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几度,沧海桑田。华工附小创办至今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五山隧道出口,地铁3号线五山站出口,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44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678平方米,有2栋教学楼,1栋教学综合楼,学校硬件设施齐全,设有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阶梯课室、多功能厅、美术室、自然室、陶艺制作室、学生阅览室、语音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还设有餐厅、午休室。学校有开阔的学生活动场地, 铺设了200米的塑胶跑道,有乒乓球场、足球场、篮球场。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相映。学校现有学生1090人,有24个教学班。 学校还注重构建信息化校园,在校园网建设、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主干网接入、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早在1999年学校便建立了校园网,到目前,全校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含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2间,配备计算机300多台,2006年每间课室还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施,真正实现教学上师生的互动,10间功能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安装了视频直播系统,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 学校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76.3%为小学高级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95.08%。学校一贯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实施“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开辟教苑领地,创设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让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全体教师注重个人修养,把提供给老师多方面进修的机会看作是最大的福利。在校内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教学科研,评选教学骨干。以教学平台促教学上台阶,以教学观摩促学校定位发展。近三年来,教师撰写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共152 人次获区级以上奖项,其中8人次在区级以上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小学。2003年学校顺利通过省一级评估。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生大课间示范学校。 昌岗中路小学于1989年9月建校,占地面积 8624平方米,学生数 1077,教师数 56,班级数 24。校舍布局合理,设施基本配套,专用场室功能齐全,除原有的各类教学教育活动配套专用室保持高水平外,近年,我们建起了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闭路电视网、主控室,配置了教学平台和教师软件制作室,完成了教育教学校园网前期工程,实现了多机一幕进课堂。增设了快乐体育园地,扩建了大型室内活动场地,使学校设备设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校园鲜花常开,树影婆娑,环境布置优雅。 昌岗中路小学现有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25人,大专21人,此外,还有1人现正进修研究生,在册教职工中,中共党员12人,共青团员21人。教师素质高,团结合作教育学生。
广州市海珠区宝贤大街小学(2011年合并后现为宝玉直小学宝岗校区,招生学位地段不变)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44平方米。学校建有标准而宽敞明亮的课室和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类专用场室。配有现代化先进多媒体设备的综合电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有49台电脑的学生计算机室、自然室、美术室、音乐室(2个)、舞蹈室、劳作室、图书室、室内体育活动室----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兴趣特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宝贤大街小学(现宝玉直小学宝岗校区)教师敬生爱业,开拓创新,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从事教育教学实验与开展科研工作。学校以“创建良好的学习与心理环境”为宗旨,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素质教育下的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加强艺术教育,通过学科与学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各层次的互补关系,以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陶情”,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近年来,宝贤大街小学(现宝玉直小学宝岗校区)“硬件”、“软件”实行同步建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学校合唱队连续三届获得了市合唱节一等奖,舞蹈队、话剧队也多次参加区、市级的比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参加第四届广州市学生壳牌美境活动方案设计中获实施、设计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不少老师撰写的论文也获得了区级以上的奖励或发表在刊物上,学校软件制作组制作的课件还获得了区、市、省级的奖励。 现在的宝贤,校园美,校风正,质量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简称广大附校),创建于1998年,她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广州市白云山麓,占地面积68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48平方米,楼廊相连,气势宏伟,校园内曲径通幽、树影婆娑、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是一所集小学、初中和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现代化寄宿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近2900人。学校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212人,教师159人,本科学历116人,研究生20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广大附校已初步实现办公条件标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环境花园化、育人氛围民主化,正疾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逐步成为了广州市知名的优质民办学校。 学校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素质不断提高。 小学从2009学年12个班扩大到现在22个班,一年级招收新生人数184人,而参加报名面试考核的学生达500余人;初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是通过广州市15所民办学校大联盟的招生考试,进行择优录取,每年新生招生300人,参加报名考试人数达2400余人;我校高中招生为第一批和第二批,2013年高一新生最低录取线623分。这充分反映了学校办学声誉越来越好,社会效益越来越高。 教学成绩年年攀升,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 近年来,全校师生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学部每个学年的教学成绩都是硕果累累,成绩喜人。小学毕业班成绩连续七年在石井学片独占鳌头;中考成绩连年在白云区排名稳居前十(全区共61所初中),列于第六或第七;高考近年来各批次的上线率和完成率均取得在区和广州市同组中排位前几名的好成绩,2013年高考重点上线率在白云区排第二名,同时获得广州市高考工作二等奖。
广州市从化市西宁小学创办于1995年,是从化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914平方米,建筑面积5472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设备一流、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西宁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414人。
增城市荔城第二小学,位于广州增城市荔城街西园路6号,创建于1905年,是增城最早创办的官立高等小学堂。位于增城市荔城街西园路6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校舍设计新颖,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等十四个专用场室,还建有校园网和演播室。学校推崇主体教育思想,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学会自主发展”为培养目标,使学生逐步养成“会做的事情主动做,不太会做的事情主动试着做,不会做的事情主动学着做”的行为习惯。 学校“自主化”教育科研课题被列为广东省教育厅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还开展了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动物篇”自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试验学校。多年的课题研究,锻炼了广大教师,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广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增城市九年义务教育先进集体。
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小学位于广州市城北的盘福路七号。 盘福路小学办学思想明确,依法治校,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勇于创新,向教改、科研要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坚持民主管理,大胆改革,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绿树成荫,校风良好,并有一支师德高尚、人际融洽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各项竞赛成绩显著。在多年的努力中,我校形成劳动、科技教育特色,是广州市绿色学校。 2000年10月盘福路小学在三年素质教育与办学水平的评估工作中,被区教育局督导室评定为优秀等级。2002年被评为“越秀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同年12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州市教育装备和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
美丽富饶的南粤大地,孕育了千年的古朴文化;奔流不息的滔滔珠江,高歌着动人的现代乐章。在珠江南岸秀丽土地上、在珠江帝景尊贵名城中,崭新崛起了一所学校————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是珠江帝景苑的配套小学,原为海珠区实验小学东校区。学校占地近1092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49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9.31平方米 。学校位于具有欧陆风情建筑风格的社区中,有一个十分典雅优美的校舍--------纯白色的外墙、欧陆式的浮雕、茂盛的园林绿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微风吹拂、珠水环绕,她的美丽就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纯白的校舍连接着珠江碧水、碧水连接着无际蓝天、蓝天下的红色操场又连接着绿草红花。进入学校就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学校有超于省一级学校水平的先进完善的设备设施--------有2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300多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网络、多功能电教大厅、多媒体电脑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宽敞明亮的教室、大型图书馆及近万册图书;学校还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殿堂,建设了书画廊、古诗廊、世界名作廊、名人名言廊,把传流千年的古朴中华文化与典雅瑰丽的欧洲古典文化融为一体;学校还专门为学生建设了优良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全程的贴心的服务和照顾、为前往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设立优雅舒适的接待室、为每个年级设立了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及交谈室。 学校生于盛世却不独享乐、而以改革创新为己任,是学校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学校拥有新的思想和观念,拥有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拥有热爱孩子、才华横溢的教师团队;将在新的领域创立教育民主和公平,使进入学校的每一位孩子都获得关爱和帮助;将用心用智慧培育孩子,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将以非凡的成就跻身于海珠众多名校之列。 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努力创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教育,努力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办学的宗旨是要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自身最好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事业的进步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办学中将采取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的策略,将直接进入规范化的、高水平的办学,将在最短的时间里赢得最大的办学效益,使学校成为:一所示范一方、全国一流的高品质学校;一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学校;一所重视品德和公民教育的道德学校;一所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学习型学校;一所传承人类文明精髓的知识学校;一所能够走向世界的国际学校;一所书香四溢的文化学校;一所没有围墙的社区学校。 学校有一支年轻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一个长期从事教学、从事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学校新组成的教师队伍中,有54%的教师原为海珠区实验小学教师,其他教师均是从各区省、市一级学校调进的骨干教师。干部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100%,具本科及在读本科的教师占80%以上。教师均是具有优良师德、先进教育思想、热爱孩子的“人师”,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均是已积累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取得过优良业绩的资深教师。 学校创立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年代,深受世界教育改革环境影响,拥有丰富的资源、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需求。学校的核心领导者以实验小学多年办学为借鉴,在吸取经验、反思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教育内涵、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发展趋向、也将更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办学。学校将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育学会、大学专门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教授通力合作,设立专门研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创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将在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新课程实施、特色课程开发、文化书香校园营造、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等领域进行新的尝试,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好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广州市黄埔同仁小学创建于1999年,2006年被批准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占地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500平方米,在校学生近千人,校园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自成体系,分布合理;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设施一流,楼裙间花园点缀,绿树成荫,校园景色宜人。 现有教师42人,其中省、市、区优秀教师6人,外教1人,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学校开办8年来,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确立了“为流动人口子女造福,把最好的教育献给孩子”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跃式发展,2001年被评为黄埔区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在广州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中实现了“五个”第一:第一个成立中共党 支部、第一所广州市绿色学校、第一所广州市花园式单位、第一个广州市教育先进单位,以及第一所省一级学校。 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省、市、区各级党政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黄埔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亲自与学校董事长一起描绘学校发展蓝图,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领导的足迹,深深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学校每前进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凝聚着上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汗水和心血。 黄埔同仁小学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以“关爱流动儿童,共创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办特色学校,创同仁品牌”为办学方略,实施“高标准、高质量、低收费”的办学方针。切实为流动儿童提供优质学位,让流动儿童享受优质教育。 同仁小学秉承“爱尊、勤严、礼洁、精美”的校训,大力弘扬“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 “爱生、、严教、严谨、活泼”的教风和“好学、博学、乐学、活学”的学风,正以青春的活力,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发展,走向辉煌! 校址:广州市黄埔区庙头北路13号 电话:82218624 邮政编码:51072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