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历程】 大沥高级中学地处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的佛山市南海区大沥街道,创办于1994年9月,是一所镇属高中。1999年被评为南海市一级学校,2001年6月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4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近5万3千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213人。 【设施建设】 学校教学条件完善,现代教学设施、设备齐全:高大的教学楼、科技楼,400米标准运动场,宏伟的体育馆,宽阔的文化广场,雅致的学生公寓;建成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生物园、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室三十多间;还有藏书数万册的校园图书馆。所有教室配备电脑、彩电、视频展示仪等一流的多媒体系统,所有老师配备手提电脑,保证每一堂课都可进行多媒体教学;拥有校园音响、闭路电视系统;设立了千兆校园网络系统。 【师资队伍】 学校在编教师14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人,拥有6位高级教师,教育硕士1人,中级教师94人,本科学历以上139人。先后派出28人参加佛山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理念思路】 办学理念:“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宗旨:培养“ 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合作、会生存)新人;办学思路:优化管理模式,实行部门负责制,推进层级管理和质量目标管理,狠抓校风、学风建设,建立德育评价体系,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特色成果】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长类。目前,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特长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专业的水平,仅2001-2004年四年时间,高考上线人数已有255人,上线率达78.5% ,其中上重点线14人,本科130人以上。 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校先后被评南海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绿色学校,示范性家长学校,禁毒示范学校。2000年和2001年分别被南海市教育局选定为首批面向全市招生的镇(区)高中和南海市镇(区)示范性高中。 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尤其近四年高考成绩令人瞩目,2001年考上132人,2002年231人,2003年431人,200 4年511人。在高考中学生曾获得佛山市美术单科状元和佛山市生物单科第二名。 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教师的学科论文和技能比赛获国家级奖项6人次,省级奖项3人次;在全国及省、市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学生荣获南海区级以上奖项有213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人3次,省级奖项3人次;学校的话剧组,于2000、2002年分别获得佛山市和南海市中小学语文课本剧比赛一等奖;学校的合唱团,获2002年南海市中学生歌唱比赛金奖。
南海九江中学是一所教育积淀深厚,富有现代办学特色的南海区属重点高级中学,位于儒林之乡九江镇,有七十四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自1932年创办以来,一直是九江和南海地区乃至周边县市学子云集、精英荟萃的求学之地。“千秋新学开南海(康有为),百世名儒仰九江(朱九江)”,康有为先生“开创新学”的有为精神,其恩师朱九江先生“礼山兴学”的教育风范,一直深刻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九中人的勤勉进取、锐意改革、继往开来,不断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和扎实的办学质量根基,成就了英才辈出遍中华,桃李芬芳天下的办学辉煌,在海内外享有声誉。 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学校迈开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大步。树立“尊重人性、和谐育人、特色发展,培养素质全面、个性张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先进办学理念(简述为“人本· 和谐+特色”),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其中,“艺术特色教育”历经十二年的探索实践,取得累累成果,艺术类高考成绩多年来居广东省前列,成为在省内享有盛誉。此外,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特色鲜明。学校现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研示范性基地、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性基地。学校校风文明,社会口碑好,高考成绩连年跃升,几年来均居佛山市的前列。 2007年12月,九江中学高质量、高评价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示范性高中的终结性验收确认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的督导评估! 学校办学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校学生数达2981人(不含九江中学分校),有54个教学班;专任教师208人,外籍教师2人。教师中大多是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还有一批富于创新的教坛新秀,他们师德修养好、专业素质高。其中,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48人;硕士毕业10人、在读硕士14人,已完成研究课程班进修的有27人次,正在进行研究课程班进修的有17人。教师团队形成了“求实、求新、求精、求博”的优良教风。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校园现占地面积149亩,现有课室66个,功能场室56个,学生宿舍或公寓11幢。各种功能场室装备先进,信息网络系统水平一流。校园奇山灵秀,红棉灿烂,高堂宏伟,新楼林立,花树向荣,绿草茵茵,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教学区、运动区、生活悠闲区各有所属和谐统一。新闻媒体报道 “九江中学是佛山市最美的学校,是求学成才的圣地。” 今日的九江中学,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对内优化,向外辐射,正朝着 “省内领先,国内知名,水平一流,有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示范性高中”这一高远目标迈进。
我校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南海市现代教育技术窗口学校。她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诞生于1986年,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四有”新人。特别是近三年多来,在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校园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大大改善。如今,我校无论是硬件建设方面,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3月12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在听取了我校经验介绍后说:“桂城中学办学时间不长,取得的成绩不小!” 办学条件一流 随着社会的进步,桂城中学原有的办学条件已越来越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学习发展的一大障碍。自1998年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五个方面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一方面根据扩大招生的需要,我们投入五百万元建起了新教学楼、新学生宿舍,扩大了学生饭堂;另一方面投入一百二十万元对旧教学楼进行了改造;第三方面根据学校地少人多的特点,投入八百万元铺设了塑胶田径、足球、篮球运动场地,建成室内体育馆;第四方面投入五百五十万元建成了高档次的学校“三网一终端”,即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电视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网和课室终端液晶投影设备;第五方面,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我们投入一百六十万元,给教师配备了家用台式电脑、手提电脑。上述五项投入共计2130万元。另外,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幅度增加,理、化、生实验室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2001年暑假,学校还投入大约三百多万元改造了校道,装修了学生宿舍,所有的学生宿舍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学生用热水难的问题。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82人,拥有南海市学科带头人4人,学科骨干教师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这是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领头雁??学校校长毛雨初,1999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校长。 德育特色鲜明 始终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德育工作原则,探索出一条“德育内容序列华、德育手段现代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工作基地化、德育评价科学化”的德育工作新路子。在桂城中学的省立项课题《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成果鉴定书中,专家们指出:“‘桂中德育模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2002年3月12日“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取得圆满成功。 教研成果突出 学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改方针,已成为全体师生的教改知道思想,并已日益深入地落实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校许多教改课题的研究,不仅已经走在南海市的前列,甚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比如 “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课题研究获全国优秀奖,被誉为全国首创,在课题成果鉴定书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校试验研究成果显著,在广东地区和全国范围内以及港澳地区都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校试验研究工作及其成果达到国内优秀水平。” 课外活动丰富 为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学校扬其所长,因材施教。学校共有20多个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各种比赛、竞赛活动交相辉映,整个桂城中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00年学校又兴建了110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大大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当年又新开设了“男拳女剑”体育活动项目,每天下午第九节课,运动场处处可见长拳雄姿,花剑娇影。2000年学校男子篮球队勇夺南海市高中篮球赛冠军,2001年田径代表队又夺得南海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队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桂中人”精神风貌,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 高考成绩骄人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桂城中学先后有2人次夺得佛山市高考理工类状元,有 1人次夺得全省高考数学单科状元,有1人次荣获全省高考化学单科第二名。1999年、2000年、2001年高考我校上省大专线以上的人数连续三年夺得佛山大市第二名。 在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桂城中学形成了“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莘莘学子,桃李芬芳,一批批合格的“桂中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跨入新世纪,学校正以百倍努力,朝着“把桂城中学办成一流教风、一流学风、一流设备、一流质量的现代化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的目标迈进!
一、 学校沿革 南海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1907年),以西湖书院(现广州西湖路360号)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1910年,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现广州西华路460号广州十一中校址)。1912年正式改名为南海中学校。 1922年,南海县当局拟停办南海中学而改办师范。经过多方争持后,南海县确定保留南海中学,师范改建在佛山,但官方每年不再为南海中学拨款。以旅港南海商会首脑李右泉、冯香泉为首的南海殷商,成立南海中学校董会,在其后的三十余年中,负责筹集全部办学经费。 30年代,学校屡获省教育厅嘉奖, 1937年,南海中学成为全国九所最优中学之一。(河北省3所,江苏省4所,湖南省1所,广东省1所)。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海中学先后迁避于南海泌冲、麻奢、北村、中山前山、澳门等地。 1953年,因南海中学校址在广州市,几经变迁,已属广州市管辖,与广州万善中学合并,易名为广州市第十一中学。 1962年,在旅海外侨胞和港澳贤达的大力支持和襄助下,作为南海中学的延续——南海华侨中学在西樵山凤地落成,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关系而易名为南海红卫中学,1974年又易名为南海西樵中学。 虽然当时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全体师生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3年,实现了“赶超重点中学”的目标,1984年,获得了南海县政府的特别嘉奖。 1983年,在旅港澳乡亲冯景禧、何贤、马万祺、石景宜先生及旅港南海商会领袖同仁的慷慨资助下,南海中学得以复名并于85年落成于西樵山东麓黄旗峰下。复名后的第一、二届学生及教师从西樵中学高中部迁到南海中学现址。 1988年,我校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 1989年,我校老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任名誉校长。 2001年,学校在沙头城区创办了南海中学分校。 二、学校概况 复名重建以来,学校在政府、港澳同胞及社会各届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扩建校园,完善设备。现在学校占地333亩,有高中教学班57个,学生3000多人。教学设备设施按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配齐。校园环境优雅,生活设施完善。 南海中学自复名重建以来,我校以“任重致远”为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制度规范和情感感染相结合的治校方略,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留恋,同行称道,领导放心”的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适应时代生活的高素质的高中生。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奋发;学生朴实守纪,勤研善纳,治学严谨。现有编制教职工278人,其中教师267人(本部186名,分校81名),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9人,硕士研究生28人;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学科骨干19人。 现在,南海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广东省心理教育示范学校。近年来,我校还还获得了下列荣誉称号:2004年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连续8年“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南海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2006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堂教学》结题特等奖;2007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佛山市“先进单位”。 近三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达127篇,学生在参加各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2人次,二等72人次,三等奖33人次。 南海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居佛山大市前列。2010年是广东省实行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2010届也是我校近几年来生源起点比较低的一届。尽管有这些不利的因素,在高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届考出了骄人的成绩,续写了南海中学的辉煌。 一、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处于高位。在今年文科重点分数线比去年高10分,理科高34分的形势下,我校上重点、本科人数仍稳居佛山市前茅。 1、 重点线以上377人,重点率34.43%。 2、 本科线以上989人,本科率90.32%。 3、 总上线人数1091人,上线率99.63%。 4、 本科上线率比09届提高2.49%,总上线率位居南海区第一。 二、总分尖子量多质优。 1、文科最高分张彦656分,居南海区第二,广东省前100名;谭佩珊同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获20分政策性加分,总分652分; 2、理科最高分卢伟俊684分,居南海区前列。 3、文科630分以上11人,600分以上106人。 4、理科650分以上54人,630分以上181人。 5、文理总分630分以上192人。 三、各个单科高手如云。 1、语文朱亮全同学134分(佛山大市第二),崔嘉祺、杨芸芸、叶灿坤126分。 2、文科数学黄锐能同学137分,张彦、崔静仪135分。 3、理科数学吕家亮、高桂铨同学138分,卢伟俊、彭杰彬、李怡坚137分。 4、英语杨梓同学144分,潘汉涛、周洁明、梅鸿辉143分。 5、文科综合李颖茵同学264分,苏锦燕261分,黄梓彬260分。 6、理科综合卢伟俊、何俊明同学293分,潘汉涛、邓尚鹏、李怡坚、陈炯润、梁泳玲、陈椅行、梁光炜291分。 南海中学分校又传捷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师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今年高考又取得了优异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472名普高考生,上重点线以上人数16人,比去年增加3人;205人上大学本科线,比去年增加8人,占考生总数的43.43%(全省约30.1%),上本科率比去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为历史第二;449人上大学以上录取线,占考生总数的95.13%,比去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再创南海中学分校历史新高(全省70%)!总分600分以上 18人,最高分646分,居区前列。 84名复读生,63人上本科线,占复读生总数的75%,上本科率创历史新高,复读生总平均分比去年提高82分,其中增加100分以上的同学26人,最多增150分。 在全省各批次最低控制录取线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尽管本届学生起点偏低,仍能取得以上的辉煌成绩,这是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全体师生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也再次验证了南海中学分校 “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超强加工能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