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道第七小学创办于1989年。1996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现有教职工68人,学生1400多人。近几年来,学校在地域严重限制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努力寻求发展,大力倡导“同心同德、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的七小精神,积极实践“人本”教育理念,不断开拓“以质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新路子,规划实施了六项工程:形象工程、爱心工程、“弯腰”工程、教学科研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和硬件建设工程等,促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学校办学的高品位表现在“质朴”和“创新”的和谐统一,校园环境质朴而有新意。七小校园不大,绿树成荫,不乏质朴的自然美。为了营造育人氛围,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倾注了师生们雕琢的心血,挂画、版报和宣传长廊可见时代的足迹.为了跟上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几年来,学校领导想方设法,共筹得60多万元,建成了电视网络、资讯网络、电脑室、软件制作室和电视主控室,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的教育朴实而有创意。七小倡导朴实的“成长教育”,立足习惯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此“爱的教育”成了学校朴实的教育宣言。在“创新教育”的呼唤下,科研工程成了学校的重点攻关项目。在2000年学校就以超前的视野努力构建了“自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成果获得了佛山市的二等奖。教学科研使课堂创新教育迈开矫健的步伐,走在区科研的最前列,使教学质量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近三年,学生参加“奥数”、“育苗杯”比赛和毕业班升中测试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办学特色古朴而时尚。循古人长智之道,适时尚所需。七小于2000年大胆地开辟棋艺特色办学的先河。几年来,校园内弥漫着如火如荼的棋艺气氛,师生以棋为乐,视棋为时尚。在佛山市“我爱数学”数棋大赛囊括4个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和“佛山小棋王”的诞生使七小名誉远播。“以棋促学、以棋育人”是学校特色办学的宗旨。在棋艺特色的推动下,学校教育焕发出古朴而时尚的气息。
顺德区杏坛镇麦村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创办于40年代末,以“定祖”祠堂为校舍,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实。在各级的正确领导、办学单位、旅港乡亲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立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1997年被评为顺德区一级学校;2000年11月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佛山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校园绿树成荫,红棉吐艳,玉兰飘香,环境幽雅。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多人,教职工3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几年,镇村两级领导对学校建设非常关心,不断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入。2003年建成了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网;2005年各班配置电教平台;2007年配备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步伐,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配备、管理、运用”一体化。
西南街道第九小学座落在环境幽雅,美丽如画的肄江河畔,西南中心城区。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00多平方米。93年7月建校,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员工62人,学生1446多人。96学年被评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三水市文明单位;2001学年被评为市“美丽校园”学校;2002年度被评为三水区一级学校;2004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按标准学校设计,布局合理,办学设备趋于完善。学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美如公园。生物园别具一格,花草树木,四季葱翠,鱼池、荷花相映生辉,是理想的休憩之地。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相互连接。校内功能室齐备,设备先进,设有64座位的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荣誉室、资料室、软件制作室、阅览室、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室。体育设施齐全,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2个羽毛球场、单杠、双杠及快乐体育设施,为师生提高体育技能和健身提供了方便。 学校有专任教师6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以上学历占82%,其中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13人。近几年,教师获奖硕果累累,三人获全国教育部艺术、全国少工委美术、书法“创新杯”指导老师一等奖。三人获佛山市全国华杯赛指导奖。一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一人被评为优秀校长。十二人被评为三水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建校以来,教师在全国、省市刊物发表或获奖文章20多篇,有多人次参加区以上教学比武,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佛山高明区荷城第一小学校开办于1984年9月,1995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2年12月通过复评验收,是高明区最早被评为广东省一级的小学,校园占地25677平方米,建筑面积11622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按广东省标准配置,教育信息化逐步显现。 荷城第一小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886人,在编教职工82人,其中行政领导(含少先队大队辅导员)9人,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78人,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3人,本科学历53人,大专学历24人。专任教师中,有“百千万名师工程”培养对象国家级1人、省级2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8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佛山市名教师1人,骨干教师1人。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关怀下,近两年,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形象。 荷城第一小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道路与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先进集体,高明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先进集体,佛山市少先队先进大队,高明区红旗大队,佛山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优秀实验学校,高明区巾帼文明岗,高明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佛山市文明校园等。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重视艺术引领,发展特长的作用,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活跃校园文化,多年来,我校各类艺术特长生参加区级以上的比赛活动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艺术人才,学校特色逐步明显。
和顺中心小学(又名和顺孔安道纪念小学)位于里水镇和顺美景大道旁,于2004年9月以原和顺中心小学作为主并校,合并和顺片北围8所村办学校组建而成的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达20565平方米。校园设计新颖:办公楼、教学楼、学生饭堂连为一体,颇有气势;校园环境优美:到处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校园文化独具匠心:古色古香的学校大堂,多彩的班级走廊文化,开放立体的文化氛围,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完善:设有电脑室、多媒体制作室、多功能会议厅、每班都配有电教平台、教师每人一台手提电脑。此外,还有全新的、标准的400米塑胶运动场、游泳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共有藏书约5万册。
红棉小学创办于1994年,坐落在商贸之都乐从的镇面。学校占地面积15318平方米,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书香飘溢。2004年与平步小学合并,现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教师5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2人。多年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及体艺方面的发展。这几年,凭着艰辛的耕耘和执着的追求,师生付出的点点滴滴已为学校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轨迹: 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社和全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建设学校”和“佛山市优质学校”。学校足球队连续三年获得乐从镇小学生足球比赛的第一名;田径队连续三年获得乐从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二名;2004年学校合唱队远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风采大赛勇夺金奖;2006年学校合唱队代表顺德区教育局参加佛山市(五区)首届学生合唱比赛勇夺金奖……现在体艺工作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已培养出一支敬业、乐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优秀教师团队。老师之间同心协力,团队作战,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发挥着强大的效能:近年来,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作文、朗诵、英语、信息技术等比赛,成绩都名列前茅。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还授予学校“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白坭镇第二小学座落于三水区最南部的白坭镇冈头村,是由白坭镇党委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于2003年年初兴建,同年8月28日落成并投入使用的设备先进、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由原来的周村、龙池、新生、冈头、解放沙、大岗、凤果等七所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占地面积46690平方米,各项软、硬件均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置,为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2008,镇政府再投入210多万元建成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佛山市一级学校,并获得“佛山市绿色学校”之称。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 “营造优良环境,坚持德育为先,实施科研兴教”的工作思路,重视常规管理和德育渗透。
仓门小学始建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并于一九九一年八月重建,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二00三年又把八十年代建成的一栋砖瓦结构的两层楼拆建成现在的四层教学楼。至此,学校的占地面积有9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390平方米。 仓门小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是均安中学的前身,也曾是镇的中心小学;早在一九九六年就通过了顺德市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成为均安镇第一所等级学校。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48人,教职工37人,高级教师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毕业10人,大专毕业35人,占教师总数95%。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教辅设备、各种功能场室均按市一级标准配备,现有藏书20000册,电子图书10000册。我校还是较早建设校园网的学校,现有2个多媒体电教室,18个电教平台,办公电脑人手一机,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掌握现代技术的学习平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校布局合理,育人环境和谐优雅,人文气息浓郁,是孩子们读书求知、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校园内四棵参天的古榕,常年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绿色校园的标志。 学校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使全体学生得到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今天,更着眼于学生的每一个明天,为学生明天自主地、创造性地追求人生幸福打下文化的、精神的、能力的基础。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校从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让好的习惯成为孩子们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学校努力创立书香校园的特色,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让丰富多彩的书籍为孩子的人生添上斑斓的色彩。 近年来,学校注重科学管理,理念先行,走内涵发展之路,创造了出色的教育、教学效果。先进教师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学校学风浓厚,文明有礼,遵守公德,校风优良,曾获顺德市先进学校、佛山市文明学校的光荣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升,综合校力越来越强,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山市顺德东村小学又称东村树人小学,始创于一九四八年春。几经风雨,学校多次改建。一九八七年,旅港同胞梁志鹏先生胸怀桑梓,毋忘乡闾,富而思教,以培育英才,造福社会为己任,慷慨捐资七十六万港元兴建学校,其他旅港同胞和父老乡亲也积极支持,捐款十八万多,共筹资九十四万多元,于一九八七年动土兴建,一九八九年初落成启用。一九九八年举行剪彩仪式。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602平方米,拥有一幢三层教学楼,一幢三层功能室,一座两层办公楼,一座颇有规模的礼堂,使之成为初具规模的农村规范化学校。 东村小学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约400人。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教师11 人,在读本科 7 人,大专以上 19 人,教师学历100%达标。 近几年来,在镇教育组、东村村委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共投入四十多万元改善学校环境,完善学校设备。目前学校有电脑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仪器室、体育室、会议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心理卫生室等。学校每个教学班配套多媒体平台,教师一人一台办公电脑,学校信息化建设达到现代学校实行层级管理,以新课程实施入手,确立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良好师德;以“以人为本,环境育人,高质发展,自主创新”为办学目标,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师生获得成功感、归宿感。 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以课改为契机,扎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期盼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东村小学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大步向前。
顺德育贤实验学校,是一所设备先进且具有现代气派的公有民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75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223平方米,总投资达8000万元。学校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室场一应俱全,尤其是大力创办信息化教育运动场全景 的特色,全校师生一人配备一台计算机,全校覆盖了校园网络,不但满足了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空间,成为国内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先行学校之一。 学校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核心的自主教育模式,先后成为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自我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与实验研究”实验学校;佛山市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自主式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学校不断上台阶,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脚踏实地搞科研的实验学校。先后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连续4年)、文明单位、体卫工作先进单位;佛山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一级学校,在当地颇具影响。在省、市、区各级的评优活动中,师生屡获殊荣。教师当中不少是市、区、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教坛新秀,有多人获评南粤、佛山市、顺德区各级先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成绩突出。在教研教改活动中,更是取得丰硕的成果,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及省级的奖项,并入选有关文集,学校论文集《育贤之路》由中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我校开展的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自主教育模式研究实验”,经评审、鉴定,成功结题并获一等奖。 创办至此,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日渐明显。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卓著的办学质量和完善的后勤管理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社会认可、上级肯定、家长信任、学生向往的品牌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