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陈涌聚龙小学建校于1964年9月,前身叫陈涌民校,1980年学校第一次扩建,1994年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承蒙聚龙集团有限公司捐赠828万元人民币,陈涌管理区集资170万人民币,学校易地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经过40年的变革与发展,扩建后的校园宽敞而美丽,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营造着一个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聚龙小学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34平方米,绿化面积4385平方米,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休息区三部分。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建成了集教育、科研、管理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学校设有先进的信息化办公室、两个电脑室、多媒体综合课室、音乐室、卫生室、图书室、仪器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等专用场室。校园内有生物园,并建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运动场。
我校创建于1995年,位于西南街道宝月村委会。校园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全校绿化覆盖率为100%,是三水市首批“美丽校园”之一。 现有6个年级7个教学班,学生,并附设一个学前班,有幼儿人;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人,小学一级教师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毕业2人,大专毕业11人,教师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基本合理。 学校设有教师办公室、德育室、实验室、音乐室、阅览室、美术室、仪器室、资料室、医务室等。现任校长何健烽。校园四周环境优雅,各种育人设施和绿化小区相映成趣,形成美化、绿化、教育化的育人环境。 近十年来,学校立足素质教育,分阶段实施教育整体改革。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品德规范兼有进取精神的学生。全体教师在“立足育人,重在素质,打实基础,发展个性”的思想指导下,确立了“尊重儿童的天性,塑造儿童的个性,培养儿童的灵性”的教育理念,逐步树立了现代教育观念,努力熟悉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品德,扎实基础,良好素质,明显个性”的新世纪人才。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路小学是禅城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局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创建教育强区、发展优质教育的过程中新诞生的。成立于2005年7月,是一所公办的六年制学校。地点在人民路56号之一(原佛山八中的校址),现有校区两个(含旧二小),学校占地面积7563平方米,建筑面积9694平方米。主校区人民路小学有新旧教学楼两幢。新教学楼以教室、办公室为主,于2001年建成,建筑面积6458.2平方米。窗明几净,南北对流,通爽明亮。旧教学楼以功能室为主,有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大队部等等。课室、办公室、功能室、一应俱全。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优美。 人民路小学有以下优势:(1)有一支较强实力的教师队伍。各校原有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合并在一起,优势更突出。(2)短短的两年时间,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管理规范。2005年12月,顺利地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评审。(3)校舍设备良好。两栋新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有较齐全的功能室,有“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的饭堂。(4)体艺成果较显著。有出色的毽球队、田径队、民乐队等,图音体师资力量较强,为学校赢得了不少的荣誉,增添了不少的光彩。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昌教小学始建于1951年,1991年集资125万元重建。学校的建筑面积为3787平方米。学校的占地面积不多,但设施齐全的功能室却不少:有电脑室、多媒体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劳技室等十多个功能室……可谓麻雀虽少,五脏俱全。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387人。教师19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及本科在读的有13人,占68.4%,高级教师18人,占90%,教师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在社会上享有美誉。我们以促内涵发展,办学校特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为我们的办学方向。以规范管理,创造动感和谐的氛围,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办学理念。全方位育人,让小学教育成为孩子良好人格的奠基、智慧的启蒙和品德的基石。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为管理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实施民主化管理。创造条件,让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决策过程民主化,决策程序规范化,决策方法科学化,以确保素质教育有序推进,抓出成效。以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在特色立校,质量立校,安全立校理念的引领下,坚决执行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开足开齐课程,坚决落实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以《培优扶困》和《质量评价》为指导,加强过程监控,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各学科质量检测成绩优良,学生体育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艺术教育合格率,达到现代化验收标准,学校的心理健康驾驭、安全教育业卓有成效,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是我们校园文化,场室建设的灵感来源。学校的每一个场境都是学生探索、实践、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每个班我们设立了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平台;设立了班刊专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园地;悬挂了“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与养成教育,为他日成为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公民打好基础。学校的环境布置,我们也是从学生的安全健康,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入手,在美化校园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设立了交通安全栏,卫生知识栏,健康上网栏和日常常识栏,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主调是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各功能场室的布置,除了一般的规章制度之外,就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作品展示,校园文化长廊的布置,也展示了学生的纸雕作品、手抄报、书法美术精品、读书交流驿站、第二课堂活动图片等;学校的荣誉室也以展示学生参加区、镇各类学术竞赛成果为主旋律。这样,我们的孩子在充分享受成功,感受自我的氛围下,逐步树立起自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健康快乐的成长。
罗村街道联星小学在社会各界人士、区、街道有关部门热情关怀和支持下,我校经三度搬迁,三度扩建,三度易名,在1999年10月被评为南海区一级学校,2008年通过南海区规范化学校验收。学校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喜人的教育成果。我校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又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它的前身为术省学堂,并于1929年改名为“术省”。 1952年改名为联胜小学, 1986年,由联胜小学分出联合小学,原联胜小学改为联星小学。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一千多人。从创校至今,学校以“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为办学宗旨,树立“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了“科学、协作、拼搏”的联星精神。我校近三年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加大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力度。在2007年为积极做好迎接区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在功能室、校园环境、场室布置等方面进行整改和重新规划,新建了一个舞蹈室,总投资达260055.3元,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此外学校还和联星乡图书室联姻,扩充了学校的藏书量,使藏书量达到六万多本。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快了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的进程。2009年8月学校相继投入20多万元,搬迁和改建了电教室2个;刮塑翻新了新旧教学楼,种植了一些绿化树木;添置了多台办公电脑,更新了电脑室的50台电脑,购置一批教学设备,重新布置了宣传栏展示台等校园文化阵地,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高雅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陶冶良好的情操。学校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加强“软件”建设。在2008年上学期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学校努力打造特色校园以读书活动为突破口,大力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学校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抓好学生的各项行为学习习惯,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断茁壮成长。我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通过培训、学习、听课、说课、评课、磨课等系列活动,培养出一批街道知名教师及街道骨干教师。我校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注重摘抄手抄报,由最初的“手把手地教”到《电脑手抄报》,再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手抄报》,借助美术教师潘献荣收集二百多份手抄报个人博客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和功能,让学生自主上网浏览,自主探究、获取信息,自主交流、表达情感,自主评价、积极反馈,极大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手抄报的能力,办出了我校的教学特色。在“网络手抄报”教学的推动下,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各学科教学不断涌现如《网络作文》,每班汇编有《学生作文集》;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徐华辉、陈悠制作电脑作品获区三等奖……学校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以学科教学为切入口,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活动,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整理、组合,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校长陈国华信心百倍地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及教育组和村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改善学校的电化教学条件,罗村的教育事业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九江南方小学是九江镇内第一间省一级小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红花,小桥流水,景致宜人。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室室通宽频,班班配备电教平台,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如此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区内的村办小学中是首屈一指的。 学校建立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构建了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网络,倡导人性化管理,创建绿色人际关系,全方位实施赏识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校风。 南方小学坚持走“以优势创特色”的办学之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果。学校曾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家长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小提琴、古筝特色训练有声有色、“四结合”试验先进单位称号,并于2004年11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成为九江镇内第一间省一级小学。 九江南方小学像博击长空的雄鹰,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振翅高飞,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逢沙小学近几年来,在大良街道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办学单位逢沙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大良教育组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学校坐落在逢沙村的中心,在逢沙村委旁边。逢沙小学是一所易地重建的农村学校,于2002年通过顺德区一级学校(C级)评估。占地40亩(2666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达到49.1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3%。学校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设施,有规范标准课室12间,功能室20间,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600平方米的生物园,有20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有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和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生活楼;学校安装了宽带网及校园网。校园整体规划教学、生活、运动区分布基本合理,绿化美观,校园整洁。全部教室都安装了电教平台(共12个),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
[创办历程] 顺德嘉信西山小学是顺德区德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兴办的民办小学,于2002年9月开办,与新城区机关幼儿园、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在大良新城区形成一条龙的优质教育。办学八年来,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齐心打造了顺德教育的新品牌,于2004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5年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2007年被评为“顺德区首批‘十佳’民办学校”,2008年被授予“中国民办教育先进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学校”称号,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31918平方米,建筑面积50026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精品式的校园环境及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学校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2691人,教职工330人。
石湾三小是一所隶属于禅城区石湾街道管辖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小学。石湾三小创办于1963年,在46年的办学历史中,经历了“并校重建、变更学制、并校易名、扩建发展”的非常旅程,1991年由石湾镇政府投资重建。石湾三小倚邻风景秀丽的石湾公园。学校走过了41年的历史,校园总占地面积18141平方米,建筑面积10673.5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为15.7平方米;绿化面积67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6.5 %。现有21个教学班,学生1020人,教师54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小学一级教师11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毕业26人,本科毕业26人,中师2人。学校现有教学楼、办公楼、艺术楼和活动楼各一幢。整个校园分为三大区:即教学区、运动区、劳动基地实验区。具有2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在参天古树中尽显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石湾三小教学人员、管理人员100%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人手一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应用覆盖率达到100%。按照课时标准开足上好信息技术课。有2个电脑室,1个多媒体阶梯室,每个电脑室配有56台电脑,人机比为9.14∶1。所有教室、功能室配有电教小平台。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伴随着课改的和睦春风,石湾三小立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唤发活力”的新课程理念,不断激励师生与新课程同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科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在“全面发展,体艺见长”,办特色学校思想指导下,切实加强体育、艺术教育的管理。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除了上好课,学生每天还进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学校高标准地保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水平。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5%、95%和30%以上。学校全面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各年级艺术(音、美)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