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乐平镇中西部,旧乐南路旁,源潭圩侧,与三水区中心科技园相连。校园占地面积1988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约11平方米。有一个200米环型跑道的小型综合训练场,,适合开展日常的体育活动和田径训练。2004年,政府在原校内重新布局,规划增建了一座二层共8间的教学楼、一座二层共18间教师宿舍一栋,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广场,重建符合标准的围墙、门卫室。次年被评为三水区一级学校。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3人,广东省户籍167人,省外户籍126人。教师17人,职工5人。大部分教师年富力强,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近几年,教师们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其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 4人,学历达标率100%。
迳口华侨经济区中心小学是三水区一级学校,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学生777人。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激发兴趣,弘扬个性,培养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寓美于校,寓美于教”,倡导“以高尚的思德影响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让学生接受自然、和谐的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学校有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多年来教育教学成绩逐步提升,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又充满文化气氛的新型学校。
一、概况: 罗村镇芦塘小学始建于一九三0年,由镇阳小学改为芝安乡小学、第一区第一小学、第十一区第一中心小学。一九五六年改为芦塘小学至现在。建校至今,有69年历史。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校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直接关怀下,不断扩大和完善。一九八九年管理区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办学,得到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共集资二十多万元。当年八月,动土兴建教学楼,扩大运动场。我校在一九九五年三月三十一日被评为南海市首批一级学校。九八年五月进行了等级学校的复评,复评合格。 学校的环境、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现有面积16510m,生均占地56.5m,建筑面积为3564m,生均12.2m。学校绿化覆盖率为50%。现有教学楼二座,配有标准的各种场室用房。有语音室、音乐室、体育室、会议室、德育展室、档案室、实验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教学仪器室、队部室各一间。用于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电脑各一台。另配有12个单元少先队鼓号,10万元左右的铜管乐器。有200m标准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蓝球场两个,有植物园、体育器械区。校园建设布局合理。我校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292人,教师16人,其中男教师3人,女教师13人。学历达标率100%。大专毕业2人,占14%。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4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最大的为49岁,最小的为20岁。有朝气,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按规定配备学校领导班子,设有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副教导主任1人,大队辅导员1人,教师中有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1人,团员7人。有专职的音乐、体育教师各1人,有兼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卫生保健老师。教师的学科配备、年龄结构合理。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叠滘第二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国家级“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历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努力构建“培养品德、学会做人、主动参与、学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以“懂礼貌、守规则、爱学习、有特长”为育人目标。在教师中倡导 “愉快工作、幸福生活”,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中,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以“活动、体验、快乐”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佛山市心理健康达标学校、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金沙小学是一所于1998年9月开办的全日制小学,位于丹灶镇金沙城区。是由原来的新安小学、高海小学、上安小学三间乡校小学合并而成。学校占地2357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00多平方米,校内绿化面积15800多平方米。有一个能供1200多名学生同时就餐,获佛山市食品卫生度信誉A级单位称号的师生饭堂;一幢教学大楼和一幢综合大楼,内设各种功能室、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校园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环境幽雅,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1012人,教师5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0人;本科学历2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90%;区名班主任1人,镇骨干教师1人,是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朝气蓬勃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全面发展打基础,创新教育求发展”为办学特色。以“办特色学校,育世纪英才”为办学宗旨和“全方位激励、全员考核、动态管理”的管理准则,致力于塑造丹灶镇金沙小学的新形象,把学校办优办强。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校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在教学上,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牢固确立科教先导的科研意识,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加强课题研究,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多年,学校以显著的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赞誉和学生的喜爱。近几年师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学校也先后被授予佛山市一级学校、佛山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佛山市安全文明学校、南海区优秀家长学校、语文先进教研组、贯彻体育两个条件先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规范化达标学校、三星级大队部室、红领巾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等称号。目前,全校呈现出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教研有成果、学生有特长的可喜局面。金沙小学正沿着既定的目标展翅腾飞。
旧稔海小学占地面积4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教学楼属砖混结构,顶部盖瓦,修辑不断,教学楼中还有一座危楼,因危险已于2年前拆除了上半部分。三座教学楼分别建于1965年、1974年、1978年,学校面对市场,紧贴河提,教学环境极差,群众见了直摇头,说:“ 我们的学校比山区的学校还差!”2007年5月在区、镇、村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动员群众筹资易地重建稔海小学。 新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1万1千多平方米,按2000年校舍要求设计,计划投资1500万元,现已建好教学楼及综合楼。运动场及配套设施正在施工建设,计划于2008年7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又一个农村小学的改薄工程宣告胜利完成。
邵边小学,坐落在广湛铁路原邵边火车站之北,她创建于1926年,是一所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在上级各部门、联安村委会和广大热心的旅港乡亲、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走过了82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邵边小学已是桃李满天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办学单位逐年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多次扩建、改造,使学校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学校相继于2005年、2006年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南海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3506㎡,建筑面积6280㎡,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组成。教学区内纵向分布着四栋三层的教学楼。里面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各种需求。运动区内有一个200m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两个标准的水泥篮球场,9张简易乒乓球台等。宿舍区三栋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师宿舍呈品字形分布,中间的小花坛常年绿草茵茵、鲜花盛开。 目前,学校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6人。公职教师3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0人,在读本科12人,学历层次均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另外,学校全部教师都已取得心理健康辅导C证,取得B证的8人,A证的2人,能对当前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近三年来教师个人获国家级奖29项,省级13项,佛山市级41 项,南海区级24 项,镇级39项;学生个人获国家级奖49项,省级31项,佛山市级26项,南海区级54项,镇级49项;学校的田径、举重、篮球、作文、数学、英语、美术兴趣小组多次参加镇、区等不同级别举行的比赛,累计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1项,佛山市级2项,南海区级5项,镇级14项。近两年的毕业会考成绩在盐步片名列前茅。 学校先后被评为街道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目标教学试点校、小学作文教学试点校、南海区五星大队、“口语交际”实验学校。 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邵边小学,在现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迈进。
西樵中心小学(2004年8月西樵中心小学与西樵官山小学合并后改名为西樵第一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樵山下,西樵中心小学创办于1922年,1954年经整顿定名为官山中心小学,又几经风雨于1979年改名为西樵中心小学。 1984年,党支部成立以后,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探索科学管理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全国、省、市、区均取得荣誉。1993年9月学校迁至现校址,1995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1999年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17324平方米,建筑面积20984平方米,在校生2392人,教职工108人,课室与功能室的比例为1:1,都精心设计,各具特色。自然实验室与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让人观后回味无穷。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软件制作室、广播系统和电视导播系统,网络中心,以先进的电教技术把同学们带进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学校以崭新的办学理念,规范的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显著的教育效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个性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大造良好校园文化,构建学习探索型现代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科研兴校,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我校成功开展“作文系列电化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师自制课件,广泛运用了软件辅助教学,被评为南海市电教先进学校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先进单位。我校多次召开各学科的目标教学研究现场会,其中,数学、美术两个课例在全国教学现场作课获一等奖,自然录象课获二等奖,作文指导教案编入全国目标教学优秀课例精选中,被评为南海市目标教学优秀实验学校。我校坚持把计算机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把小语“四结合”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的学科教学之中,有多篇论文及课件获全国学科“四结合”优质论文课件奖。学校评为南海学科“四结合”校改试验研究先进单位。 学校以英语特色和体艺特色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开创“双语”口语教学的新格局。老师们自编教材、自制教具、自摄教程,形成全校性英语特色。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实际,加强各级丰富多彩的体艺训练,形成了体艺特色,同时开设了十多种兴趣小组,使学生在品德、文化、身体、心理等素质方面全面发展。学校还被定为“综合活动课”实验学校,多名教师参加了教材的编写修改工作;同时又是计算机培训基地,在科研实践中获累累果实。
鸡洲锡全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全日制学校。一九八六年,鸡洲小学承蒙旅港爱国乡亲彦李锡、杨全先生捐资易地重建,改名为鸡洲锡全小学。1999年10月,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伴随社会飞速发展,及在上级领导、办学单位和侨胞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30人;占地面积1537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2平方米。 校园布局合理,学习区、运动区明显分隔,方位有序。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面积6532平方米,覆盖率达85%。绿树红花掩映下的校园整洁优美是师生乐教乐学的一方净土。现有标准课室12个、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英语电子阅览室、队部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等,多媒体电教平台12个,电脑108台,按等级学校标准配置教学仪器设备一批,标准200米环行跑道田径运动场一个,200平方米的生物园一个,设施设备满足现阶段教育教学需要。目前,学校现有教师26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大专以上学历23人,占教师总数的92%,这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兴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为办学特色,以第二课堂为突破口,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三结合”网络和少先队的作用,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连续多年,学校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区先进学校、体育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区首批“绿色学校”。近三年,多名教师获市、区的光荣称号,其中市级3人次,区级18人次,学生参加区级以上的各项比赛屡获好成绩。学校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