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实验中学位于交通便利的东城区东宝路,创办于1993年,是东莞市四大校之一,国家级示范高中,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占地16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地处东城文化圈,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000多学生。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电脑及实物投影等辅助教学设备,所有老师都能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果树飘香,被评为东莞市园林式单位和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建有科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天文台等各种配套的多功能教学设施,体育活动场地充足,建有标准的足球场、400米塑胶跑道、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及室内体育馆,这些运动场所和设施均全天开放,供同学们体育课及活动课使用。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亮点,我校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校园广播站、守望者文学社、学生艺术团、舞蹈队、学生电视台、小科学家协会、英语俱乐部、集邮协会等多个社团形成了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年度合唱比赛、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运动会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配备电子阅览室的图书馆和新建的科学探究实验室能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职工252人,均从全国26个省市选拔招聘。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88人,一级教师8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广东省骨干教师7人,东莞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带头人6人,东莞市骨干教师9人;18人在市级教育学会和学科研究会担任职务。研究生3人,12人获得硕士学位,16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培育英才的保证,我校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强,用爱心和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办学历程】实验中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年轻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的重点中学。学校实现了每三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93年建校、97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3年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评、2006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成为广东省首批十五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之一。2007年9月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评估。【办学理念】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每一个”,体现出教育的全体性;“终身发展”,体现出教育的全面性;“奠实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学教育的基础性,明确了普通中学的基本任务。根基是发展的基础,我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学生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让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实践与创造。在“办学理念的的指引下,我们制订了学校新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实施途径,广泛开展校本科研,构筑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营造自我教育的德育氛围,推进了“实验、和谐”办学特色的形成,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庄严承诺。【校 训】“尚学、创新”是我校的校训。“尚学”是我校师生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奋力拼搏、持之以恒为“尚”,学习知识、修养德性为“学”。“创新”是我校师生的理想追求,也是我校作为“实验”中学的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尚学”是行动,“创新”是理想;“尚学”是过程,“创新”是结果。以此形成一个严谨统一的口号,对我校的教学育人的全过程进行要求,并使之升华。【办学目标】作为一所“实验”中学,学校始终坚持“尚学、创新”的校训,秉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在“多元互动,和谐发展”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凭借自身的实力、活力、魅力成为东莞市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性窗学校,广东省名校。力争把学校办成东莞市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学校、广东省名校和国内现代化的中学。【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突出科研兴校的实验特色,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的办学理念,遵循“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研促教”的办学思路,崇尚“实验”,追求“和谐”,在“尚学·创新”中,实现“求真的个性发展,求实的能力培养,创造的自我表现”的育人目标。形成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浓郁的科研氛围、富有特色的德育”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教育科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艺术团,成为东莞市中小学教育独树一帜的亮点。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刚柔相济,构建实施学习型组织,突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自我发展,造就了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了“团结、奉献、严谨、求实”的优良教风。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办学宗旨,坚持实施“创新育人”和“自主学习”教育,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教学科研与学校“一三七”教师队伍现代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全体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方向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办学成果】我校秉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和谐共生,真情关爱与严格管理相得益彰。办学十六年,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00多篇,有215人次获省市级教育教学科研奖励,有75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和比赛活动中获奖。学校先后共参与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25个,获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53项。学校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东莞市文明单位”、“全国体育教育达标先进单位”、“广东省推普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标兵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国家教育科研示范单位”、“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等殊荣。十三届毕业生共有7800多人考上大学,重点升学率在30%以上,本科升学率保持80%以上,大专升学率保持99.8%。其中本科录取率2006年为83%(位居全市第二);2007年本科录取率达到89%,其中卢穗茵同学获得市英语单科状元;2008年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9%。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特长,各种学生竞赛成绩位居全市前列,2007年王玉珏同学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全国三等奖(全市仅三人);王思祺同学参加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真正展示出创经验、出理论、育人才的特色和风采。【未来展望】励精图治的实中人,正以饱满的热情,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勇于实验,和谐发展,大力推进优质教育,全力锻造“实验”品牌,形成“实验文化”,朝着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广东省一流学校和国内知名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
东莞市可园中学是一所全日制东莞市直属公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75年,原名东莞市莞城第三中学。 1995年成为东莞市直属学校。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投入近1.5亿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易址迁建新校。同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并更名为东莞市可园中学。 学校位于莞城运河西三路,运河东伴,东江绕流,人造天成,是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5800平方米(约114亩),总建筑面积 75895平方米。新建教学楼三座、师生宿舍楼四座,办公楼、实验楼、艺术楼、电教楼、图书馆、体育馆各一座,有400 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足球场及若干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有符合省级标准的课室60间,教辅室60间,均配置多媒体平台及74英寸背投彩电。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报章杂志180多种。学生阅览室860平方米,座位300个;教师阅览室216平方米,座位50个;电子阅览室2个,座位100个。拥有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天文台,1200个信息点的校园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安装校园智能卡管理系统、直饮水系统、保安监控系统、考试监控系统。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一流。 回顾学校走过的三十一年艰辛历程,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几代人的心血,千百人的努力,铸就了可园中学师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知难而进,有教无类”的文化品质,创造出令人钦佩的业绩,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学校具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在职教职员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52人,高级教师20名,一级教师65名,具有研究生和双学位学历教师8名,学历达标率100%。 “十五”期间,可园中学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共有8项,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近三年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38项,省级奖53项,市级奖560多项,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文明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连续三年达到或超过86%,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可园中学办学效益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 在东莞市荣获“教育强市”称号之际,市教育局组建了可园中学新的领导班子,聘请了教育部培养的全国百名高中骨干校长之一、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阶华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首先,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其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教育服务观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强化德育工作,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分层教学”的模式,尊重人性,尊重差异,促进教学的人性化、个性化,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世纪的可园中学,志存高远,风正帆悬。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优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可园中学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和现代化的省级示范性初级中学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