名和高考上线进步率优胜奖第二名。2009、2010年本科上线率均超越了教诲局下达的目标,高考本科上耳目数别离达到452人、430人。黉舍本质教诲服从尤其凸起。黉舍有“太阳风”文学社、集邮协会、跳舞队、合唱团、美术兴趣小组等文学艺术社团,有篮球队、田径队、技击队等体育社团。2004年黉舍男人篮球队代表福建省插手广东、福建、香港、澳门四省区中小门生埠际篮球赛;“太阳风”文学社被福州市教诲局肯定为福州市“校园树模文社”,文学社社刊《太阳风》于2004年在香港注册发行,是天下中学99佳文学社刊;跳舞队的跳舞《开辟者》荣获福建省第二届中小门生艺术节艺术演出类节目一等奖和天下第二届中小门生艺术展演艺术演出类节目二等奖;黉舍因凸起的艺术教诲服从被省文联授予“福建省青少年美术书法艺术本质教诲基地”。黉舍前后被评为“福州市文明黉舍”、“福建省文明黉舍”、“福建省榜样职工之家”、“福建省先进教诲工会”、“福建省花圃式单位”、“福建省黉舍共青团先进事情单位”,“长乐市先进单位”、“长乐市教诲事情先进单位”。黉舍是“福建省浅显高中新课程尝试样本校”、“福建省当代教诲技术尝试黉舍”。黉舍于2006年的春季搬家到新校区,与斑斓的长山湖相映成辉。校园扶植现已投资近一亿元,新校区占地133亩多,建有校舍面积65989平方米,当代化的办学设施有:校园网、校园数控播送体系、校园有线电视台、网上讲授巡查体系、网上安然监控体系、“一卡通”办理体系、藏书楼、美术馆、音乐馆、理化生尝试室(包含数字化切磋尝试室)、史地公用课堂、通用技术课堂、科技活动室、心机咨询室(包含宣泄室和教诲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收集课堂、多媒体化课堂、体育馆、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的铺设野生草坪的足球场、活动东西场以及高标准的门生食堂和门生宿舍。
沙县五中坐落于钟灵毓秀的青州造纸厂生活区学村山上,校园环境优美,清幽宜人。学校建筑依山势而筑,尽显雄姿。校园内林木扶疏、曲径通幽。正是啁啾鸟语怡学人情怀,朗朗书声振五中精神。 学校前身为青纸子弟学校,创办于1960年,1969年开设初中,71年开设高中。于1993年通过省级评估被授予“省三级达标学校”。1998年,学校与青州纸厂进行厂校剥离,更名为沙县第五中学,归属于沙县教育局,直接面向社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长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学校的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获“省中小学学籍管理先进单位”、“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省中小学校园综治先进集体”、“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市养成教育德育特色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称号,曾在1995年和2000年两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学校”,现为三明市文明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养成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办学特色。 近些年,学校在秉承传统的办学特色的同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2001年11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10所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联系学校”,2002年3月又确定为“福建省80所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试验校”, 2006年被评为沙县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先进单位,且年年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教学成绩突出。初中中考及格率、优秀率年年名列沙县前茅,高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2004年本科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林圣辉同学获三明市理科总分第一名;2006年林淑兰同学获沙县文科总分第一名;2008年本科上线突破200人大关,姚冰同学获沙县文科第二名,刘家杰同学获沙县理科第三名。专科以上上线率每年均在90%以上。五中坚持让每一个学生成材,给每一个学子坚定而充实的人生之路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5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9人;县学科带头人14人。全校共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84人。期中初中12个班,530人;高中27个班,1254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先进。占地面积35200平方米,校舍面积28000多平方米,拥有250米田径场和一座8000平方米的综合科技实验楼。配备了近300台电脑,两座专用语音室,多间多媒体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以及音乐、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还拥有一座天文观测台。实验仪器和设备达国家I类标准。学校还建有计算机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条件,保证了学生学习途径的现代化、多样化。学校图书馆为“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同时配备了环境优雅的图书阅览室和含有30万册电子图书的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尽享读书之乐。 学校坚持以“人本创新、德育为重、质量强校、务实发展”为办学理念;确立“立志、拼搏、笃学、达材”的校训;明确学生以“励志、律己、明礼、诚信”,教师以“铸魂、精业、严谨、奉献”的办学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健康的心理”的德育目标,以及“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习惯、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学校坚信,随着学校的发展,一定能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给每一位五中学子的理想插上垂天之翼。 追风赶月向未来,春华秋实在五中,学校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福州八中鳌峰初中是2002年4月17日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一所全日制公立初级中学,2002年9月2日正式剪彩挂牌成立并开学。福州八中鳌峰初中是由福州一级达标学校——福州八中创办。学校直属市教育局,由福州八中委派常务副校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进行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位于福州台江鳌峰新区(福光大道南段鳌兴路)占地30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校园与鳌峰公园隔河相望景观别致,坐落于光明港公园之南,毗邻鼓山风景区,综合教学楼呈四合院楼群,品味高雅,现代化建筑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具有深厚浓郁的学府氛围。学校建有现代化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教室、语音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室内体育馆、250米塑胶跑道和四场塑胶地面标准篮球场、健身器械活动区等一流的教学设施。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名校优势,把福州八中鳌峰初中办成福州市一流的初中示范校”的要求,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秉承八中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志存高远、笃行勤学”的校训勉励人,以“团结、苦干、向上”的校风感染人,以“严谨、生动、善导”的教风培养人,以“勤奋、主动、求实”的学风激励人,无论是办学模式、教学质量,还是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都凸现出一流的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涌现了一批特长生,办学以来已有多位同学在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赢得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赞扬。历年来福州八中鳌峰初级中学不断创下佳绩,为省一级达标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已步入健康稳定发展的福州八中鳌峰初中正以一所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现代化的示范初中的形象呈现在福州东区。
霞浦一中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宁郡中学堂”。作为传播民主思想与传授科学知识并重的新型学校,开创了被誉为“八闽邹鲁”的“海疆重镇”的现代文明之源,开启了闽东教育史上男女同校学习之先河,成为八闽大地莘莘学子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圣地,成为闽东早期革命志士成长的摇篮。百年名校培养了包括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先生,著名易学宗师、原福建师大副校长教授黄寿祺先生,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游寿女士等在内的三万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 霞浦第一中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在变法维新“废科举,兴学堂” 思潮影响下,福宁知府李增霨创办了宁郡中学堂。至民国6年(1917年)福建省教育厅正式改办为“福建省立第三中学”, 后历经福建省立第三初级中学、霞浦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霞安鼎三县联立初级中学、霞浦县立初级中学等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称霞浦县中学,1958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并正式定名为“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1996年被确认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百年沧桑孕桃李,霞浦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如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同志,原福建师大副校长,己故著名“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己故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教授等。在烟火弥漫的战争岁月,更有许多校友为了公理、民主和正义,舍生蹈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原中共闽东工委代理工委书记陈子英,原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闽东工委成员兼组织部长叶挺荃等诸多先烈的影像已永久地铭刻于校史丰碑之上。
福建省漳州市天宝中学坐落于319国道漳州市郊区路段——芗城区天宝镇,位于斑斓的九龙江西溪北岸。创办于1956年,其前身为龙溪第二中学,属一所乡村老完中。半世纪以来,具有一段光辉的办学史,为社会培养出很多高本质人才,留美博士王建荣和就读牛津大学的王贺生师长西席就是此中杰出的代表。现有班级36个,门生1772名,教职工124人,此中中初级西席42人,本迷信历47人,党员42人,具有一批高本质的西席。 近几年来,芗城区党政各级带领和芗城区教诲局一向高度正视天宝中学的办学环境,多次到黉舍观察和指导。在各级带领的体贴下,在本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慢慢构成了“爱国、朝长进步、务虚、创新”的校风,“敬业、爱岗、松散、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奋、朝长进步”的学风。黉舍订峙“育人至上,人文为先”的德育事情理念,推行“实际、参与”的自我教诲准绳,安身创新,建立起以黉舍教诲为主体、家庭教诲为根本、社会教诲为持续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教诲收集。按照本质教诲的需求,黉舍提出“深化鼎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改思路。一方面加强讲授教研力度,凸显“课改”职位,晋升讲授质量。同时,正视西席步队的扶植,不竭强化师德师风扶植,优化师资步队,鼓动鼓励西席插手各种学习培训,尽力进步育人程度。另外一方面,以报酬本,关爱门生,存眷门生的身心安康,加强校园文明扶植,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同时不竭加大资金投入,扩展黉舍的根本扶植,改良办学前提,进步办学质量。继完成九年任务教诲“两基”事情目标后,黉舍又为完成“双高普九”宏伟计谋而停止不懈尽力。 近几年,黉舍高考质量不竭上扬,完成本科零的冲破后,又获得理科专科上线率100%,总上线率97%的好成绩,接着又完成重点本科零的冲破,多人考上重点大学。黉舍前后被评为市级、区级“校园办理先进单位”“市校务公开事情先进单位”“市建立交通安然校先进单位”“芗城区党建先进支部”。同时,稀有十名西席荣获市级、区级各种名誉称呼。
长汀县第三中学创办于1980年8月。地处国度汗青文明名城、客家首府、闽赣边疆城——古汀州城区。是省级首批 “文明黉舍”、省级“校园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 省级“先进教工之家”、市级“榜样职工之家”、市级“安然黉舍”、市级“绿色黉舍”。黉舍布局公道、草茂花繁,环境文雅恼人。办学二十多年来,教诲讲授服从明显,特别是近几年中考获得了优良成绩,“四率”评价获一等奖。 黉舍推行“育报酬底子,质量为生命,办理为保证,创新为目标”的教诲理念,本着“让学天生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对劲,争创一流名校”的事情目标,成为龙岩市新一轮根本教诲课程鼎新树模基地校。黉舍具有52个讲授班级,教职员工200余名,门生3000余名。师资力量薄弱,驰名师四名,前后已通太初级西席资格评审42名,一级西席资格评审96名。 仅2005年以来,黉舍个人获奖达15项;西席获县级以上综合性表扬达36人次,此中罗桥生教员获得天下中学青年纪学西席优良课观赏与评比二等奖,丘永明教员获得福建省初中地理讲授创新大赛一等奖;西席教诲讲授论文在各种刊物、各种集会获奖、颁发的达58篇;门生插手各种比赛获得表扬的达35人次,此中汪木荣同窗插手天下化学比赛获省级二等奖,胡青林同窗插手天下数学联赛获省级二等奖。 “为人师表,创新朝长进步,松散治学,勇于贡献”成为教职员工恪守的标准,“遵纪守法,勤奋务虚,开辟创新,全面生长”成为全部门生的妥协目标。长汀三中全部教职员工将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拼搏朝长进步,让“长汀精力”在八闽大地大放异彩。
平潭一中的前身为始创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的毓贤小学初中班(此前为清光绪32年即1906年美国“美以美基督教教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创设的毓贤男子书院)。创办初期,门生独一20多位,校长或掌管人均由外籍女布羽士担负。汗青沿革1931年秋,毓贤小学初中班与建立于1917年的开宗小学初中班归并,取名“岚华初中”(原本的小学部也归并建立岚光小学)。校址设在城关南炮台(今尝试小学),1937年8月迁往开宗小学地点地北炮台(今城北小学)。 1939年夏,日本侵华的烽火燃及平潭,岚华初中被迫流浪转徙于福清县的东张香山寺、楼锦村等地。1941年夏,福清沦亡,教会当局将10所教会创办的初级中学归并,取名“卫理联中”,统迁顺昌县元坑村。次年秋,闽海各县光复,“卫理联中”随之闭幕,各校前往滋润原地停课,唯平潭孤悬外洋,敌伪残存权势仍不竭骚扰入侵,“岚华”一时未能复校,将男女门生别离寄读于福清的明义,毓贞两所私立黉舍。1943年,又将明义黉舍的岚华门生寄读于龙田镇的融美初中。翌年秋,平潭处所稍靖,“岚华”门生方前往滋润本县上课。 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后,平潭县群众当局于1951年10月25日领受岚华初中,改校名为“平潭初级中学”。1956年9月改称为“平潭第一中学”,并增设高中班。“文明大革命”期间,黉舍上课时断时续,讲授次序遭到严峻影响。1970年9月,黉舍下放给当时的“红心公社”,改名为“红心公社中学”;次年10月,黉舍由县“革委会”宣教组领受,又改名为“平潭红心中学”。至1977年,始规复“平潭第一中学”称呼。讲授服从平潭一中汗青悠长,办学事迹光辉。自创办以来,共培养出25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1978年平潭一中列为莆地步区重点中学,1980年评为省级重点中学,1994年经省教委验收合格,被授予省二级达标校称呼。办学范围1999年起,在各级带领体贴支撑下,该校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飞腾,黉舍开端大范围校园扶植。征地40亩,校园面积扩展了将近一倍,新建讲授主楼、综合尝试楼、塑胶田径场、黉舍大门以及校园绿化等,校园面孔今后脸孔一新。 几年来,平潭一中全面实施本质教诲,讲授质量稳步上升,获得骄人事迹。高中会考优良率持续三年超越97%,高考本科上线率100%,本一上线率达45%以上,居福州市同类校上等程度。初中在生源本质良莠不齐背景下,因材施教,中考成绩年年保持全县第一。 平潭一中现有初高中部,共70个讲授班,教职工180人,在校门生4000多人,校园面积90亩,是国度标准化考点和省文明黉舍。
顺昌县建西中学创办于1963年秋,位于建西镇的中间,占空中积15.03亩,校舍修建总面积4035.73平方米,此中讲授用房两座。近十年来,黉舍均保持有6个讲授班,门生数相对稳定在230人,教职工25人。现有讲授班5个,门生数183人,教职工22人。此中兼任西席的学历达标率为10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西席达到半数以上,是一所典范的“袖珍中学”。建西中学前身是“建西县第一中学”,旧址建于建西县城北郊,与当时的“福建省气象黉舍”毗邻,校园占空中积七十多亩,草木碧绿,环境文雅。1971年春,原“建西县第一中学”与原“建西县尝试小学”归并,改名为“建西七·二七黉舍”(系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黉舍),后搬家至现址。1980年秋,“建西七·二七黉舍”中小学分离,中学部正式改名为“顺昌县建西中学”。比来几年来,顺昌县建西中学以邓小平同道“三个面向”教诲实际为指导,当真贯彻《中国教诲鼎新和生长纲领》精力,对峙“五育并举、全面生长”的办学标的目标,遵循县教诲局提出的“鼎新、办理、质量、特性”的八字目标,连络本校的实际环境,立“讲实效、求生长、迎合作、比贡献”为校训,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扶植,有打算、有步调地培养门生构成“诚笃、长进、连合、合作”的良好学风,不竭深化教诲鼎新,全面进步讲授质量,获得了明显的成绩。此中最具特性的是黉舍的专业举重练习小组。我校前后投资两万余元,配齐配好举重东西,并制定一套完整、体系、迷信的练习打算,对门生停止体能、技能、心机等多方面强化练习,坚持不懈,从不间断。近几年来,建西中学举重成绩捷报频传,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比赛的冠亚军名誉,并在2003年被定为南平市体育局“体育传统黉舍”称呼。面对新世纪的应战,顺昌县建西中学正担负着鼎新、生长、奋进的汗青重担。我们满怀豪情壮志,与时俱进,向着洒满阳光、充满但愿与收成的将来开辟进步!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学坐落于长汀县河田镇下街村栗子坪,学校创办于一九五二年,始定名为“长汀初级中学”,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汀县创办的第一所中学。一九五五年更名为“长汀县第二中学”。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一九六0年九月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一九六九年正式改名为“长汀县河田中学”。二00五年四月,学校顺利通过省“三级达标”学校的评估验收。长汀县河田中学现有校园面积63025平方米,校舍面积25633.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459人,教职工184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65人。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精神面貌好,教育观念新,敬业精神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先后涌现了一大批省、市、县级先进教师。长汀县河田中学办学五十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创新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致力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创建新的办学特色。历任领导秉承“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勤勉务实、争先创优”的办学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校风;全体教师忠于职守,努力工作,为人师表,形成了“敬业、专精、善导、创新”的良好教风;学生们勤奋学习,遵规守纪,拼搏争先,形成了“乐学、多思、拼搏、争先”的良好学风。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负重拼搏,勤奋扎实地开展工作,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历年的中考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先进教工之家”、市“文明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