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华侨中学始创于1957年,最初定名为“顺德县联侨中学”,1958年更名为“顺德华侨中学”,是顺德教育史上最早的两所完全中学之一。“文革”期间,学校曾一度改名为“顺德朝阳中学”,1978年恢复现校名。1995年政府决定华侨中学易地重建,迁址顺德新城区。校园重建工程于1999年8月告竣。2004年,学校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5年实现初、高中分离,过渡为一所高级中学;2006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07年,高水平通过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 顺德华侨中学为区属重点高级中学。学校坐落在顺德新城区德胜广场旁,背倚郁郁葱葱的顺峰山,前临波光粼粼的德胜河,毗邻区政府行政大楼,作伴顺德演艺中心、顺德图书馆和顺德展览馆。自然与人文环境得天独厚。学校占地68003平方米,建筑面积3863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97%,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人数达1500余人。 学校设备设施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备,并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实施改造,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校园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个功能区划分,科学合理。主体建筑风格典雅,精致校园引人入胜。学校投资700多万元率先在顺德建起电子教学平台,把多媒体教学引进每一个教学班和各教学场馆。千兆多媒体校园网、广播网和数字网覆盖全校。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专任教师120人,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群体和全国各大名牌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群体。现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2人,研究生及教育硕士3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校教师爱岗敬业,精于教学,通力合作,屡创佳绩。这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拥有强劲教育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是一九九五年由旅港乡邑郑裕彤先生捐资八千万元、总投资一亿二千万元兴建的一所区属普通高中,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一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新型全寄宿制学校。 ; 学校占地面积69993平方米。现有22个高中班,学生总数1261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83人,高级教师45人,一级教师25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79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硬软件设施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投资500万元的千兆校园网络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 坚持以“素质教育、德才并重”为立校之本,“全人教育,个性发展”为办学理念,以“砺志图强、求实创新”为校训,以“建设现代化、优质化示范性学校”为办学目标,形成了“尊师爱生、勤奋敬业、进取奉献”的良好校风,凸显了“德育工作人文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校管理法制化”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顺德区先进学校、区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区先进党支部、区红旗团支部,区绿色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高考定点考场”, 区篮球、田径网点学校。学校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曾亲临我校视察。
创办历程 学校于 1994年4月由香港知名实业家李兆基博士斥资8000万元、顺德市人民政府(2002年市改区)投资2000余万元创办,1995年10月竣工使用,是一所完全中学建制的公立区属重点中学。当年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6年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1997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六万七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万三千多平方米,楼宇卓立,绿树成荫。目前共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一千六百多人。学校由李兆基博士捐资500万成立奖教奖学基金。学校是: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学校、广东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国家级考试定点考场。 设施建设 投资五百万分两期建成的主干光纤1000兆赫、终端100兆赫的校园网络连接所有办公室与课室;各学科实验室、专用室均配备了多媒体电脑、网络连接设备;每位教师配桌面电脑;建设了校园高标准的低音广播系统、宿舍恒温热水供应系统、三百多万建成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池、二百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塑胶跑道。
【地理位置】均安中学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顺德区均安镇。顺德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区)第一名;一直以来,均安镇文风蔚盛,清代探花李文田、现代国际著名武打巨星李小龙等灿若群星的名人奠定了均安文化的深厚底蕴。这里,交通便利,城市化道路宽敞流畅,距离省会广州、澳门和香港均只需一个小时左右的车船程。 【地理环境】 均安中学位于佛山市顺德区西南部的均安镇,毗邻中山小榄、新会荷塘。 均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代探花李文田,父子翰林胡杰、胡亦常,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粤剧名伶罗家宝等留下了无数的名人轶事,奠定了均安文化的深厚底蕴,铸就了均安源远流长的历史。 均安素有“中国戏曲(粤曲)之乡”和“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誉; 1994 年被授予省级旅游度假区称号。 【基本情况】 均安中学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一所公办镇属高中,学校创办于1956年,现校址落成启用于1997年。校园占地9422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48平方米;校舍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各种教辅场室齐全,设备配套,功能齐全。建有先进物理、生化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室、数字化语音室等功能场室;建有完善的校园网,有多媒体电教平台48个,实现班班有平台,教师配备人手一台的笔记本电脑,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已全面进入教学领域且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有教学班32个,共有学生1720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122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6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10人,市、区骨干教师25人。近年来,教师高层次的培训不断加强,2位校长和7位英语教师先后远赴英国进修学习,3位校长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广东教育学院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多位主任和骨干教师被选派到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
杏坛中学是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校址几经变迁。1996年由镇政府投资,港澳乡亲和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共计投入近6000万元,建成学校的第一期工程。为了配合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杏坛镇人民政府在2002年又投入约2000万元扩建杏坛中学,增加各类场室、宿舍,完善教学和生活设施,并且按照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套学校的各类设备。校内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礼堂、学生宿舍、学生饭堂、400米环行跑道的标准运动场。2003年,杏坛镇人民政府再投入600万元建设校园网、地理园和生物园等场室设备,其中单校园网就投入近400万元,达到每个教室有一个教学平台和每位教师有一台笔记本手提电脑的水平。现在学校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各自分离。各建筑物彼此独立,又连为一体,功能各异,又互为补充。学校校园空地可绿化率达98%以上。 目前学校占地约800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879平方米,教学班48个,学生3100多人。其中初中6个班,高中42个班,是一所规模较大的镇属完全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多人,专任教师近160人。他们多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师范院校,学历达标率在98%以上。 杏坛中学自1997年9月搬新校址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崇德、求实、创新、尚美、健身”的校训指引下,杏中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以法治校,以德兴校”的治校理念,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使学校整体工作一年一变,一年上一个新台阶。1999年6月学校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3年6月顺利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的验收。从1999年到现在,学校每年都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体卫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学校被评为顺德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被命名为顺德区“绿色学校”。2005年,学校被评为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几年来,学校校始终坚持以高考为龙头,素质教育为中心,育人为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和成功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2000年上省大专线人数是99人,2001年是138人,2002年是174人,2003年是265人,2004年是444人。近三年高考上线人数在区同类中学中稳居前三名。尤其是2004年,高考上大专线以上人数达667人,上线率92%。其中高考总分700分以上有14人,上第一批重点本科线55人,上本科线以上278人,上本科线以上人数在顺德区所有镇属中学中排第一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自2001年李惠筠同学以871分的高考语文成绩获得顺德语文单科第一名后,2004年,刘家祥同学再以839分的高考历史成绩获得顺德区和佛山市历史单科第一名。 虽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我们不满足。面向未来,我们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杏坛中学明天一定会更好。
龙江中学创办于1958年,1997年易地重建,是顺德区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900余人。专任教师158人中,高级教师63人,硕士研究生11人,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20人,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4人。学校1999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2011年被评为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11年被确认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教学楼三座,教室57间;实验楼一座,实验室、仪器室30间;图书馆一座,藏书10万余册;电教楼一座,建立了100兆校园网,装配了校园网络主控室1个,标准电脑室2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网络教室60间。另有通用技术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电教厅、生物园、地理园等。2012年学校改造了400米塑胶跑道,并增加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利用橱窗、墙报、书画长廊,传播知识文明,展示师生才艺。 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传承文化,涵养品德,师生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文明、奋发、向上”的优良校风。学校以管理出成绩,以教改促变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在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继承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形成了“以生为本,幸福成长”的德育理念。我们认为,惟有以培养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为己任的人文管理,才能真正使学生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顺德区勒流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创建于1946年,校区位于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传承性、包容性、先导性、创新性、和谐性”等多种文化特质兼容的校园文化。近几年,勒流中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竞赛成绩喜人;高考捷报频传,各类上线人数连创新高,优生成材率名列先进学校、顺德区绿色学校、顺德区文明单位顺德区体卫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也先后花落勒中。勒流中学星河文学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顺德区十佳文学社和示范文学社;而《勒中校讯》《星河文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刊”“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