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创建于2003年,是按照"国有联办、委托管理、自主办学"的模式,由海沧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坐落在厦门市海沧区美丽的未来海岸,与海上花园鼓浪屿遥遥相望。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学生2200多人,教职工147人。学校秉持"自信、自强、惟德、惟能"的校训,强化"示素质教育之范,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精细管理、全员德育、有效教学、科研兴校"的办学管理思路,以培养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为育人目标。目前学校已成为少儿国际乒乓球训练基地、教育部名师工程实验基地;学校被评为全国"个性化作文实验"先进校、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绿色学校、厦门市双高普九先进单位、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基础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厦门市初中教育优质奖;图书馆被评为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并被评委全国先进单位;档案馆被评为省一级达标馆、少先队被评为省红旗大队。建校以来,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五年在厦门市岛外片区名列前茅。学校秉承"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多个课题。学校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利用北师大资源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开办"研究生班"、分批派遣教师赴北师大培训,选派教师赴国内外考察交流,为教师不断创造再学习的机会,逐步形成"名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学校开设唱诗、舞蹈、纸艺、阅读、乒乓球、围棋、文化收藏与艺术鉴赏等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满足孩子多样化的个性选择,为开发多元智力打下坚实基础。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为学生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学校舞蹈、合唱连续多年获市、区艺术汇演金奖;2007年,"阳光伙伴"勇夺厦门市第一名;歌舞剧《成长的烦恼》参加"音乐伙伴"比赛摘取福建省桂冠,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2008年,舞蹈《乒搏》获全国一等奖,赴德参加"中德青少年艺术"文化交流,再获一等奖,且通过柏林电视台向全球转播;建校以来,机器人实验室连续多年组队参加全国机器人竞赛,屡获冠军;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我校"南铎"文学社社刊《南铎》获最佳社团刊特等奖。学校已成为每个孩子精神的栖息地,梦想的推进器。学校全体教师将无怨无悔,倾力奉献,不断传递爱与美的信息,筑造丰盈美好的教育人生!
厦门市华侨中学由厦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先生于1958年创办的。"文革"期间历尽坎坷,先后易名前线中学、第七中学、第三中学。1983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复名为华侨中学。建校50年,育才数万,现有普通初、高中46个班,学生2300多人,教职工185人。199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达标校。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天(航空)模型活动重点校"称号。2004年获得思明区高中教学质量综合奖。2005年获得2005年厦门市"万人献爱心"先进单位称号。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经过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的校风良好,朝着"树德、育智、强身、成才"的方向迈进,取得了显著的办学实绩。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厦门华侨中学考生多次夺得高考市"状元"和省、市单科第一名。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学科及科技竞赛中,多次取得较好的成绩,为高考院校输送大批人才。近两年高考录取率均达85%以上,高中会考合格率达99%以上,中考优秀率达50%以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几年来,提高办学效益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不在升学率、考试成绩或是学校建设的硬件设施,而在于学校是否具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勃勃生机。而勃勃生机靠的是教育的创新。因此教学要创新、管理也要创新。要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该校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贯彻了创新精神,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创造发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在评比中取得全国银牌奖、省创新设计一等奖。学校航模活动开展的20年间,获得了国家、省、市奖项近200个,2000年厦门华侨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福建省唯一的"全国航天(航空)模型活动重点校"称号。
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侨建公办的省二级达标普通高中。学校由爱国华侨、闽发集团董事长林尚德先生捐资6000万元人民币、政府提供配套土地建设而成。学校占地10万平方米,校舍4.2万平方米(含在建1.4万平方米),现有高中32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多名。花园式的校园依山傍海,教学楼、实验楼、天文天象馆、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艺术馆、师生公寓等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规范,教师爱岗敬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绩斐然:2005年高中会考合格率99.37%,优良率98.32%;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77.8%,专科上线率99.8%;高考成绩获连江县“质量突出奖”、“效益优胜奖”;荣获福州市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学校设有林尚德奖教金、李永东夫妇助学金、申章昌助学金、游泽民助学金、上海云湖集团助学金、清华文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奖学金、“旅美华侨”奖学金等,奖励优秀师生和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2005年秋季开始承担省老区办、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福建尚德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老区宏志班”和云南省绿春县少数民族扶贫生的教育教学工作,2006年正式成为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高中国际教育项目合作学校”,开办高中出国留学预科班。目前,学校正加快步伐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以实现林尚德先生“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受到优质教育”的愿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贡献。
福鼎市第六中学前身为创办于1977年的福鼎县城关第四小学附设初中班,学校先后更名为“福鼎县城关中学”、“福鼎市第六中学”、“福鼎智华中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社会认可、家长称赞、学生向往的学校,一所具有全新发展理念的省二级达标中学。学校位于福鼎市区中心,背倚龙山,面临龙山溪,校园周边道路宽敞、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校园占地73498平方米,校舍面积27750平方米,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先进。现有初、高中共66个班级,教职工252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85人,占教师总数73.4%,省、市(地)级骨干教师50多人,另有市管拔尖人才、市 “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等19人,近三年,教师获市级以上表彰达268人次,89篇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汇编、获奖,三个国家级课题正在开展。学校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精神引领下,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一流、人才培养多元、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效益良好”的办学目标,着力构建“花园、学园、乐园”式和谐学校。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初中办学效益显著,尤其是1999年我市初中招生实行电脑派位以来,各项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茅,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肯定与好评,高中办学也不断跃上新台阶,在福鼎社会各界乃至宁德市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宁德市达标中学的“一匹黑马”,腾飞的福鼎六中正成为宁德市教育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泰宁县下渠中学位于县城以南十千米处,西通梅口、大布两乡,南通开善、龙安两乡,地属城乡连络部。我校共有6个讲授班,现有门生228人,此中投止生209人,占门生总数的91.7%,现有教职工25人,兼任西席24人。此中兼任西席学历达标率100%,本迷信历20人,占西席总数的80%,另有2人正在插抄本迷信历学习。中级职称西席8人,占西席总数的32%。 校园占空中积22631平方米,生均占空中积99.26平方米。黉舍现有讲授楼、综合楼、教职工宿舍楼和门生宿舍楼各一座,修建面积4916平方米,生均扶植面积21.56平方米,绿化面积3800平方米,生均面积16.67平方米。具有电脑室一间(电脑30台),物理和化学尝试室各一间,装置了简略单纯的多媒体。图书室藏书8520册,生均37.37册。 近年来,我校年年被评为“文明黉舍”,2002获得三明市“先进教工之家”名誉称呼,2004年获得县本质教诲“先进黉舍”称呼,2005年获得三明市“创安然校园先进单位”称呼。2006年再次获得县级“安然校园先进单位”称呼。黉舍当真落实省颁讲授打算,开足开齐省颁课程。不竭改进讲授手腕,优化讲授过程,进步教诲讲授质量。建校至今50余年,开端统计82年至今共培养门生600余人,2000年到2007年就有230余人,教绩持续7年名列全县前线,此中2000年至2004年持续四年中考上线率名列全县前三名,在这七年中每一年入学率达100%,停学率节制在2%以内,定时毕业率达85%以上,每一年的单科合格率达90%以上,每一年全科合格率达80%以上。 黉舍近几年改良办学前提做的大量的实事,新建了篮球场,公厕,德育墙,多媒体课堂,门生食堂,门生澡房,洗衣池以及校园从属工程,添置了大量的图书和尝试仪器,撤换了黉舍播送体系;黉舍为了课改的需求,多方筹措资金,添置了10台讲授电能;完美了黉舍绿丑化,共投资40余万元。目前黉舍订在修建校门和围墙,争夺在年底完工。为了扶植一支高本质的西席步队,黉舍构造展开“强师德,铸师魂”系列活动,进步西席小我品德涵养,使西席从真正意义上体贴酷爱门生;尽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了适应课改新情势,窜改西席讲授理念,在教诲讲授中贯彻课改精力,我们狠抓西席停业培训,十八人次到课改尝试区培训。我校统统兼任西席前后插手了县级通识培训,培训率占100%;进步西席专业本质,鼓动鼓励中青年西席主动插抄本迷信历学习,并在经济上赐与必然的帮助。鼓动鼓励西席插手各级岗亭比武,几年来,西席插手各级教坛新秀评比,8人获县级“教坛新秀”、“先进西席”、“优良班主任”称呼,2人获市级“先进西席”称呼;多人次获得县级讲授比武1、二等奖,一人获得市级讲授比武二等奖,四报酬市级骨干西席。鼓动鼓励西席指导门生插手比赛,此中1人获得国度级三等奖,30多人次获得市级1、2、三等奖。 全面实施本质教诲,按照我校实际环境,一方面,校重点组建了美术、音乐、篮球、田径、科技、电脑等兴趣小组,展开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另外一方面,经由过程每一年的“四节”活动,对一学年的活动停止校阅阅兵。一份耕耘,一份收成。近几年来,我校田径队在县田径活动会中年年获得首屈一指的好成绩,此中2006年中小学田径活动会中获得个人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美术书法展、科技创作、县文艺汇演活动中也几次获得1、二奖。 我们将以此次 “督导评价”复查为契机,主动尽力,不竭朝长进步,开辟创新,慢慢完美校园根基扶植,加强西席步队本质,营建良好校风,进步教诲讲授质量,使本校各项事情更上一层楼。
星村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九曲溪畔,创办于1970年。1982年以前为完全中学,1982年后改为初级中学。2001、2002年先后接纳了曹墩中学、华侨农场中学。校园占地面积为51562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0126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馆藏图书27500余册。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63人,中高级教师64人,具有美术、书法、音乐、摄影等方面专长的教师数人。现有学生数67人,18个教学班。 学校本着“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关心学生成长,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以“博学、慎思、善群、笃行”为校训,从严治校,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保安全,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养成。教风严谨,学风浓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0年以来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在全市均处领先地位。 2008年通过福建省“双高普九”验收。 90年代开始,我校不断尝试与职业类学校联合办学,先后开办了竹筏、工艺美术、建筑、财金等职业高中班,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人才。我校致力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利用区位和人才优势,专门调配或聘请有专长的教师进行教学。几年来坚持开办美术工艺、书法篆刻等特色班,为学生人生发展提供新的平台,走出一条特色办学的路子,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被授予“南平市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法制宣传先进集体”、“热心职业教育”等荣誉称号。
周宁县第七中学座落于离县城5公里的七步镇内,省道310线旁,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书香浓郁,是周宁县教育事业的窗口学校之一,县级文明学校。学校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农村独立初级中学,校园面积22亩,建筑面积633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908人,教职工53人。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本科文凭10人,其他老师均在功读本科文凭,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经过20多年的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及基础教学配套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兴建了一座四层的教学主楼,一座三层的教学楼,两座三层教师宿舍楼,一座三层学生宿舍楼和一个符合标准的冲水厕所,完成了田径场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初步具备了四跑道200米环跑和100米直跑道的规模。2006年新建一个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进一步完善,加入周宁教育网,图书馆藏书近2万册。环境布局较合理,绿化优美,正朝着“学园”、“乐园”、“花园”的三园化校园稳步快速发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落实“诚信、惜时、文明、好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倡导学生自我管理,坚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五小”活动,以学生运动会、朗诵比赛、征文竞赛等阶段性活动为契机,狠抓校风建设,从严治教,严谨治学。坚持素质教育,倡导校本培训,突出校本教研,为国家输送思想先进、学识扎实、作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多向型人才。2003和2004年中考,我校均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为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学校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将七步镇退休老干部、村两委干部、社会贤达充实到家长委员会中。通过每年一次的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不定期的碰头会,协调学校办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难,构筑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近年来,学校办学效益显著,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先后获得市“先进家长学校”、市“先进教职工团支部”、县“文明单位”、“民评工作先进单位”;2003-2004学年度在以初中“五率”为中心的目标责任制评比活动中荣获先进学校二等奖,2004年度,获得宁德市实验教育普及县先进集体、县文明学校、县五四红旗团委、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镇先进党支部;2004-2005学年度在以初中“五率”为中心的目标责任制评比活动中荣获先进学校三等奖、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05-06学年度获县级平安校园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